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上海基地,位於上海市,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空軍。
Quick Facts 主要領導, 司令員 ...
Close
1950年2月,華東軍區根據中央軍委指示,決定組建上海防空司令部,任命郭化若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蔣天然為參謀長,王集成為政治部主任。3月1日在上海長樂路正式成立。1950年3月中央軍委決定上海空中設防,立刻調空軍進駐上海。1950年3月15日,由航空處部分人員等等在虹橋路組建上海防空司令部空軍指揮所。1950年4月,在淮海中路成立諸兵種聯合作戰的防空指揮機構,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創的要地防空機構。[1]
1950年5月9日,華東軍區決定,由淞滬警備司令部、政治部調配三分之二的軍政幹部,接替上海防空司令部、政治部機關,原華東軍區航空處的軍政幹部、工作人員及警衛部隊除少數留在上海防空司令部任職外,其他人回原部隊籌建華東空軍,原華東軍區航空處下屬的上海後勤分部改編成上海防空後勤部。[1]
1950年6月,上海防空政治部奉命調往南京籌建華東軍區空軍政治部,上海防空政治工作移交給淞滬警備部隊政治部,該部副政治委員歐陽平兼任防空副政治委員。7月7日警政機構部分人員組成上海防空政治部,張希才任政治部主任。至此,上海防空機構重新組建完成並且移駐淮海中路1189號,郭化若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王智濤任副司令員,黃經深任參謀長。[1]
1950年8月,華東軍區命令華東軍區空軍司令員聶鳳智兼任上海防空司令員。1950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華東軍區空軍司令部與上海防空司令部合併,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空軍兼上海防空司令部,王集成任政治委員。[1]
1950年12月12日中央軍委決定,華東軍區空軍司令部與上海防空司令部分開,華東軍區空軍司令部主要領導和機關遷回南京。重新任命上海防空部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為郭化若,副司令員王智濤,副政治委員劉文學,參謀長黃經深,政治部主任張希才。[1]
1951年2月,華東軍區奉中央軍委命令,將華東防空機構從南京遷回上海,併入上海防空機構,其番號為華東軍區防空司令部兼上海防空司令部,增加賀敏學為副司令員。下轄南京、杭州防空指揮所。[1]
1954年6月19日,華東軍區發出海防作戰指示,決定組成滬、杭、甬、嘉地區防空司令部,統一指揮滬、杭、甬、嘉地區防空作戰,任命聶鳳智為司令員,陳華堂為副司令員,龍福才為副政治委員,黃經深為參謀長。1954年底,滬、杭、甬、嘉地區防空司令部撤銷。[1]
1955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頒布命令,將華東軍區防空兼上海防空部隊改稱為南京軍區防空軍(駐上海),任命陳華堂為司令員,龍潛為政治委員。[1]
1951年2月10日,遵照中央軍委命令,華東軍區決定成立空軍上海基地司令部,副軍級建制,歸屬華東軍區空軍司令部建制領導。1951年3月1日在上海龍華機場組成,後來移駐上海建國西路75號。空軍筧橋預科總隊總隊長兼政委羅維道任基地政治委員,「濟南第一團」團長任張慕韓基地副主任,參謀長兼後勤部部長蕭茂榮[2],政治部主任傅明銳。辦公和住宿都擠在龍華機場民航局航空指揮大樓里。下轄虹橋、江灣、龍華、大場四個機場場站。決定重建虹橋機場為空軍所用。1951年6月,龍華機場劃歸民航建制。[1]後來基地司令部的辦公地點安在了建國西路,幹部宿舍則徵用了原國民黨民航局的房子。蘇聯支援的航空兵部隊的20架米格-15和20架拉-11戰鬥機用火車運到徐州,在徐州九里山機場裝配起來,試飛時在徐州摔掉了一架米格-15。虹橋機場改建好後,米格-15直接從徐州飛到上海降在虹橋機場,拉-11降到江灣機場。蘇聯飛行員住衡山飯店,後大柏樹新華一村的小樓修好以後,又全部住進了新華一村。蘇聯教官教出來的中國空軍第一個飛行師長王洪殿,放單飛後在一次執行訓練任務返航時,摔在了虹橋機場內,機毀人亡。[3]
1952年7月中央軍委決定,為加強和統一上海地區空軍部隊的領導和指揮,以空軍上海基地為基礎,自華東軍區空軍司令部、防空司令部、空軍某師留守處等單位抽調人員,在上海組建為一個驅逐軍軍部即空軍第四軍軍部,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驅逐7341部隊」,隸屬中央軍委空軍建制。1952年11月,中央軍委決定,陸軍第二十五軍軍部和空軍7341部隊機關合併為空軍第四軍(7341部隊),劃歸華東軍區空軍建制,軍長熊應堂,政治委員韋祖珍,副政治委員餘明,參謀長劉國柱,政治部主任李勃,下轄空軍驅逐機部隊若干。[1][4]
