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仁書院
香港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皇仁書院 Queen's College | |
---|---|
地址 | 香港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高士威道120號 |
類型 | 官立中學 |
隸屬 | 香港教育局 |
創辦日期 | 1862年(中央書院) 1890年(改名為維多利亞書院) 1894年(改名為皇仁書院) |
校長 | 陳祥偉先生 |
副校長 | 凌婉婷女士 陳婉媚女士 趙銘施女士 |
職員人數 | 約90人 |
學生人數 | 約735人 |
班級數 | 24個班別 |
語言 | 英文 |
校園面積 | 約16,766平方公尺 |
校訓 | 勤有功 (拉丁語:Labor omnia vincit) |
校刊 | 黃龍報 |
分院 | 史釗域(Stewart)、胡禮(Wright)、狄烈(Dealy)、丹拿(Tanner)、古祿(Crook)、狄龍(De Rome)、啟(Kay)、威廉臣(Williamson) |
電話號碼 | +852 2576 1992 |
傳真號碼 | +852 2882 4546 |
學校網址 | www |
皇仁書院(英語:Queen's College)為香港最早成立的官立中學。1862年於中環歌賦街校舍啟用時命名爲中央書院(Government Central School,當時又稱大書院),及後於1889年遷往中環荷李活道新校舍,1890年政府刊憲改名為維多利亞書院(Victoria College)。1894年,政府再度刊憲易名為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目前校舍位於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為全港僅有的三家官立男子中學之一[註 1]。[1][2][3][4][5][6]
在1841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前,公開的教育主要由私塾及後來的華人鄉村學校提供。1847年,第二任香港總督戴維斯組成「教育委員會」,選定三所私塾(華人鄉村學校,Chinese Village School)提供每校每月十元補助,由1848年開始升格為官立學堂(Government School)[註 2]。至1859年,香港的官立學堂(稱皇家書館)已發展至19所,由政府提供教室和師資,每個學生要給教師銅錢二十五文「作茶資之用」,但無需交學費。[7]1860年7月理雅各領導下的教育委員會(The Board of Education) 推行《理雅各教育革新計劃》,將維多利亞城內的皇家書館,包括香港成為殖民地前已開始教學的太平山學堂(Tai-ping-shan School)、中環學堂(Chung-wan School)、上環學堂(Sheung-wan School),合併成「大書院」(Government Central School,又譯中央書院)。[8][9][10] 中央書院於1862年1月1日的校舍座落於中環歌賦街與城皇街交界,即今聖公會基恩小學位置。
史釗域博士擔任首任校長,當時他還兼任全港官校視學官(Inspector of Government Schools),直至1879年3月香港政府另行設立教育部門管理香港學校為止;其後史氏更獲擢升為布政司。直至現在學校仍然保存在每年3月10日,即立校日,率領學生前往跑馬地香港墳場史釗域墓前祭拜的傳統。而當年的學生有別於現時絕大部份學生來自本地,當時中央書院的學生來自世界不同各地,主要研究中國古典書籍[6]。這是一所中學,學生多半是各國中產階級子弟,課程以英文為主,中文為輔[11]:35。
1864年,中央書院有約一百二十名學生,分為中文部和英文部。中文部學生必須學習《論語》、《孟子》及《中庸》[12]。學生須通過典籍口試才能入讀英文部,英文部學生除學習英語、地理、算術及歷史外,還學習《五經》及《史記》[12]。1869年,在港督麥當奴推動下,開設化學和幾何科等[12]。
1885年4月26日,當時港督寶雲主持了中央書院新校舍的奠基儀式,估計孫中山先生也有出席。因學生日漸增多,到了1889年7月10日,位於中環鴨巴甸街及荷李活道交界(即現今中環元創坊)的新校舍啟用,1890年2月18日根據政府公告第70條,校名更改為「維多利亞書院」(Victoria College)。[6][4][3] 歌賦街原址後來興建中央女子書院 (Government Central School for Girls)新校舍。因猶太裔慈善家庇理羅士捐贈新校舍興建費用,故改名為庇理羅士女子中學(Belilios Public School)。[13][14]
新校舍是當時香港最大的校舍,位於歌賦街中央書院原校舍對面 ,附近有孫中山先生故居(必列者士街2號)、香港西醫書院等辛亥革命遺址。這幢具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建築物需時5年、耗資25萬元興建,是香港當時造價第二昂貴的建築物。該校舍空間遠較大書院寬敞,除了可容納逾900名學生外,更配備完善設施,包括21間課室、實驗室、學生活動室、兩個球場及一個有蓋操場。後來,隨著學校課程轉變,當局陸續在校舍增添更多設施,例如小食部、地理室、圖書館、師範大樓。[14]
