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第一次国共合作达成标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原名中國國民黨全國大會,於1924年1月20日至30日期間,在當時廣州的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禮堂舉行。大會出席代表共196人,孫中山任大會主席,胡漢民、汪精衛、林森、李大釗及謝持任主席團成員。蘇聯顧問鮑羅廷也出席此次會議。

背景


第二次護法運動後,孫中山開始考慮與共產黨合作的可能。1923年1月,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共產黨合作。孫、越會面後曾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 。
1923年年初,陳炯明部被擁護孫中山的滇、桂、和倒戈粵軍聯合組成的西路討賊軍擊敗,退守東江。孫中山得以在1923年3月回廣州。同年12月29日,孫中山落實接受列寧和共產國際的協助重建大元帥府,共產國際派出鮑羅廷到廣州為孫中山顧問,以蘇共為模式重組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孫中山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佈實行聯俄容共政策,並發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在蘇聯援助下,於3月組建黃埔軍校,並以蔣中正為校長。
會議

本次大會選出中央執行委員24人、以總理為主席、候補中央執行委員17人;中央監察委員5人、候補中央監察委員5人。中央執行委員會為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之最高權力機關。
重要決議:
- 通過《組織國民政府之必要案》。
- 制定《中國國民黨總章》、《中國國民黨政綱》。
- 通過《紀律問題及海關問題案》。
- 通過《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組織機構
- 胡漢民(1879-1936,廣東番禺),上海執行部常委兼組織部部長
- 汪兆銘(1883-1944,浙江紹興),中央主席團委員
- 張靜江(1877-1950,浙江吳興)
- 廖仲愷(1877-1925,廣東惠陽),大元帥府大本營財政部部長廣東省省長
- 李烈鈞(1882-1946,江西武寧),大元帥府大本營參謀長
- 居正(1876-1951,湖北廣濟),中央常委內務部總長
- 戴季陶(1891-1949,浙江吳興),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央常委
- 林森(1868-1943,福建閩侯),大元帥府大本營建設部部長兼治河督辦
- 柏文蔚(1876-1947,安徽壽縣),討賊軍第二軍軍長
- 丁惟汾(1874-1954,山東日照),北方執行部工人部部長和秘書處常委
- 石瑛(1878-1943,湖北陽新),廣州市政府工程師
- 鄒魯(1885-1954,廣東大埔),中央常委兼青年部部長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校長
- 譚延闓(1880-1930,湖南茶陵),大元帥府大本營秘書長湖南省省長兼湘軍總司令
- 覃振(1885-1947,湖南桃源),負責湖南省黨務工作
- 譚平山(1886-1956,廣東高明),中共黨員中央常委兼中央組織部部長
- 石青陽(1879-1935,四川南里),四川討賊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川東邊防軍總司令
- 熊克武(1885-1970,四川井研),四川討賊軍總司令
- 李大釗(1888-1927,河北樂亭),中共北方區委書記
- 恩克巴圖(1888-1944,察哈爾省),察哈爾省黨部執委
- 王法勤(1870-1941,河北高陽),中央黨務審查委員會委員北京執行部執委
- 于右任(1879-1964,陝西三原),上海大學校長
- 楊希閔(1886-1967,雲南賓川),中央直轄滇軍總司令兼粵贛湘邊防督辦兼第一軍軍長
- 葉楚傖(1886-1946,江蘇吳縣),上海執行部青年部部長婦女部部長
- 于樹德(1894-1982,河北靜海),中共黨員北京執行部青年部部長
- 邵元沖(1890-1936,浙江紹興),哥倫比亞大學學習
- 鄧家彥(1883-1966,廣西桂林),廣西最高會議參議、廣西支部支部長
- 沈定一(1892-1928,浙江蕭山),中共黨員
- 茅祖權(1883-1952,江蘇海門),大元帥府大本營參議
- 李宗黃(1887-1978,雲南鶴慶),廣東江防司令
- 白雲梯(1894-1980,內蒙古喀喇沁中旗),內蒙古黨務特派員
- 張知本(1881-1976,湖北江陵),大元帥府大本營參議
- 彭素民(1884-1924,江西清江),中央宣傳部部長
- 毛澤東(1893-1976,湖南湘潭),中共中央委員
- 傅汝霖(1896-1985,黑龍江安達),京滬粵執行部委員
- 於方舟(1900-1928,河北寧河),中共黨員、直隸省黨部工作
- 張葦村(1897-1935,山東郯城),山東省學生聯合會會長
- 瞿秋白(1899-1935,江蘇常州),中共中央委員、上海大學教務長
- 張秋白 安徽 中央秘密執行總部黨務交際部長
- 張國燾(1897-1979,江西萍鄉),中共中央委員
- 韓麟符(1900-1934,山西榆次),中共黨員、中共北方區委工作
- 林祖涵(1886-1960,湖南臨澧),中共黨員,國民黨中央農民部部長
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
1月31日,孫中山主持第一次會議,選出中央領導機構。2月4日,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轄下各部部長任命:
- 總理:孫文
- 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廖仲愷、戴季陶、譚平山(共產黨員)
- 組織部長譚平山(共產黨員);秘書 楊匏安(共產黨員)
- 宣傳部長戴季陶(汪兆銘繼任,從1925年10月5日到1926年5月28日毛澤東代理部長[註 1]);秘書 劉蘆隱
- 工人部長廖仲愷;秘書 馮菊坡(共產黨員)
- 農民部長林祖涵(共產黨員)(黃居素、廖仲愷繼任);秘書 彭湃(共產黨員)
- 軍事部長許崇智
- 青年部長鄒魯;秘書 孫甄陶。
隨後,中央黨部會議又推定:
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
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
注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