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寫寫。以下是個人對於維基事務的一些想法,並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希望大家都能在維基百科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而得為促進人類知識之集大成充分貢獻心力呵。
格式
- 根據格式手冊規定,lang 系列模板內的外文名稱不應加粗。亦即,應用「{{lang-en|Dreamcast}}」而非「{{lang-en|'''Dreamcast'''}}」、「{{lang|en|Dreamcast}}」而非「{{lang|en|'''Dreamcast'''}}」。
- 為什麼應該用「2019 年—2020 年」或「2019 年至 2020 年」而不用「2019-20」、「2019–20」、「2019–2020」、「2019-2020」?
- 「2019 年」的歧義比「2019」少。
- 「2020 年」的歧義比「2020」和「20」少。
- 後四者多見於外文維基百科,中文維基百科編者在翻譯的時候常常直接照搬;但其實外文的「2019」一詞在中文語境裡面用在年份場合的時候應該翻譯成「2019 年」,想想「我生於 2019」和「我生於 2019 年」哪一句比較符合中文用語習慣?「他於 1996 就任總統」和「他於 1996 年就任總統」又如何?
- 既然在跟月或日或月日並用的時候明明都會加上年字(顯然應該用「2019 年 8 月 6 日」而不是「2019 8 月 6 日」什麼的),沒有理由在單獨存在的時候就直接省去年字不用嘛。
- 半形連字元「-」或「–」是外文維基百科慣用的連接號,而在中文維基百科,命名常規跟格式手冊都規定要用連接號「—」連接日期或時間,當然用等義的「至」也沒有什麼問題。此外,格式手冊規定可有條件的省略前一數值的單位,例如「2019—2020 年」,不過個人並不建議這樣做。
- (後記)格式手冊修正了,不再用「-」,改用「—」。
- 使用簡體中文的編者在編輯時要特別注意引號(“”,相當於「」)的使用,本人曾經實際見過誤寫成”“(」「)、““(「「)、””(」」)等各式各樣奇葩的組合,不下數十次。本人是不太清楚為什麼會這樣子,估計是在某些裝置上簡體中文的上引號跟下引號長的一模一樣而難以分辨的緣故。
- (後記)最近還看到了“"(「")這又一神奇組合,,,
- (後記)聽某位大陸維基人說,微軟輸入法的智慧選字機制也是原因之一。
- (後記)連「中國共產黨上海市委員會」都中招了。
- (後記)奇葩組合再加一:"“("「)⋯⋯
- (後記)英國廣播公司步上後塵。
- (後記)德國之聲亦難逃魔咒。順帶吐槽一下,還真沒見過像德國之聲校對那麼粗心的外媒中文網站。
- 中國與臺灣相關分類架構擬議(很多時候非必要架構可以刪減,但大體上下關係如此):
- 中國
- 中國各朝代
-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 中國各朝代
- 中華民國
- 臺灣
- 臺灣戰後時期
- 臺灣
- 中國
翻譯
- 常聽人說,在翻譯時可以先把原文丟進 Google 翻譯等機器翻譯工具將文章大抵翻譯之後再做潤色就好。
- 絕對不要相信這種鬼話。本人早期翻譯條目的時候試過機器翻譯潤色,差別超明顯的啊。目前的機器翻譯技術,大致上還是將文章拆分成數個段落並個別翻譯之後再組合起來,這樣的作法固然能快速將文章簡單譯出,但卻犧牲了文章的整體性;即使經過潤色,還是會與手工翻譯的文章有明顯的語意、用詞差異。在機器翻譯技術進步到能夠突破這類障礙之前,本人仍然建議採用手工翻譯,遇到不會的字詞再查。
- (後記)這幾年 Google 翻譯水準突飛猛進啊!不過相對來說,今日我們最需要擔憂的則已不再是種種機器翻譯工具,而是能夠「以假亂真」,日益進逼的ChatGPT之類人工智慧。還好目前這種工具尚帶有一種特殊的「腔調」,足以讓維基人辨別翻譯來源並予以糾正。過幾年會是什麼樣子不好說。
- 為什麼要用「綠色連結」(也就是 link 和 tsl 系列模板的效果)?
