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維烏科米爾斯卡(波蘭語:Wanda Wiłkomirska,1929年1月11日—2018年5月1日),波蘭小提琴演奏家及小提琴教授。維烏科米爾斯卡精通古典曲目,同時長於二十世紀曲目的詮釋。她在一生中榮獲兩次波蘭共和國功績勳章,表彰其推廣波蘭音樂所做出的貢獻。許多當代作品均由她首演,如作曲家塔德烏什·巴里德及克里斯多福·潘德列茨基的一些作品。此外她曾在曼海姆與雪梨的音樂學院任教。
生平
1929年1月11日,維烏科米爾斯卡在華沙出生[1]。她三歲時即能識譜[2],起初跟隨父親阿爾弗雷德·維烏科米爾斯卡學習小提琴[3],隨後進入羅茲音樂學院,師從伊雷娜·杜比絲卡[2][4],1947年畢業[5][6]。畢業後前往位於布達佩斯的李斯特音樂學院,隨老師埃德·佐圖賴茨基深造。1950年畢業後,維烏科米爾斯卡前往巴黎演出,演出時被亨利克·謝林相中,邀至門下學習[7]。隨後她參加了多場比賽(1946年於日內瓦,1949年於布達佩斯),並在1950年於萊比錫的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國際大賽贏得二等獎[4]。她也曾在華沙與塔德烏什·弗龍斯基學習。弗龍斯基幫助維烏科米爾斯卡準備1952年在波茲南舉辦的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比賽時她初次演奏卡羅爾·席曼諾夫斯基的《第1號小提琴協奏曲》,這部協奏曲在日後成為她最鍾愛的作品[7]。在這次比賽中,她與尤里安·西特科維茨基並列獲二等獎,一等獎獲得者是蘇聯小提琴演奏家大衛·奧伊斯特拉赫之子伊戈爾[8]。在1953年,她首次被授予波蘭共和國功績勳章,以表彰她「高超的小提琴技術」[9]。
1955年,萬達·維烏科米爾斯卡與維托爾德·羅維茨基麾下的華沙國家愛樂樂團合作,在華沙愛樂音樂廳的重建落成典禮上演奏席曼諾夫斯基《第一小提琴協奏曲》[10]。同年,她成為了樂團的首席獨奏[3][5],並隨樂團前往世界各地巡演,與樂團指揮羅維茨基、斯坦尼斯瓦夫·維斯沃基及安托尼·維特保持合作[11]。這樣緊密的關係維持了二十二年[6]。1961年,她和樂團前往美國,在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演出。這是她首次在美洲演出。作曲家阿諾德·勛伯格如此評價[12]:
“ | 奏出如此簡練、無拘無束和高效的音樂並不是每個樂手都具有的天賦……再加上(維烏科米爾斯卡)優秀的音樂才能和引人入勝的舞台表現力,就促成了一位天生的演奏家。 | ” |
——阿諾德·勛伯格,在《紐約時報》上對本場音樂會的評論 |
這場音樂會成為她國際生涯的開端[6]。美國的音樂經理胡羅克(他曾為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及大衛·奧伊斯特拉赫效力)將維烏科米爾斯卡引薦給熱情的美國與加拿大聽眾。此後她的足跡已經遍布六大洲逾五十國。在20世紀60年代-70年代,她平均每年上演一百場音樂會[4]。1969年,維烏科米爾斯卡在澳大利亞舉辦了37場演出。後來她移民至澳大利亞。演出收穫極高的讚譽,她受到澳大利亞樂團合作的邀請。1973年雪梨歌劇院建成後,她成為首位在此舉辦獨奏演出的小提琴演奏家(由鋼琴家傑弗里·帕森斯伴奏)[4]。
在1976年,她參加巴比肯藝術中心落成儀式的音樂會[6]。音樂會指揮原定為約翰·巴比羅利,但最終卻由埃里希·萊因斯多夫執棒。音樂會上維烏科米爾斯卡演奏了班傑明·布里頓的《小提琴協奏曲》。雖然其丈夫為共產主義黨派高官米奇斯瓦夫·拉科夫斯基,但自20世紀70年代,維烏科米爾斯卡開始轉向支持波蘭的反對派[3]。在1982年波蘭戒嚴期間,在外演出的維烏科米爾斯卡公開宣布行程結束後自己不會回到波蘭。其中一子亞瑟也叛逃至西德。1983年,維烏科米爾斯卡接受曼海姆音樂及表演藝術大學音樂主席一職的任命[4]。自此以後,教學成為她最熱愛的事情,這使得她有機會將演奏技法傳授給下一代演奏家[10]。
