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興紡織,簡稱中紡,是台灣一家紡織公司,1949年由鮑朝橒創立,以產銷「三槍牌」棉質針織內衣起家,包括化纖、紡紗、織布、染整及成衣等紡織上、中、下游一貫化生產[1]。
由鮑朝橒於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創設中興紡織公司,鮑朝橒本身擁有深厚政商人脈,尤其和軍方關係極好,因此中興紡織第一個自創內衣品牌,就取名為「三槍牌」。當時與華隆紡織的翁明昌、遠東紡織的徐有庠,被台灣紡織業界合稱為上海幫的三大巨頭。由於當年台灣輸出美國的紡織品有配額限制,鮑於1960年代靠著取得龐大紡織輸美配額的獲利,為公司發展打下江山。
公司在1970年後,逐步邁入全盛時期,並朝一貫化紡織大廠的方向發展,製程從上游化纖延伸至下游染整、成衣,海外轉投資遍及大陸、宏都拉斯、越南等地,公司資本額由早期的新台幣四萬元,逐步增加至百億以上,年營業額更高達數百餘億新台幣,並推動公司股票掛牌上市(1408-TW)。主要產品並以「三槍牌」商標,行銷海內外。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布局甚早,投資達十餘年以上,遍及上海、四川及遼寧等地,主要經營針織、染整、線紗及成衣等項目。
1990年代後面臨一段化纖業的蕭條期,公司欲尋求轉型,除了接手興來百貨,更名為中興百貨外,另利用舊廠房開設三槍大賣場及中興倉儲,然而中興紡織在創辦人鮑朝橒1989年於美國過世,由二房周音喜接任董座,公司在其掌理的二十餘年間,獲利明顯走下坡,甚至挪用關係企業資產[2],後來更以健康不佳為由,深居簡出,股東會也未見出席,對外多由其子鮑泰鈞獨撐大局。整體而言,公司因轉投資過多、擴充過快、投資策略失當,加上龐大的土地資產積壓,在整體景氣陷入谷底之際,終於爆出財務吃緊消息,隨即轉向債權銀行團協商展延降息,紓解資金壓力[3]。為突破財務吃緊困境,積極處分資產,降低財務槓桿,以達企業瘦身的目標,包括陸續處分彰化花壇七廠、苗栗頭份六廠、台北三重一廠、淡水廠等[4],在周音喜及鮑泰鈞主掌公司後,不僅無力帶領中紡衝破陰霾,反而一步步退守,不斷關廠、停產,到1998年甚至以35億5000萬元,出售代表中紡企業形象的總部大樓,最後關係企業中興百貨都不得不收掉,不過,處分資產的腳步似乎無法跟上景氣滑落的速度,於2002年減資四成,仍無法解決持續的虧損,而改列全額交割股[5],終至2007年走向下市的命運,而前董事長周音喜也因違反證券交易法被起訴,後走避海外,而遭通緝[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