- Jarodalien 是堅定的「紅色連結」擁護者,他在自己的使用者頁面上列舉了反對使用綠連的一些理由。本人覺得這些理由大多是挺合理的,但是他沒有考慮到中文維基百科與外文維基百科的一個顯著差別,那就是地區詞問題。由於本地編者來自各地,在翻譯條目的時候採用的地名、人名翻譯便會出現許多差異。如果留著綠連,基本上可以確認原始的外文條目,核查消紅的時候便不這麼麻煩;但若直接採用紅連,單純的地區詞差異還好,核查管道連結的時候麻煩的程度可是翻了又翻啊。此外,他自己翻譯條目的時候,用詞有時候都不能統一:例如,他在條目理察·尼克森中把「Southern strategy」翻譯成「南方策略」,而在另一個條目讓我們團結起來中卻翻譯成了「南方戰略」。這已經造成了實際損害:他在甘迺迪半美元與美國二百周年紀念幣等條目中把「United States Bicentennial」翻譯成了「美國二百週年/200 週年(紀念)」(這翻譯說實話還挺爛的,沒有指出是美國獨立 200 週年),結果對應的條目美國建國二百週年建立時便無法正確連結,如果本人沒有在幾年後路過修正,恐怕不管過了多久都不會有人注意吧。可見,連在當事人自己都無法確定用詞始終如一的情況下,固執的使用紅色連結只會給百科全書的維護帶來麻煩。
- 初次翻譯條目跟校對翻譯條目的難度(不如說是性價比)完全不在一個水平;決不要把初次翻譯條目的時候自己可以做的小事丟給別人去做。
- 在中文語境下,捷克、多明尼加及愛爾蘭皆不必以「共和國」後綴修飾或消歧義。若無指涉特定政權或區分用詞的必要,將「Czech Republic」、「Dominican Republic」或「Irish Republic」翻譯為「捷克共和國」、「多明尼加共和國」或「愛爾蘭共和國」實際上屬於一種「翻譯腔」。
評選
- 所謂「評選邀請」(那種不帶「請支持這篇條目的 GAC!」類型的)基本只是個規避拉票爭議的幌子罷了。實地觀察(以及自己嘗試看看,例如本人以前就常常給人發這類邀請,咳)就可以明白,「評選邀請」邀請到的評審人,九成九都會投下支持票,而且多數都是那種丟下「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模板再加上個簽名就走人的。除非刻意向具有高評審能力,能給予紮實意見(而且勇於投下反對票)的維基人發出邀請,否則「評選邀請」實際上就等於拉票。當然目前無法可管,不過長期而言,這類邀請對於條目評選的大環境是非常不利的。
- 好一些編者,總是覺得評選中那些對於條目的評審意見是在刁難他本人(「為什麼要為難我?」)。但是,誰沒事會去刁難人呢?(大部分情況下,)沒有人喜歡結交仇人。多數評審意見都是針對條目而來的。作為負責任的維基人,應該要認真的面對這些意見,有理的意見就採用(同時可以感謝一下評審人),無理或是帶有錯誤的意見就進行溝通,給予評審人適當的回應,這樣才是好的面對評審意見的態度。
站務
- 管理員刪除條目時,必須檢查連入頁面是否已經淨空。另外有重新導向頁面者,也應該注意。
- 只要確立好管理人員解任制度,讓真正做不好應該下臺的人能夠被趕下臺,那麼選舉的門檻也可以相應放低一些了。
- 相對地,在無法確保本地管理人員能夠得到適當補充以前,反對任何不顧後果的降低不活動解任門檻的提議。
- 對於管理員之工作,本人認為應當用「加法」而非「減法」來看待,用「長條圖」而非「圓餅圖」來看待。為什麼不說「這位管理員做了多少工作」,而要說「這位管理員只做了多少工作」?其根本原因大概就在於本地管理員數量不足吧。在此之上,本人認同管理員原初之「志工」性質,反對所謂「尸位素餐」之論點;只有在證明可能危及維基百科運作的時候(比方說暴走了,或是過長不活動而有安全疑慮),管理員才應該被解任。
其他
- 「對事不對人」是每一位維基人都應該具備的素養。跟一個人在某些議題上立場相左,不代表在其他議題上不能跟他合作。當然,如果那人不但反對你在條目上面的主張,甚至藉此做出人身攻擊之類的卑劣舉動,顯現出一副很痛恨你的模樣,那就不用硬著嘗試跟他合作了。
- 什麼樣的想法,什麼樣的作為。那種老是把簡單的編輯爭議上升到所謂「黨爭」層次,宣稱被其他維基人「攻擊」、「跟蹤騷擾」的人,自己往往才是「攻擊」、「跟蹤騷擾」別人最兇的。這類人對立場與其不同的維基人尤其狡詐殘忍,輕則編輯戰、重則貴賓室,若有機會遇到,請自行摸摸鼻子退讓吧,不要自討苦吃。
