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的全國性兒童工作領導機構。
1950年1月31日至2月5日,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理事會柏林會議發出了關於加強與擴大保衛兒童運動的號召,號召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各會員國家,要組織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全國性的保衛兒童委員會,並要團結世界一切關心兒童福利的人士,一致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爭取世界持久和平,加強和擴大國際保衛兒童運動。隨後該運動廣泛開展,在1951年11月前已有法國、義大利、突尼西亞、比利時、伊朗、越南等國成立全國性的保衛兒童委員會[1]。
1951年11月26日,為響應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的號召,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成立。參加成立大會的有婦女、青年、工會、福利、宗教界和各兄弟民族等各方面代表七十餘人,當場選出宋慶齡為該會主席,鄧穎超、李四光、李德全、廖承志、傅連暲、韋愨為副主席,康克清為秘書長[1]。委員會由衛生、教育、科學、文化、司法、體育、救濟福利、宗教、民族、婦聯、青年團、工會等22個全國性部門、人民團體的代表及11個方面熱心兒童福利事業的人士共98名委員組成[2]。大會發表了宣言,提出了該委員會的四點主張[1]:
1960年,正值三年困難時期,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響應中央精簡節約的號召,將機構撤銷,工作併入全國婦聯[3]。
文革結束後,1979年3月29日,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標誌著該委員會恢復活動。會議決定加強保衛兒童的工作,並支持聯合國關於1979年國際兒童年的決議[4]。會議通過了經協商產生的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名單,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名譽主席宋慶齡為主席,廖承志、史良、康克清、崔月犁、諸福棠、董純才、楊蘊玉為副主席。宋慶齡主席出席會議並講話[3],她在講話中指出:「培養兒童,是關係到祖國前途和革命未來的大業,我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進行新的長征,要由青少年來接力。培育兒童的工作,涉及整個社會,關係兒童,人人有責。」[5]
1979年5月16日,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等11個單位發出《關於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聯合通知》,指出:「1979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臨,這是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以後的第一個『六一』國際兒童節,又是少先隊建隊三十周年,也是聯合國規定的國際兒童年,慶祝今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6]
1979年5月25日,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共青團中央、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科協、教育部、文化部、國家出版局聯合發起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邀請有關單位負責人、作家、藝術家共31人組成評獎委員會,並於當天舉行第一次會議[7]。
1983年1月6日,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年會,會議一致通過了由全國婦聯主席康克清任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主席(原主席是已故的宋慶齡),新的副主席是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主席諸福棠、教育部副部長張文松、衛生部副部長王偉、全國婦聯副主席黃甘英、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副主任楊蘊玉。會議還討論了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年會報告[8]。
該會此後未再舉辦年會。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