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台灣第一條串聯東部與西部的公路系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橫公路,全名東西橫貫公路或中部橫貫公路,簡稱中橫,是台灣第一條串聯東部與西部的公路系統,與南橫公路、北橫公路並列為台灣三大橫貫公路。1956年7月7日開工,由美援提供主要經費及工程規畫,退輔會及榮民擔任開發主力並於1960年5月9日通車。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長期封閉台八線上谷關至德基路段,至2011年完成便道的整修,惟僅供梨山地區與公路沿線居民和工程人員等出入使用,未對公眾開放[2];遲至2018年11月16日才再開放公車行駛[1],歷經廿五年的休養生息,行政院2024年二月通過復建可行性評估,最快2037年完工。經2024年花蓮地震,又造成中橫公路東段多處坍方[3]。
中橫公路貫穿分隔台灣東岸與西岸的中央山脈,所經的地形相當多樣化,從平地直到三千多公尺高的合歡山,中間有隧道、河谷等開鑿,亦經過太魯閣國家公園。省道台八線是此系統中的主線,另有宜蘭、霧社兩條支線,公路編號分別為台七甲線與台十四甲線。
主線的西邊起點是東勢、經過白冷、梨山、大禹嶺之後一路爬高,開始沿著立霧溪通往花蓮太魯閣,其中經過了關原、慈恩、洛韶和天祥。這一條主線全長187.797公里,即省道台8線。
中橫公路主線於谷關到德基水庫段設計了二條路線,其中台8線段稱為青山上線,而台8甲線則稱為青山下線(目前此二線均因九二一集集大地震而封閉,詳見下文)。
除主線外,中橫公路另有宜蘭支線與霧社支線。宜蘭支線編號為台7甲線,可從梨山開始往北,在中央山脈中行經武陵農場,最後銜接北橫公路通往宜蘭,全長74.217公里。至於霧社支線則長有41.719公里,也就是台14甲線公路,於霧社附近接台14線為起點,經清境農場、翠峰、鳶峰、昆陽、武嶺接上大禹嶺後,回到立霧溪邊的中橫公路主線。
中橫的概念始於原住民的狩獵道,1914年,日治時期,日軍依照「五年理蕃計畫」發動太魯閣戰爭[4],以原住民族太魯閣族在立霧溪峽谷的傳統道路為基礎開闢理蕃步道,1935年,完成由霧社經合歡山,沿著錐麓斷崖達太魯閣、花蓮的步道,命名為「合歡越嶺道路」。該步道的路線和今天中橫並不完全相同,其中合歡埡口(大禹嶺)至太魯閣口之東段路線併為目前中橫公路主線東段。霧社至合歡埡口(大禹嶺)之路段則為今台14甲線。中橫公路主線西段則大部分與「大甲溪警備道」路線重疊。
1937年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為挹注大日本帝國日漸衰弱的國力,於1940年將合歡越人行山道東側的部分路段,拓寬改建為汽車道,以便開發山地資源。分別是太魯閣口至溪畔的「發電道路」、溪畔至今日天祥的「產金道路」;直到1945年8月戰爭結束前,完成至合流部分路段[5],西部僅完成埔里到霧社;就停止進行。
1951年4月進行南北兩線初勘,經過東西兩線分別出發,南線東段利用能高越嶺古道,經40天探勘,方才探至能高鞍部,後選定北線合歡越嶺古道,作為中橫東段的大致路線,與霧社支線連結,此地古步道與車道有很大部分重疊。西段則是連結大甲溪警備道路段,然而僅到現在的天冷,谷關一帶、之後一直到大禹嶺,七十公里的一大段,仍原始蠻荒狀態,沒有貫通[6]。
1954年11月美國懷特顧問公司經理狄寶賽(V.S. de Beausset)等踏勘路線,參酌先前各參考路線後,決定如今的主線(台中花蓮線),以台中為起點,經豐原,谷關,達見,至梨山後,沿立霧溪而下,經關原,碧綠,天祥,到花蓮太魯閣。 另外也決定支線(台中羅東線),由梨山沿大甲溪上溯,向東北經環山,思源啞口,後沿蘭陽溪谷,南山,四季,百韜橋到羅東(即今之中橫宜蘭支線)。為了同時東西兩端開工,因應深山補給困難需求,再由日人已開通的霧社為起點另闢中橫霧社支線做為補給線。[7]中橫成為美國軍援計劃之「1955年度軍援軍用道路計劃」的一部份[8],由美援提供約八成之工程經費、關鍵技術人員及機具鋼材建材。[9][10]