- 基於政治現況,本地維基人中帶有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傾向的人不少,我自己也是。但作為一名維基人,即使不能避免自身民族主義情緒發作(畢竟人非聖賢嘛,而且愛民族、愛國家有什麼錯?),也不應該將反映到條目的編輯工作上面來。對於某個人、某個政黨、某個政權的種種情感,都應該儘量憋在自己心裡,或至少不要在主空間表現出來。例如,討厭國民黨、甚至大方的把「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之類的大字報放在自己的使用者頁面都沒關係,但因為討厭國民黨就在該黨黨員的條目底下添加滿山滿谷的負面評價這類行為就非常不好。
- 對事不對人、把自身心裡的好惡與實際操作剝離,是每個維基人都應該要學會並且實踐的原則。當然本人不能說自己已經練到爐火純青了,但總是一直努力在編輯條目時實踐這套原則。然而,有些資深維基人做了許久的編輯,卻從來沒有想要抑制那自以為是的念頭,任由奔流的情緒主宰自己的想法,而不能冷靜的看待一些事物、事件的本質,殊為遺憾。
- 本人認為,為了「追名逐利」而編輯維基百科並沒有什麼錯。無論如何,讀者看到的終歸是條目,而不是背後多麼神聖或齷齪的動機。就這點而言,編者為了什麼原因而決定入門編輯維基百科一點都不重要。當然,以上論述並不包含有償編輯等情況。
- 奉勸新人,假如沒有非常需要,不要加入任何通訊群組,無論是哪一個社交平臺都一樣。任何群組表面上的樣子都不會是它們唯一的面貌,更多時候只是冰山一角,實際上簡直就是社群的無底洞,會把任何過於深入的維基人拖入深淵。如果您已經加入了,趁還能退出的時候趕緊退出吧。跟站外瓜葛太多最終只會反噬自己。本人以自己的經驗衷心勸告。
- (後記)此段多次應驗,屢試不爽。
- (後記)又!唉!
- 天滅結構式討論!
- 以前本人寫了許多日本內閣條目。後來想重拾此一領域,卻不知如何下筆。大概是因為發覺自己先前寫的那些條目內容太過貧乏,難以容忍自己繼續以這種水平撰寫相似條目的緣故吧。
- 若本人在任何時候有做錯的地方,還請不吝批評,尤其是在上下論述中再三強調的一些觀念。畢竟只有嚴以律己,才有資格嚴以待人。
- 互聯群現在就跟「威瑪共和國」沒什麼兩樣。
維基人語錄
此處收集了一些本人覺得值得深思的語錄,不過並不一定完全贊同其論點。
- 2003 年,Menchi 在訂立管理員選舉規則時回應 Samuel「『不行納粹和 3K 黨。』會不會不夠 NPOV?」之言:「其實那些人我看是完全沒有 NPOV 的,除非自我控制很大(辛苦),遲早他們的真面目會出現的,但是他們一定會隱伏的攻打他們歧視的人物,要不然他們參加那種邪黨幹什麼?」
- 2004 年,Lorenzarius 在社群決定是否允許「幹掉臺獨分子」之類使用者名稱的討論中回應幹掉臺獨分子本人「網路社會,感覺一點都不自由,連正氣凌然的名字都不能取」之言:「自由並不等於您可以做任何事。自由是有限度的:您要別人尊重您的自由,同時您就要尊重別人的自由。但我可不認為如此一個『幹掉臺獨分子』的威脅是您尊重別人自由的表現。」(註:最終社群投票以壓倒性比數反對允許該等使用者名稱,幹掉臺獨分子遭到封鎖)
- 2004 年,Lorenzarius 回應 Yaohua2000 在退出管理員選舉時辱罵反對者之言:「我呸!什麼的人說什麼的話,從你這句就看出你是怎樣的人!廣東話里有句話『面子是別人給的,假是自己丟的』,要別人尊重你請你先尊重人!中國有你這種人連我也羞為中國人!我最瞧不起你這種人,以後別讓我在大街上見到你,否則!SHAME ON YOU!」
- 2005 年,方洪漸在日中管理員選舉中附議 Sl「不明白為何在『擔當中文維基與其他日語用戶的橋梁』時,必須有管理員資格」之言:「管理員應當完全符合管理員的條件,不應該照顧地區,說是照顧,其實也是一種地域歧視。地區、性別、種族、國籍、身體狀況都不應該作為申請管理員應考慮的條件,這已經是國際間作為『平等』條件的共識,為什麽我們還要有這些考慮?!」
- 2007 年,方潤在香港維基人佈告板一則討論中批評其他管理員「態度唯我獨尊」之言:「晦氣一句:意見的重要性要看貢獻嗎﹖我不是管理員,參加兩年多還只是編輯了二百幾次的見習編輯。但我可以告訴你們,我會繼續幹下去(雖然做得很少),只因為我認同維基百科的理念:『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未聽過有哪個海嫌某條河不重要而不讓它入海的。」(註:他真的有「身體力行」,近年仍在貢獻)