1894年2月3日,香港政府刊憲宣佈維多利亞書院校名於1894年1月31日根據政府公告第38條更改為「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以紀念維多利亞女皇,並一直沿用至今。[5] 當時該校主要教授算術、文法及常識等科目,為19世紀末的香港所罕見。該校因展現其優秀的學術及體育成就,廣為公眾認識。皇仁書院的校刊名為《黃龍報》,創刊於1899年6月。[6]
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攻佔香港。皇仁書院於1941年底被逼停課,校舍於香港保衛戰時被徵召作陸軍醫院。日佔初期荷李活道校舍為日軍所用,其後完全毀於戰火,更被辟為難民營。僅留下由 Bertram Mackennal 在1910年雕製、時任港督盧加勳爵在1912年揭幕的胡禮校長的半身雕像。雕像在戰後1950年被移送高士威道新校舍。[6]
1947年2月,皇仁書院終於在堅尼地道26號復課。1949年,在戰前已在皇仁任教的威廉臣被委任為校長。威廉臣校長設計了校服和校呔,開創了先河。香港政府後來撥地在高士威道興建皇仁書院新校舍,並在一年內完工。1950年皇仁學生要借用聖若瑟書院禮堂舉仔週年頒獎禮。1950年9月22日,位於銅鑼灣鄰近維多利亞公園的現址的校舍,由時任港督葛量洪爵士主持高士威道校舍奠基儀式,並於同日正式啟用,沿用至今。在平整大坑的農地後,該地曾建成皇后運動場和更衣室。在決定興建新校舍前,曾建議在此興建喇沙書院臨時校舍。高士威道校舍興建在前皇后運動場的其中一角,其餘地方劃為海軍球場(現銅鑼灣運動場)運動場。新校舍由港督葛量洪爵士和行政立法兩局議員羅文錦爵士主持開幕儀式,何東爵士和周壽臣爵士等顯赫校友都有出席。1951年皇仁書院四個班的學生借用英皇書院校舍。[6]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學校改由教育統籌局(後更名為教育局)管理,仍使用原校名繼續辦學,惟校徽亦因而作出修改,去除象徵英國皇室的皇冠。
2011年3月,教育局公布「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計劃申請結果,其中包括皇仁書院在內。由2011/12學年開始,每年級的班別從5個減少為4個。[15]
2012年,皇仁書院會踏入150周年。在2010年10月時,皇仁書院便已宣佈將會在150周年時發行紀念郵票,成為香港首套香港郵政官方為中學校慶發行的紀念郵票。2011年9月,香港郵政公布將發行「皇仁書院一百五十周年校慶」郵票小型張,並首次採用盾形設計郵票[16]。
2016年,副校長趙善衡於舊生會晚宴啤酒大賽遊戲環節奪冠贏得價值約港幣5,000元的澳門豪華酒店連船票套票,被質疑事後沒退還予主辦單位,亦無向上級、分區教育主任或教育局匯報。然而,校長李瑞華稱,當晚她亦在場,一向認知是公務員不得接受抽獎禮物,但副校長趙善衡當晚為勝出遊戲比賽所得,性質與抽獎不同,又指為免引起誤會,將會把換領券退還主辦單位-皇仁舊生會[17]。
2017年2月,臉書專頁「皇仁書院政改關注組」指出,副校長趙善衡要求最新一期出版的校刊《黃龍報》臨時更改主題,然而《黃龍報》的上屆編委會已決定當屆以法律界為專輯主題,且已經進行不少前期工作。最終,校長李瑞華決定停止更改計劃。隨後,副校長趙善衡調職至長洲官立中學。[18][19]
2019年2月24日,皇仁舊生會何鴻燊天文觀測站隆重開幕,觀測站位於港島大潭,面積約5300平方英尺,由一座長60英尺、闊25英尺、高10英尺的圓頂屋構成。觀測站設有頂級天文儀器觀賞天象和天文攝影,包括一台全自動控制16英寸固定光學望遠鏡主要用於天文攝影、一台14英寸流動光學望遠鏡備有自動對準及追蹤目標天體的功能及一台全港最大可全日運作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天線直徑3公尺,可以接收天體發出而肉眼無法觀測的無線電波[20]。
二次大戰後,皇仁書院校舍座落香港島中部的灣仔區,實際位置位於銅鑼灣天后,高士威道及銅鑼灣道之交界,毗鄰維多利亞公園及香港中央圖書館。校園的面積達16,766平方公尺,較香港一般中學為大,於1950年建成,屬現代主義建築,同年9月22日港督葛量洪爵士主持新校舍開幕儀式。校舍曾於1960年代和1990年代擴建。[6]
校舍內的設施如下:
皇仁書院在校學生約800人,分佈於24個班別。每級設4個班別,每班約36人。[22] 皇仁書院每年收生四班約144人,分別由自行收生及統一派位途徑錄取,另與軒尼詩道官立小學、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及愛秩序灣官立小學均為聯繫學校。[23] 2011年前中一每年均取錄五班共200人,惟於教育局縮班政策下,自2011學年起每年收生學額將減至四班,合共約144人。[24]中一新生可以參與由校方及高年級師兄領導的迎新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二二三」的舊學制下,中六至中七設4個班別,分別以早期香港大學的四個學院命名:6A/7A(Arts,文學院)、6E/7E(Engineering,工學院,修讀純數科)、6M/7M(Medicine,醫學院,修讀生物科)、6S/7S(Science,理學院,修讀純數科,或數學及統計科與電腦應用科或通識科),因為早期香港大學的學生主要是皇仁書院的預科生。A班約有30人,而 E、M、S 班則各約有27人。
