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東流》一部拍攝於1947年的中國電影,分為《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上下兩集。當年紅極一時的明星,如白楊、陶金、舒繡文、上官雲珠等都參加了這部電影的演出。[1]
這部電影1947年10月在上海公映後反應極為熱烈,其連映3個多月,創下1949年前國產片的最高上座紀錄。觀眾的人數達70多萬人,占當時全上海市人口的14.39%。[2]
故事情節
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與其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 ,素芬與忠良的孩子出生,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素芬則和婆婆及孩子回到家鄉居住。忠良在南京險遭人槍殺,後又被敵人俘虜,備嘗艱辛。家鄉淪陷後,忠良的弟弟忠民及其在鄉村小學的同事婉華加入了游擊隊;素芬帶著孩子和婆婆逃回上海。素芬來到難民收容所照管孤兒。忠良逃出日軍的關押,輾轉抵達重慶,卻流落街頭,他去求助於在戰前已認識的交際花王麗珍,王為忠良在其乾爸龐浩公開設的公司里謀得一職。後忠良與王麗珍同居,成為龐浩公的私人秘書。素芬在上海與婆婆擠在一個殘破不堪的曬台閣樓忍受著煎熬。不久,難民收容所因日軍強占而結束。素芬與婆婆為生活所迫,隨著貧民,頂風去封鎖區販米,被日軍發現後被驅入水塘監禁。抗戰勝利後,張忠良回到上海,住在王麗珍的表姐何文艷家裡, 又與何文艷關係曖昧。這時,素芬為生活所迫,去何家幫傭。一日,何文艷舉行家宴,忠良和王麗珍翩然起舞 。當素芬認出忠良時,一陣心酸,失手打落杯盤,四座譁然。素芬從混亂中逃出。翌晨回家,接忠民來信,喜報已與婉華結婚,在根據地工作,並向兄嫂祝福,素芬讀信,泣不成聲,始把實情稟告婆婆。婆婆憤極,即攜素芬母子來找忠良。老母聲淚俱下,力勸忠良不應喜新厭舊。此時王麗珍從樓上直衝下來,猛摑忠良耳光,極盡撒潑之能事。忠良懾於淫威,唯唯諾諾,不敢吭聲。素芬在絕望中奔至江邊,縱身投進了黃浦江。老母坐在江邊號啕痛哭。全劇最終以悲劇結束。
主要角色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