1955年6月底,時任行政院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蔣經國親自率隊,踏勘日人擬開闢之中線,後因此線地質不佳作罷[11]:111。1956年6月中旬,蔣經國率隊自谷關入山,由西向東,對北線作最後一次的勘驗,與臺灣省公路局總工程司兼橫貫公路工程總處總處長林則彬同行[12]:111。7月7日,由臺灣省公路局成立的「橫貫公路工程總處」負責開路、規劃、建造、鋪路等工程事宜。開工典禮分別在東西端一起舉行,由時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俞鴻鈞主持,當時負責兼代退輔會主委的蔣經國也應邀參與。此工程動員了1萬多位退伍的榮民。
中橫公路在開工之後,由於颱風、地震等天候影響,曾發生過不少意外。第一件重大死亡事件是在1957年10月發生的,由於清晨發生一起地震,導致正在進行架橋灌漿的工程毀損。公路局工程師靳珩被地震落石擊中,墜落山谷身亡。當時沒有精密先進的工程設備,開路工人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十字鎬與炸藥,因為炸藥控制不當而受傷的工人也有不少。後來又發生過多起死亡意外,經統計因工程意外及天災而殉難的有212人、受傷者702人,平均下來每公里犧牲1人餘。
在開路之前,中橫東段曾被稱為「產金道路」,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成為立霧溪砂金採礦的交通道路。中橫西段則與「大甲溪水力發電計畫」一併規劃,開路同時,大甲溪上游的德基水庫也在規劃興建,中橫也充當了工程道路。於是規劃在1956年將中間路段打通接起,並做為安置退伍後榮民上山興建農場果園的交通道路。然而從太魯閣到天祥這一段20公里的道路,都必須通過懸崖峭壁以及堅硬的大理石岩,因此開通顯得特別辛苦,這一段道路的橋梁、隧道也都特別多,成為中橫日後最主要的景觀。
中橫的完工日期比預定的提早半年完工,整個工程費時三年九個月十八天,花費約4億9,456萬新台幣(含美援3億8,994萬元)。通車典禮是由時任中華民國副總統陳誠親臨主持[13]。在1960年5月9日開放通車。
中橫公路的開鑿人力是以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今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輔導之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為主,當時政府經費不足,故主要開鑿經費來自美援。主導和規劃開鑿的機構,當時曾經集合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經濟部、臺灣省政府建設廳、農林廳、交通處、公路局(後轉為交通部下的公路總局,現交通部公路局)等有關機構商討相關事宜,最後因主要開鑿人力來自退輔會國軍官兵,故最後決定由退輔會主導,並正式組織「橫貫公路興建開發委員會」。[14]
橫貫公路之開鑿是一個具有多重目的與意義,當時輔導會主委蔣經國曾就開發中橫之目的作一說法:1、為適應國防需要,打通中央山脈,建設一條橫貫台灣東西兩部之便捷交通線。2、配合國家經濟建設,便利山區資源開發。3、安置退除役官兵就業。[15]
