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淨觀梵語aśubhapratyavekṣā、asubhabhāvanā、aśubhasaṃjñā巴利語asubhabhāvanā、asubhasaññā),另外譯不淨想,又稱不淨業處厭作意巴利語Paṭikkūla-manasikāra)或厭惡作意佛教術語,為一種修行禪定的調伏心智的方法。他們會藉由觀想人類身體的組成,以及人體在過世之後,成為屍體,並逐漸毀敗的過程,被認為是對治欲界貪欲特別有效的一種方式。也是五停心觀之一。


上座部佛教

典籍
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概論

在梵文中,śubhā為潔淨或美好之意,加上否定詞頭a-,形成aśubhā,意為不潔淨、不美好,含有厭惡之意。以不淨的身體作為觀想對象,在心中以意念形成影像(),將思想集中於這個影像之上(繫念),進行禪修,以進入三摩地中,這種修行法稱為不淨觀[1]。在不淨觀的過程裏,需要產生厭惡的心理(作意),以對治對於身體的貪欲,所以這種修行法,又被稱為厭作意[2],或厭惡作意。

不淨觀並不是由佛教發明,而是源於印度沙門傳統[3]。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教授了許多種不同的禪修方法,不淨觀是其中之一[4],被認為特別可以對治五蓋中的貪欲[5][6],也有助於七覺分的修行[7]。僧團中因修行不淨觀,產生了不良影響,造成自殺等事件,釋迦牟尼改而教授了安那般那念[8],並於不殺生戒中禁止自殺、勸死、讚死[9]

不淨觀仍然受到僧團的重視,被認為是二甘露門之一[10],也被列入五停心觀。有鑑於其缺點,對於修行不淨觀的方法,也作了修正,如先修行安那般那念,再修行不淨觀[11];界分別觀也採用相同的觀想方式,但不強調厭惡作意;在白骨觀中,最後階段,由不淨觀轉為淨觀。

修行方式

在《中阿含經》,不淨觀被列為四念處中的身念處[12],又分成觀察自身(身至念),以及觀察死亡過程(墓園九觀)兩者。由墓園九觀,又發展出白骨觀

據《俱舍論》卷二十二、《大智度論》卷十九等載,修此禪觀以對治貪愛色身及欲界男女欲貪為目的。方法是在禪定中觀想自身與他身污穢不淨:

  • 觀自身不淨:觀身死、屍發脹、變青瘀、膿爛、腐朽、蟲吃、骨鎖等;
  • 觀他身不淨:觀種子不淨(以過去惑業為因,以父母精血為種)、住處不淨(住母胎)、自相不淨(身具九孔,有唾涕大小便等)、自體不淨(由三十二種不淨物組成身體)、終竟不淨(身死後或土埋成土,或蟲吃成糞,或火燒成灰)。修此禪觀以消除對人生的貪戀,堅定出世修行的決心。

觀自身

如同以意念進行人體解剖,修行者以組成自己身體的器官、體液、填充物等為觀想對象。根據經典,區分為《南傳大藏經》的三十一物[13],漢傳《雜阿含經》[14]及《中阿含經》[12][15]的三十二物,以及《大般若經》[16]及《大毗婆沙論》的三十六物[17]。漢傳佛教所傳,主要為觀三十六物,南傳佛教的傳承則為三十二身分

觀他身

在墓園、森林或街道,觀察屍體的腐敗與分解過程。在禪修時,憶想起屍體的影像,以此進行禪修[18]

觀入胎

觀想從精卵結合開始,身體的發育過程[19]

經典

禪秘要法經》裡有許多不淨觀的觀想方式[20]

參考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