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憂、又稱丁艱[1],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長等喪事,遭父喪,稱「丁外艱」,遭母喪,則稱「丁內艱」[1],後多指官員居喪。丁憂源於漢代,至宋代則由太常主其事。「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2]。
古代,遇父母去世,子女須服「三年」喪期,一說三十六個月,所謂「三年」,一說實際為二十七個月[3],甚至是二十五個月[4],「三年」內不做官,不嫁娶,不赴宴,不應考。孔子的學生宰我就曾跟孔夫子討論過三年之喪的問題,宰我認為一年之喪就可以了,孔子說如果心安就可以不守三年之孝,但同時認為宰我不仁,因為子女出生後三年才不用在父母懷中受照顧,故此為父母守喪三年才成為慣例,宰我的建議忽略了父母這三年的愛護。[5]
西漢時規定在朝廷官員須丁憂三年,至東漢時,丁憂制業已盛行。此後歷代均有規定,凡官員遇丁憂,必須解職守孝,三年期滿後起復原職,故對仕途升遷略有影響。亦有官員藉此排除異已,丁憂者因不起復而失官。歷代朝廷對丁憂官員,一般會派遣官吏進行慰問,並賜給錢米等物。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命吏部「凡官員丁憂,在職五年者,廉勤無贓和犯過者,照名秩給半祿終制;在職三年者,給三月全祿」[1]。
清代吳榮光《吾學錄·喪禮門二》:「凡喪三年者,百日剃髮,仕者解仕,士子輟考,在喪不飲酒,不食肉,不處內,不入公門,不與吉事《會典》:不娶妻納妾,門庭不換舊符」。因歷朝均標榜以孝治天下之故,若官員遇丁憂,匿喪不報,將可能遭到御史彈劾(如李賢與張居正),一般都會遭到革職處分。但有時朝廷因政務需要,不讓官員去職服喪而改以素服辦公,稱奪情起復,即為國家奪去了孝親之情,有移孝作忠之意。晚清科考條例《欽定科場條例》明訂孝子須守孝12個月方可入科場。
由於皇帝駕崩之後,太子繼位者與臣民若按禮制服喪,將對生產力與社會生活影響很大,漢文帝遺命太子與臣民「以日易月」,即改成持服三十六天,明代甚至二十七日即可,後世帝王多沿用此制[6]。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