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召開的最高級別經濟工作會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發展領域最高規格的會議,自1994年起每年年末由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在北京召開,總結當年工作,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為來年的中國經濟發展作出部署[1]。其前身為1984年起由國務院召開的全國經濟工作會議[2]

簡介

1994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首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江澤民作題為《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的重要講話。李鵬作題為《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確保明年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講話。朱鎔基作題為《統一認識,協調步伐》的總結講話。[3]

此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在每年11月末或12月舉行,自2006年起大多安排在12月上中旬,少數延期到12月中下旬;會期為2至4天不定,新冠疫情前多為3天,2022年起縮短為2天;會場一般選擇在京西賓館[4]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因其主題過於重要,已成為各國密切關注中國經濟政策之風向標,備受市場矚目[5]。有觀點認為,各方承認這個會議機制能夠持續多年穩定運作,並非徒具形式的橡皮圖章。黨政精英透過會議進行實質議事,並且形成共識統一思想,期能發揮中共政治體制團隊行政效能,落實宏觀經濟政策[6]

過程

原則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每年4、7、10及12月會召開會議,總結前一季度經濟情況,分析研判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之後中國經濟工作。因此,12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一般被認為是後續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的前瞻性會議[7]。隨後,中共中央會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通報當年經濟工作有關情況,介紹關於次年經濟工作的有關考慮,徵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對經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8]

一般而言,中共中央總書記將在會上總結本年度經濟工作或本屆全代會以來的經濟發展歷程,正面評價階段性工作的同時強調當前工作的缺點和問題,分析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局面,提出下一年度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工作方針;隨後,國務院總理會闡述下一年度宏觀經濟政策取向,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具體部署,明確經濟工作的重點領域、基本方向、整體措施,最後作總結講話。另外,如果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已於本年度召開並選出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則改由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人選作總結講話[9]

會議結束後,中央財辦負責人會向各大媒體介紹並解讀會議精神,回應中國經濟熱點問題[10]中央重點媒體會發表大量社論、述評從不同角度正面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成果[11]。一些全國性專門領域工作會議會在隨後召開:

  • 國務院與經濟相關的行政機構[註 1]會召開本領域全國工作會議,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

參會人員

出席會議的有:

參加會議的有:

注釋

參考資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