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一戰中的戰敗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同盟國(德語:Mittelmächte;匈牙利語:Központi hatalmak;土耳其語:İttifak Devletleri;保加利亞語:Централни сили,羅馬化:Tsentralni sili;英語:Central Powers)[註 1],又稱中央國、中央同盟,由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及保加利亞王國這四個國家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協約國對敵並最終戰敗。
值得注意的是,英文中一戰的同盟國為Central Powers,這個詞中完全沒有「同盟」的意思,只有「中央」的意思。
在英文中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戰勝國」陣營均是Allies,即「同盟」;而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則寫法不同,為Central Powers和Axis Powers,兩者均有「中間力量」的意思,一戰的戰敗國是「中央力量」,二戰的戰敗國是「中軸線力量」。
至於Central Powers一詞為何在中文裏要被翻譯成同盟國已經難以考證。可能一,其漢字的參考來源或許是日本的和製漢語「中央同盟国(ちゅうおうどうめいこく)」,因為中日共用同一套漢字系統,所以中文也沿習此用法;可能二,或許直接翻譯自一戰前,德奧意在1882年所建立的那個同盟,即「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這個同盟的名稱中明確有「同盟」二字。
目前的中文語境已經普遍將Central Powers譯為「同盟國」,無論繁體簡體均是如此。
戰爭開始階段的同盟國包括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於1914年加入,而保加利亞王國則於1915年加入。同盟國亦稱中央國,其由來為這四個國家(及除芬蘭和立陶宛之外其他與其同盟的政權和團體)均位於俄羅斯帝國以西,法國和英國以東。芬蘭、亞塞拜然及立陶宛在1918年俄羅斯帝國崩潰及戰爭結束前夕加入。
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包括如下國家[1]:
動員 | 陣亡 | 負傷 | 失蹤 | 總傷亡 | 傷亡/動員 | |
---|---|---|---|---|---|---|
德意志帝國 | 13,250,000 | 1,808,546 | 4,247,143 | 1,152,800 | 7,208,489 | 66% |
奧匈帝國 | 7,800,000 | 922,500 | 3,620,000 | 2,200,000 | 6,742,500 | 86% |
鄂圖曼帝國 | 2,998,321 | 325,000 | 400,000 | 250,000 | 975,000 | 34% |
保加利亞王國 | 1,200,000 | 75,844 | 153,390 | 27,029 | 255,263 | 21% |
總計 | 25,257,321 | 3,131,890 | 8,419,533 | 3,629,829 | 15,181,252 | 66% |
在協約國於瓦爾達爾馬其頓的成功推進後,保加利亞於1918年9月29日簽訂停戰條約。受英國及其阿拉伯盟友在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勝勢所迫,鄂圖曼帝國亦於1918年10月30日簽訂停戰條約。11月首周,在義大利於維托里奧·維內托取勝及奧匈帝國解體之後,奧地利及匈牙利分別簽訂停戰條約。百日攻勢的持續推進迫使德國於1918年11月11日晨簽訂和約,戰爭結束。由於各同盟國各自簽訂和約,第一次世界大戰並無統一的停戰條約。[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