1953年1月中央軍委電令:原陸軍第二十五軍軍長熊應堂調華東軍區另行分配工作。1953年2月中央軍委任命空軍第二軍副軍長高厚良為空軍第四軍軍長。1953年4月,華東軍區首長命令,空軍第四軍軍長高厚良兼任華東軍區防空兼上海防空部隊副司令員。[1]
1957年9月5日,根據中央軍委命令,空軍和防空軍合併,原防空軍番號撤銷,空軍第四軍擴編為合成軍,建制部隊增加了高炮、雷達、探照燈和通信部隊,軍長蔡永,政治委員江騰蛟,副軍長蔡園、夏伯勛,參謀長周建平、政治部主任高浩平。1975年全軍改用五位數字部隊代號,空軍第四軍代號由7341部隊改為39034部隊。[1]
1985年10月,根據中央軍委命令,空軍第四軍精簡為空軍上海指揮所(39034部隊,該代號是沿用原空軍第四軍的代號),司令員吳光宇,政治委員秦義昌,副司令員楊振玉,參謀長許其亮。[1][4]1993年,空軍上海指揮所縮編為空軍上海基地(副軍級)。[4][5]2003年10月,空軍上海基地改編為空軍上海指揮所。[6]
2011年12月,撤銷空軍上海指揮所,成立空軍上海基地(94826部隊)。2016年,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空軍上海基地原上級單位南京軍區空軍撤銷,空軍上海基地轉隸新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空軍。
2017年4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八一大樓接見新調整組建的84個軍級單位主官,並對各單位發布訓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宣讀習近平主席簽發的中央軍委關於調整組建軍兵種部隊和省軍區系統軍級單位的命令、決定[7]。在這次軍級單位調整組建中,新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上海基地,副軍級,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空軍[8]。
- 上海防空部隊司令員
- 郭化若(1950年3月1日—1950年8月,上海市防空司令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
- 聶鳳智(1950年8月—1951年2月,華東軍區空軍兼上海防空部隊司令員)[1]
- 郭化若(1951年2月—1952年1月,華東軍區防空兼上海防空部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
- 成鈞(1952年1月—1952年4月,華東軍區兼上海防空部隊司令員)[1]
- 陳華堂(1952年4月—1955年8月,華東軍區兼上海防空部隊司令員)[1]
- 陳華堂 少將(1955年8月—1957年,南京軍區防空軍司令員)[1]
|
- 上海防空部隊政治委員
- 郭化若(1950年3月1日—1950年9月,上海市防空司令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
- 王集成(1950年9月—1951年2月,華東軍區空軍兼上海防空政治委員)[1]
- 郭化若(1951年2月—?,華東軍區防空兼上海防空部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
- 龍潛 少將(1955年8月—1957年,南京軍區防空軍政治委員)[1]
|
- 空軍上海基地司令員
- 張慕韓(1951年3月1日—1952年,副司令員主持軍事工作)[1]
|
- 空軍上海基地政治委員
- 羅維道(1951年3月1日—1952年)[1]
|
- 空軍第四軍軍長
- 熊應堂(1952年—1953年1月)[1]
- 高厚良 少將(1953年2月28日—1957年8月24日)[1]
- 蔡永 少將(1957年8月24日—1962年9月15日)[1]
- 周建平 少將(1962年9月15日—1969年9月1日)[1]
- 鄭長華(1969年9月1日—1972年2月)[1]
- 程英(1974年1月4日—1977年5月31日)[1]
- 姜玉田(1977年5月31日—1980年4月21日)[1]
- 韓德彩(1980年4月21日—1983年5月20日)[1]
- 吳光宇(1983年5月20日—1985年10月14日)[1]
- 空軍第四軍副軍長
- 夏伯勛(1956年8月—1960年3月)
- 張強生(1958年1月—1969年11月)
- 吳愷(1959年4月—1959年6月)
- 周建平(1959年10月—1962年9月)
- 姫應伍(1961年5月—1969年9月1日)
- 蔡園(1962年2月—?)
- 鄭長華(1966年5月—1969年3月)
- 吉世堂(1966年5月—1968年12月15日)
- 鄭長華(1969年3月—1969年9月1日,第一副軍長)
- 鄭剛(1969年3月—1978年1月)
- 胡開德(1969年9月—1978年1月)
- 魏鍾錦(1970年4月—?)
- 劉准(1975年9月—?)
- 張建華(1976年5月—?)
