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簡稱音集協,英語:China Audio-Video Copyright Association,縮寫:CAVCA)是中國大陸唯一管理錄音錄影製品/音樂類視聽作品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2][3]。該組織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批准[4],民政部批准登記[5],於2008年成立[6]。
歷史
中國於2005年3月1日開始實施《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規定只有經國家版權局批准成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才可以依法從事著作權集體管理活動。國家版權局於同年12月23日批准成立中國音像集體管理協會,這是繼1992年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成立後中國成立的第2家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3]。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與中國音像集體管理協會(籌)於2006年7月19日向國家版權局上報了《卡拉OK經營行業版權使用費標準》,同時版權局指示在後者完成社團登記程序之前,委託人權利暫由前者代為行使[7]。同年9月,國家版權局批覆同意協會名稱由「中國音像集體管理協會」改為「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8]。11月13日,國家版權局公布了《卡拉OK經營行業版權使用費標準》,中國大陸卡拉OK版權收費時代正式開啟[9]。
2007年8月27日,天合文化集團有限公司[a]成立,其控股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直屬的局級事業單位文化市場發展中心[b][11]。12月27日音集協與天合文化簽訂了為期十年的《服務協議》,委託天合集團在全國範圍內組建卡拉OK版權交易服務機構,代音集協向全國各地的卡拉OK經營者收取卡拉OK節目版權使用費[9][12]。
2008年3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同意批准籌備成立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5]。同年5月28日,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該協會成立後接手並推進卡拉OK版權收費工作,對以前以中國音像協會名義所開展的收費工作及有關文件均轉至新成立的該協會[13]。
2018年7月24日,音集協將天合集團及其20家子公司起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請求判令解除音集協與天合集團及其子公司所有合作協議、支付應付版權費並賠償經濟損失、全部返還用來開展版權收費的制式合同[9]。同年11月5日,音集協在其官網上發布了《終止委託天合文化集團著作權許可收費資格的公告》,宣布與天合公司結束了委託收取著作權許可使用費的關係[12]。其後,音集協在全國範圍建立起直管許可隊伍,全面接管卡拉OK版權許可業務[9]。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在2021年7月29日作出一審判決。從2018年11月1日起,音集協與天合集團的全部9份卡拉OK著作權許可事務合作協議全部解除[14]。天合集團不服提起上訴。2022年11月20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駁回天合集團上訴,作出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15][16]。
職能
- 對會員及音像節目作品的登記、管理;
- 依法收取使用者交納的使用費,並發放許可證;
- 根據作品被使用情況向權利人定期分配使用費;
- 對非法使用音像節目作品的行為提出法律交涉;
- 進行著作權集體管理的宣傳;
- 經國家版權局授權,承擔法定許可使用費的收轉工作;
- 經與海外同類組織簽約,可代為管理和行使海外音像節目作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的著作權。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