皇仁書院為香港114間以英文作為教學語言的中學之一。除了中國語文科、中國歷史科、普通話科外,其餘所有科目均使用英文作為教學語文。
皇仁書院校歌的旋律來自英國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的校歌《四十年來》,並與香港協恩中學的校歌旋律相同。英文校歌歌詞出自該校代理校長祈惠霖先生(Mr. William Kay)於1920年的手筆(祈惠霖先生在1934年6月接任成為英皇書院的校長)。而中文校歌歌詞則出自皇仁書院校友陳鈞潤先生的手筆,並刊載在校刊《黃龍報》內。雖然校歌有第二及第三段,但現時師生大部分的場合唱校歌的時候均不會唱該兩段。(160週年校慶演唱會是有唱的例子)
校史博物館於2013年配合150週年校慶成立,希望藉收藏及展出不同年代的學校文件和文物提高同學和市民大眾對皇仁書院歷史的認識。2017年搬至一樓並翻新、擴建、易名為「皇者仁風校史館」,以配合155週年校慶。[26]
所有學生均被分配至8個學社(house)中的其中一個。學社制度於1950年代由威廉臣校長所創立,分別為Stewart House(史釗域社)、Dealy House(狄烈社)、Wright House(胡禮社)、Kay House(啟社)、Crook House(古祿社)、Tanner House(丹拿社)、de Rome House(狄龍社)和 Williamson House(威廉臣社)。其中 Williamson House(威廉臣社)原來為 School House,在威廉臣校長離任後改為 Williamson House(威廉臣社)。各社以皇仁書院最早和最有貢獻的8名校長命名。學社會於水運會、陸運會和其他社際比賽中互相競爭,以鼓勵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也使不同年級的學生能夠融洽共處。此外,皇仁書院各個校隊亦經常參與校際比賽。[27][28]
皇仁書院設有54個不同類型的學會,類型分別有體育、康樂、宗教、社會服務及學術範疇。除了學會外,皇仁書院還有三個制服團體,分別是香港紅十字會青年團第22團、香港交通安全隊及港島童軍十二旅。[29]
截至2023年(第38屆),皇仁書院在香港傑出學生選舉中累積產生了22名香港傑出學生,在香港所有中學中排名第2。 [30] [31]
香港傑出學生:
皇仁書院的學生獲選參加各種類的國際及本地學界活動、校際運動比賽、聯校文化及學術活動、音樂及樂團比賽、海外交流計劃、學術獎學金評選、傑出學生選舉、海外留學獎學金評選、代表香港參與國際學術比賽、海外體育比賽:[32]
皇仁書院是產生最多香港中學會考「10A狀元」(應考的10科全部取得A等成績)及香港中學文憑考試「7科5**狀元」(在至少3個選修科及4個核心科獲得5**成績)的學校之一。截至2024年,共有71名,其中57名會考「10A狀元」及14名文憑試「7科5**狀元」,排名全港第1。 [61]
由1987年至2010年期間,皇仁書院已累積產生了最少57名「十優狀元」[62],當中2006年更有六名學生同時考獲十優[63]。此兩項紀錄在香港中學會考歷史上未有學校能打破[64]。2003年,皇仁書院參加應屆中學會考的198名學生,共取得455個A級成績,人均2.3個A級成績,其中5人為「十優狀元」[65]。在各屆會考中,亦常有皇仁書院學生蟬聯「全港第一」的桂冠,其各科卷面總分為一眾「十優狀元」中最高者。當年中學會考總分全港第一的考生,獲「香港中英學術基金會學者聯會」「Hong Kong Sino-British Fellowship Trust Scholars' Association」頒發「莫鳳麟獎學金」 「Charles Frankland Moore Award」 [57]。從1993年至2010年的香港中學會考,皇仁書院於每一屆都產生「十優狀元」,紀錄連續未有間斷。[32]
隨著新高中學制的推行,中學會考於2011年停辦。
在2012年的首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六名「7科5**狀元」(在至少3個選修科及4個核心科獲得5**成績)當中,有兩人乃皇仁書院的應屆考生,成為全港之冠,開創文憑試歷史的佳績紀錄[66]。於2012至2020年的連續九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均產生「7科5**狀元」。[67] 皇仁書院於2021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並沒有產生「7科5**狀元」,於2022年及2023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又繼續產生「7科5**狀元」。
近年各屆會考「十優狀元」及文憑試「7科5**狀元」(在至少3個選修科及4個核心科獲得5**成績)人數 [68][3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