開鑿中部橫貫公路,當時除了意義上國防軍事要道因素之外,經濟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經濟部也曾經介入支持橫貫公路興建開發委員會之下所設置之「公路工程處與經濟計劃處」,並提出中橫沿線之可用經濟資源調查報告,詳細的說明中橫的開通可促進沿線農業、林業、畜牧、蠶桑、礦業、水力、灌溉等。這些資源調查報告也有助於政府安置開鑿的除役官兵屯墾安家。[16]
此外,安置退除役官兵轉入開鑿公路的事業,也是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從很多層面可以看出藉由公路開鑿事業,並隨公路完成後,適當的協助退役軍人安家,是當時重要考量。中部橫貫公路沿線可供政府安置退役軍人使用土地,福壽山、霧社、上梅園、蓮花池、西寶與武陵等處,皆是以集中安置退除役官兵為主。[17]人稱劉班長的劉建緒先生等人為例,皆安居在清境農場等處。
中橫公路在1999年921大地震之後,由於位在震央九份二山附近,道路毀損相當嚴重,特別是谷關到德基水庫這一段,還有台八甲線壩新路口到德基段。據公路局資料顯示,在路工部份,邊坡崩塌里程達80%以上,高度有數百公尺,路基全部流失處多達26處,受創而造成路面寬度不足則有134處。此外亦有數座隧道坍塌或半毀,增加了搶修通車的難度。當時圍困在谷關的遊客約有上百人,在9月21日之後,一直受困到9月23日搶通台八線谷關往台中路線之後,才得以脫困。直到四個月後,也就是2000年的1月18日,公路局德基搶修小組和谷關搶修小組,才接起這一段路線。但接起路線後並未馬上開放通車,由於其中有24公里屬極危險路段,只要下雨或有餘震,就會造成二次嚴重坍方。[18]
此時引起相當多媒體報導,多數集中在中橫公路生態問題,許多學者表示不建議開放通車,其原因相當多,包括中橫公路過去的使命在現代社會,多數已獲得解決,如交通問題、榮民安置問題等,此外尚有強行恢復舊觀後導致更嚴重的土壤流失到德基水庫問題,天然植被、造林計畫需要一同擬定等。
然而公路局為了梨山地區居民通車問題(需繞道南投到西岸往合歡山,要多花四個小時車程,觀光及果園生計大受打擊),依然擬定修復計畫,逐漸打通中橫公路谷關至德基路段,並提供中橫沿線居民使用暫時通行證。在2004年5月底,已進入最後路面加封,管制站與監測系統測試階段。並擬定禁止高度超過三米六的車輛、聯結車、大客車通行,每日8到17點定時開放單向通車等,原預計在7月15日可實施;但7月的敏督利颱風引發的七二水災,中橫沿線花了超過新台幣二十億元剛修好的路段又大量崩塌,連臺灣電力公司設立於沿路的六處發電廠都幾近全毀。於是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舉行了聽證會議,名為「從大甲溪流域的未來評估中橫公路是否修建」,會中決議暫不復建中橫,讓山林獲得休息的時間。並推動恢復以中央山脈為主的國土保育計畫,只開放臺電工程車輛通行。此舉引起梨山地區兩千多位居民的抗議,由於當時公聽會決議青山到德基的八公里路段要放棄修復(原路已完全消失),然而中橫其他路段卻都已搶修恢復舊觀,這一決議使得國土保育的理想自相矛盾,也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中橫有多個路段依然是時時崩塌,交通中斷影響當地觀光與經濟,讓中橫公路的水土保持問題變成相當重要的議題。
2007年7月15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馬英九,訪問梨山時,提出了修復中橫的訴求。於是交通部公路總局於2009年及2010年總共編列新台幣6億2,000萬元預算準備進行修復搶通工程,預計2010年底可搶通便道。但2010年1月下旬時公路總局谷關工務段召開交通管制事宜協調會中宣佈,辦理「中橫公路台八線及台八甲線上谷關至德基路段便道搶通建設計劃」核列經費,在2009年1月中旬已被立法院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反對、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也不支持下刪除,便道搶通無法執行,引爆梨山地區居民抗議。經溝通,交通部公路總局於同意從2010年2月6日至3月31日開放上谷關至德基路段,但僅限梨山居民通行。