- 呂連義(1978年1月—1978年3月23日)
- 韓德彩(1980年7月—1983年4月21日)
|
- 空軍第四軍政治委員
- 韋祖珍 少將(1952年12月9日—1957年9月27日)[1]
- 江騰蛟 少將(1957年9月27日—1962年3月;1962年3月—1966年3月3日,南京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兼)[1]
- 張少虹(1966年3月3日—1966年11月)[1]
- 江騰蛟(1966年12月—1968年4月29日,南京軍區空軍政治委員兼空軍第四軍第一政治委員)
- 王維國(1967年3月5日—1969年3月,第二政治委員)[1]
- 王維國(1969年3月—1971年9月20日,第一政治委員)[1]
- 姬應伍(1969年9月1日—1972年2月,第二政治委員)[1]
- 鄭長華(1971年11月11日—1971年11月24日,軍長兼)[1]
- 武占魁(1971年11月24日—1978年1月24日)[1]
- 林青(1978年1月24日—1979年6月9日)[1]
- 畢皓(1979年6月9日—1980年12月3日)[1]
- 宋朝詩(1980年12月3日—1983年5月20日)[1]
- 秦義昌(1983年5月20日—1985年10月14日)[1]
- 空軍第四軍副政治委員
- 韋祖珍(1952年7月—1952年12月)
- 餘明(1952年12月—1956年8月)
- 瞿道文(1959年6月—?)
- 李道之(1963年2月—1966年5月)
- 武朝然(1969年9月1月—?)
- 劉忠朴(1970年12月21日—1971年10月22日)
- 王吉奎(1973年12月—?)
- 喬清晨(1983年5月—1985年10月)
|
- 空軍第四軍參謀長
- 劉國柱(1953年1月—1957年3月)
- 周建平(1957年7月—1959年10月,第一參謀長)
- 蔡園(1957年7月—1959年10月,第二參謀長;1959年10月—1962年2月,參謀長;1962年2月—1963年6月,副軍長兼參謀長)
- 姬應伍(1963年6月—1966年5月,副軍長兼)
- 胡開德(1966年5月—1969年9月;1969年9月—1972年9月,副軍長兼)
- 修明齋(1972年9月—?)
|
- 空軍第四軍政治部主任
- 韋祖珍(1952年7月—1952年9月,副政治委員兼)
- 李勃(1952年9月—1954年6月)
- 王紹淵(1954年6月—1956年7月)
- 高浩平(1957年6月—1959年6月)
- 李道之(1959年6月—1963年2月)
- 王維國(1963年2月—1965年8月)
- 張啟文(1969年3月—1972年3月)
- 馬瑛(1972年9月—?)
- 宋朝詩(1978月—1980年12月)
|
- 空軍上海指揮所司令員
- 吳光宇 空軍少將(1985年10月14日—1990年)[1]
- 黃恆美 空軍少將(1990年1月25日—1993年1月)[1]
|
- 空軍上海指揮所政治委員
- 秦義昌 空軍少將(1985年10月—1990年1月)[1]
- 孫玉海 空軍少將(1990年1月25日—1992年8月)[1]
- 王學剛 空軍少將(1992年10月—1993年1月)
|
- 空軍上海基地司令員
- 黃恆美 空軍少將(1993年1月—1993年6月)
- 宋文中 空軍中將(1993年6月—1995年12月)
- 王春瑞 空軍少將(1995年12月—1998年8月)
- 楊國海 空軍少將(1998年8月—2000年8月)
- 李志亮 空軍少將(2000年8月—2001年12月)
- 張華山 空軍少將(2001年12月—2003年12月)
|
- 空軍上海基地政治委員
- 王學剛 空軍少將(1993年1月—1996年12月)
- 賈延明 空軍少將(1996年12月—1998年12月)
- 梅仁桂 空軍少將(1998年12月—2001年12月)
- 宋琨 空軍少將(2001年12月—2003年1月)
|
- 空軍上海指揮所司令員
- 郭永華 空軍少將(2003年12月—2006年9月)[9]
- 楊志斌 空軍少將(2006年9月—2010年12月)[10]
- 許學強 空軍少將(2010年12月—2011年12月)
|
- 空軍上海指揮所政治委員
- 劉紹亮 空軍少將(2003年12月—2005年12月)[9]
- 於忠福 空軍少將(2006年1月—2010年6月)
- 李文福 空軍少將(2010年6月—2011年12月)[11]
|
- 空軍上海基地司令員
- 許學強 空軍少將(2011年12月—2013年12月)
- 吳俊寶 空軍少將(2013年12月—)[12][13]
- 孫弘 空軍少將
- 楊永飛 空軍少將
|
- 空軍上海基地政治委員
- 李文福 空軍少將(2011年12月—2013年12月)
- 王福勝 空軍少將(2013年12月—2016年)[14]
- 傅愛國 空軍少將(2016年—2017年)[15]
- 周俊強 空軍少將(2017年4月—)[13]
|
蕭茂榮(1912年-1989年10月8日),吉林省蛟河縣人。東北抗聯出身,1935年1月入黨,1936年4月選派到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 1938年10月畢業後回到延安在中央社會部工作,後任陳紹禹保衛秘書,1940年5月隨中央社會部副部長孔原到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負責保衛工作。1940年底回延安,入中央黨校學習。1945年10月赴東北。 1949年5月任徐州的航空辦事處主任兼政委。1950年5月任華東軍區空軍後勤部副部長。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階。
吴俊宝. 上海市人大代表資料庫.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