1999年她來到雪梨音樂學院執教[13]。2001年2月,她兼職墨爾本澳大利亞國立音樂學院的工作。同時,她也經常返回歐洲,維繫著跨越兩大洲的演藝事業,在兩地舉辦各類音樂會、大師班以及比賽[3]。維烏科米爾斯卡是許多小提琴比賽評委席上的常客。她常在莫斯科、東京、倫敦、慕尼黑、維也納、格拉茨、漢諾威、戈里齊亞及波蘭的波茲南、克拉科夫、羅茲、盧布林的比賽上露面[4]。
事業
萬達·維烏科米爾斯卡常與演奏鋼琴的姐姐瑪麗亞和演奏大提琴的哥哥卡齊米日組成「維烏科米爾斯卡三重奏團」,活躍在舞台上。她還與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丹尼爾·巴倫博伊姆、基東·克雷默、娜塔莉亞·舍盧佳科娃、瑪塔·阿格麗希、金·什卡茜安及米沙·麥斯基合作[4]。維烏科米爾斯卡首演了許多波蘭當代作品,例如格拉奇娜·巴切維茨《第5號小提琴協奏曲》(1951年)和《第7號小提琴協奏曲》(1979年),塔德烏什·巴里德《表現變奏曲》(1959年),奧古斯丁·布洛赫《對話》(1966年),克里斯多福·潘德列茨基《隨想曲》(1968年),澤貝紐·巴蓋爾斯基《小提琴協奏曲》(1980年),羅曼·馬切耶夫斯基《奏鳴曲》(1998年),沃齊米日·科通斯基《小提琴協奏曲》(2000年)[4]。
萬達·維烏科米爾斯卡曾在多個著名音樂廳舉辦音樂會,包括卡內基大廳[14]、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巴黎普萊耶爾音樂廳、萊比錫布商大廈、皇家節日音樂廳、莫斯科彼得·柴可夫斯基音樂廳及柏林愛樂廳,亦與眾多知名指揮家合作:保羅·克列茨基、皮埃爾·布萊茲、保羅·欣德米特、奧托·克倫佩勒、祖賓·梅塔[3]、約翰·巴比羅利、沃爾夫岡·薩瓦利希、庫爾特·馬蘇爾及埃里希·萊因斯多夫。她同倫納德·伯恩斯坦僅有過一次合作,由於藝術家個性不同,二者沒有進一步的交流往來[13]。維烏科米爾斯卡還演奏過一把1734年出自製琴師皮耶特羅·瓜奈利之手的古小提琴[15]。
在1968年,她開始定期和紐約的鑑賞家協會合作錄音[16]。在這期間她共錄製12張專輯,其中一些是與鋼琴家安東尼奧·巴博薩合作的[17]。12張中的兩張專輯獲評「年度最佳」(1972年)及「法國唱片大獎」(1974年)。她還與德意志留聲機、EMI、飛利浦、拿索斯及波蘭唱片這些唱片公司合作錄音[18]。她的錄音多數為室內樂:
家庭
萬達·維烏科米爾斯卡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母親多羅塔·維烏科米爾斯卡(娘家姓特姆金,1901年-1986年)是一名音樂教室及鋼琴家,出版過與兒女往來間的筆記文集[22];父親阿爾弗雷德·維烏科米爾斯卡是小提琴家[3]。維烏科米爾斯卡在1952年嫁給記者米奇斯瓦夫·拉科夫斯基,1958年起拉科夫斯基任《政治周刊》主編[10]。1975年拉科夫斯基進入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委員會,兩年後二人離婚[13][10]。在1988年-1989年拉科夫斯基任波蘭總理兼統一工人黨第一書記,期間他受維烏科米爾斯卡及其身邊持不同政見者的影響,樹立自由化改革派的信譽[23]。二人育有兩子,其中一子隨母親移民至澳大利亞[24]。
榮譽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