2013至2015年間,白沙橋路段發生多次山崩,中橫公路屢遭險阻,危及通行安全。2015年11月開始,公路總局以隧道貫通方式,將路線截彎取直,由白沙一橋與白沙二橋相接,歷經三年施工,於2018年10月完成改道工程。[19][20]
現在此便道已整修完成,通稱「中橫便道」(公路編號為「台8臨37線」),但沿線地質非常不穩,極易落石坍方,為安全起見,僅供梨山當地居民或在梨山工作的人員使用,以上欲使用便道者,必須先向便道所在地的臺中市政府提出申請,再由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谷關工務段(便道之主管機關)核准後始可通行。[2][2][21][22]。2018年11月16日,臺中市政府開闢從谷關經中橫便道至梨山地區的台中市公車865路(採預約制、豐原客運負責營運),但仍禁止一般各類車輛通行。[23]
公路總局已投入新台幣40億元提升「台8臨37線」安全性,對於谷關至梨山段亦持續推動復建,並提出下線強化、上線下線對開(修復上線)、長隧道等三方案。與會各方對三方案均能接受,期望加速推動期程,不過梨山居民普遍認為長隧道案比較安全而建議該案。[24]
2023年,交通部長王國材宣布中橫復建確定採青山下線(原台8甲線、現台8線臨37便道)雙向通車方案,並交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審查。[25]
中橫公路通車之後,由於景觀隨四季多變,加上險峻的太魯閣峽谷開鑿,成為了早期台灣八景之一,以及不少台灣郵票的主題。1986年也規劃入太魯閣國家公園範圍。
幾個知名的中橫公路景點都在太魯閣峽谷、天祥附近,包括有長春祠、燕子口、九曲洞等。
當年沒有現代築路工具,建路進度緩慢,危險陪增,因此意外頻傳,後來中橫公路修建一座長春祠以為紀念。[26]:113在祠堂中供奉225位殉職開路工程人員。在1970年曾遭山崩損毀後,於1973年整修重建完成。1987年又遭落石損毀,整個原先的祠堂連基座都崩損。因此1988年在原址的左側又興建一座新的長春祠。
位於中橫公路太魯閣西行後14.4公里處,要過一個流芳橋,就會到達九曲洞,此處刻有大字為「如腸之迴,如河之曲,人定勝天,開此奇局!」,是黃杰所題的。九曲洞並非有九曲,而是取其曲折洞天之意。現在在九曲洞旁開有雙線隧道,原九曲洞的道路已設為景觀道路,並有解說牌和停車場等讓遊客可步行觀賞。
愚公峭壁位於中橫公路 123K 附近,金馬隧道東側的碧綠大斷崖,這個峭壁叫「愚公峭壁」,是蔣經國先生命名,為了紀念這些人不怕死的精神,把生命犧牲,也要開通這條路!所以在中橫通車後,提了「愚公峭壁」這四個字,民國五十六年鑲在峭壁上。 這幾個字還在,由現在的碧綠公廁休息站往峭壁附近的明隧道左側山壁仔細查看,隱約可以看到四方的、間隔約10公尺的白色大理石字塊。[27]。
顧名思義,是在道路上方大理石峭壁洞穴中,住有許多小雨燕或洋燕,以至有「百燕鳴谷」的奇景。現也修有燕子口步道,步道中有另一個知名的景點為「印地安人頭像」,可看到對岸的岩石造型宛如一個印地安人的側面。燕子口步道盡頭有靳珩橋,是紀念殉職的工程師靳珩(於1957年10月被地震落石擊落山谷,也是工程期間第一位殉職的工作人員,他的職位是合流工務段段長,也就是燕子口這一段道路的負責工程師,但常被媒體誤認為他叫做段靳珩)。[28]:113
可自高鐵台中站、台中火車站或豐原站出發,前往谷關。
可轉乘不同的路線前往高鐵台中站、台中火車站或豐原站。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