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频繁引用缺乏证据的先前出版物,致使个人、团体和公众错误认为或相信证据存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人成虎,又稱以訛傳訛、眾口鑠金、曾參殺人、大臭鼠效應(英語:Woozle Effect)、引證證據(英語:Evidence by Citation)[1]、大臭鼠(英語:Woozle),是指只有少數來源的不實宣稱因為一傳再傳而被當成事實,並可能演變成謠言和都市傳說[2]。
三人成虎典出《戰國策.魏策二》,龐蔥和魏太子去趙國當人質,龐蔥離開前以三人成虎的比喻勸諫惠王不要聽信讒言。不幸最終魏惠王仍聽信讒言。
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為知。」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
曾參殺人典出《戰國策.秦策二》。曾參素以賢孝聞名,其母雖起初接收其殺人謠言時表示不相信,但最終在謠言的不斷衝擊下翻牆逃走。
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者不殺人。』置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置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牆牆而走。
大臭鼠(Wozzle)是艾倫·亞歷山大·米恩1926年故事集《小熊維尼》的虛構人物。在小說第三章《維尼和皮傑去打獵,差點抓到一隻大臭鼠》("In which Pooh and Piglet Go Hunting and Nearly Catch a Wozzle")中,小熊維尼和皮傑跟著在雪中留下的蹤跡出發,他們以為這些足跡是一種叫大臭鼠的虛構動物留下的。這種足跡隨後大量出現,直到克里斯多福·羅賓解釋稱它們其實是兩者繞著樹轉圈留下的足跡[3]。
「大臭鼠效應」一詞正式登場前,與該詞相關潛在研究現象已有60多年的歷史。貝凡(Bevan,1953)撰寫有關心理學領域的科學方法論和研究謬誤時,借用了「科學大臭鼠獵人」(scientific woozle hunters)一詞[4]。而後霍爾維(Wohlwill,1963)在社會學研究中引用了「大臭鼠獵人」,史蒂文斯(Stevens,1971)也在研究引述錯誤的信件時,讓讀者警惕大臭鼠[5]。
理察·J·吉爾斯指出,「大臭鼠效應」由貝弗利·霍頓(Beverly Houghton)於1979年創造[6][7][8]。其他研究人員則把該詞起源歸因于吉爾斯(Gelles,1980)[9]、吉爾斯和穆雷·A·施特勞斯(1988)[10][11]。吉爾斯和施特勞斯認為大臭鼠效應形容社會學中的一種偏見模式,可理解為導致個人和公眾認知、學術界、政策制定和政府存現多重錯誤的引線。大臭鼠也可以是關於研究的主張,不過該點未得到初期研究支持[12]。唐納德·G·達頓(Donald G. Dutton)認為,大臭鼠效應發生在頻繁引用缺乏證據的先前出版物,讓個人、團體和公眾誤以為或相信證據存在,而這種非事實會演變成都市傳說和事實陳述[2]。大臭鼠的出現一般和語言從限定形式(「或許」、「應該」、「可能」)塑造成絕對形式(「是」),引入不是由原來的作者持有,或得到證據支持的思想和觀點時出現[13](p. 28)。
達頓認為大臭鼠效應是確認偏誤的例子,和信念毅力和團體迷思有關[13](p. 109)。由於在社會學中,經驗證據可能建基於經驗報告,而非客觀測量,研究人員可能傾向於使證據和期望保持一致。達頓認為,社會學也可能和社會正義的當代觀點和思想一致,致使傾向於那些想法的偏見出現[13](p. 110)。加姆布里爾(Gambrill,2012)將大臭鼠效應和創造偽科學的過程聯繫[14]。加姆布里爾和雷曼(Reiman,2011)也將它與更多故意的政治宣傳技巧聯繫,認為像「每個人都知道......」、「很清楚......」、「很明顯......」、「人們普遍認為......」等開場的詞語為後續可能是大臭鼠的論證觀點敲響警鐘[15]。
1979年,霍頓[6]在描繪大臭鼠效應時,展示了吉爾斯(1974)發表在施特勞斯(他也為吉爾斯的著作撰寫前言)的著作《狂暴之家》(The Violent Home)[16]中建基於小樣本的研究,是如何以假裝大樣本的形式呈現的[16](pp. 13–17)[17]。蘭利和利維(Langley & Levy)在他們1977年合著的《毆打妻子:沉默的危機》(Wife Beating: The Silent Crisis)[18]。1998年著作《親密暴力》(Intimate Violence)中,吉爾斯和施特勞斯利用《小熊維尼》的大臭鼠形容研究中的不良手法和自我引證的研究,是如何將老舊的研究包裝成新的證據,引發錯誤和偏見的[2]。
在薇拉司法研究院的一項研究中,韋納和哈拉(Weiner and Hala,2008)指出了跟測量人口販賣有關的研究難點[19]。他們描述繪製了估計人口販賣中患病率的大臭鼠效應。通過搜尋1990年到2006年間的有關文獻,韋納和哈拉發現45本出版物中的114項患病率測算,只有一本出版物引用原創研究數據,另有多個估測數據似乎沒有來源[19]。兩位作者總結稱,他們查閱的來源缺乏引用、充分的操作定義和方法學討論[19]。施特拉斯基(Stransky)和大衛·芬克爾霍(2008/2012)批評了人口販賣研究的方法學籠統。他引用了大臭鼠效應[20](p. 3),在他們的研究報告首頁便發出警告,稱不要引用他們所呈現的任何估算數據,指出認真檢查數據後,他們「發現沒有一個建基於強有力的科學基礎」[20](p. 1)。
加姆布里爾和雷曼(2011)研究關於社交焦慮的科學論文及大眾市場傳播,歸納出其中有許多操弄毋庸置疑的重複技術,且不在話語中討論任何相互競爭的理論,從而把社交焦慮的疾病模型視作不可爭議的事實。兩人進一步指出,即便跟他們的對象講解這種手段的明顯標記,他們許多人仍然會在實際測試中誤用了這些標記[15]。
薛頓賀爾大學教授詹姆斯·金布爾(James J. Kimble)以1994年到2015年間針對1943年美國戰時宣傳海報《我們能做到!》的歷史研究為例子。密西根州居民傑拉爾丁·道爾1994年聲稱自己是該海報的原型後,許多來源都重申了她的主張,沒有檢查兩個基本前設:即道爾是1942年戰時照片中的青年工廠工人,以及照片給廣告畫家J·霍華德·米勒創作該海報的靈感。經過一些媒體代表稱這種聯繫未經證實,但更多的人熱情地支持道爾的主張。這些多方面的認可賦予道爾故事一個「令人信服的」權威,儘管缺乏建立聯繫的權威論據。金布爾在2015年發現了原始的工人照片,照片的說明指出年輕女子是1942年3月在加利福尼亞州工作的娜歐蜜·帕克,而道爾那時還在上高中[2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