- 2010 年,Pig2008 在退出管理員選舉時之言:「好啦各位,支持票雖然達 88%,但是我決定退選。許多有深厚經驗的前輩都認為我並不適任,因此我想再磨練磨練,反正我們 國父革命了十一次,我才一次,以後多得是機會,未來還希冀大家多多包涵。雖然維基缺乏管理員來做積壓工作,我也會盡量做好巡查員的工作以減輕大家的負擔,請各位支持的前輩、左右也不要罵我笨蛋。結束了,各位,感謝大家給我的每個字!請行政員存檔吧,給未來的參選人一個借鑒。」
- 2011 年,愛學習的飯桶在 Shizhao 第七次罷免案討論中回應 Winertai「當初我獨排眾議反對解任制度時候,沒有一個管理員,行政員;甚或維基人支持我。等到出事了,風暴來了,才來廢止;真是夠了。」之言:「哥哥啊,歷代先知都要遭受迫害。哥哥沒有被石頭砸死,已經是天主格外的恩典了。」
- 2011 年,Ffaarr 在 Bencmq 第二次管理員選舉結束後回應 Dzochithin(Keating)之言:「雖然尊重 keating 的意見,但我覺得你只把你在現實世界中所認知的選舉拿來當『標準』,然後用這個標準來檢視批評這裡的作法而已,建議你可以多了解一下過去的管理員申請過程的歷史,現在的確是很難回到以往社群互相充分了解信任之後成為管理員那樣的狀況,但絕不代表搞成像選總統國會議員一樣是正確的。個人看法,如果維基百科選管理員變得像現實世界一樣(拼命競選、自吹政績、拉票、講好聽的話討好選民、甚至攻擊抹黑對手)只能說,我覺得是非常悲哀的。」
- 2012 年,Jasonzhuocn 在管理員選舉中回應愛學習的飯桶提問之言:「問太多無益,依據多年的觀察經驗,申管時的作答和真實的行事風格往往是兩回事。過去申管曾發生過說漂亮話一套,申管未過之後又回復原狀做另一套的申請人,不僅一例。經過比較,中文版是各版本申管最繁複!問題適當就好,笨笨的小 b 當年引入這套制度的原意不是要給人這樣發問的,問太多造成拉高中文版申請人投入的時間精力。中文版的問題量曾經是其他版本的數十倍,飯桶是始作俑者。」
- 2018 年,Ffaarr 在 Dqwyy 管理員選舉結束後回應 Sanmosa「既然各方門派認可此結果,那這結果應該是作實了。」之言:「哪來的各方門派認可?行政員一共有 13 個,都是中文維基百科社群選出,維基又不是選區制,沒事先通知另外 9 個行政員這件事我一點都不認可。」
- 2021 年,Cherjau 在維基媒體基金會對中文維基百科行動之集中討論中回應 UjuiUjuMandan 批評中文維基百科社群之言:「關於沒有能力把話說清楚以及沒有能力聽懂道理這件事,我最近在閱讀某些法律書時,發現中文維基百科其實缺乏的是英美法系下那種對法官的長年培養和理性信任。論根本還是在於我們的富裕程度不足,有錢有閒有能力的中產階級人數不足以撐起中文維基百科。以至於後來的編輯者不想弄懂也不尊重不成文規定和不成文習慣,簡單地以沒有明文共識,濫用和刻意偏激地詮釋法條甚至原則時,我們沒有時間、沒有辦法故缺乏能力制止;自由的維基百科的自由,在英法體系當中那是長年累月辯論後的有模糊邊界的東西,在這裏是拿來攻擊他者和放任自我的信條。法官這東西真的是貴族制度下,仰賴名譽和理性操作的事務,是長久經驗和愛惜羽毛的結晶,中文世界失去過去的經典和秩序之後,真的是撐不住。」
- 2022 年,伽洛在「中國東方航空」5735 號班機空難之新聞動態候選討論中回應 CreeperDigital1903「這就是北京支持莫斯科所得到的報應!」之言:「被意識形態吞噬了人性的傻子。」
- 2022 年,Xiplus 在請求保護頁面布告板一則討論中回應 AINH 批評管理員「罐頭回覆」其頁面保護請求之言:「說我罐頭回覆,那你自己請求內容不也是罐頭訊息嗎?說句難聽的啦,你花幾秒鐘寫你的請求內容,我就最多花幾秒鐘檢查這個提報。如果你已經花了很多時間來檢查以決定做出這個提報,那為什麼不把你用心調查的過程寫出來呢?管理員不會通靈好嗎?」
- 2022 年,UjuiUjuMandan 在「耀德政治犯收容所」之新條目推薦候選討論中批評主編 Newbamboo 為使用機器翻譯工具辯解之言:「機翻竟然還有理了。看不懂自己機翻的東西還有理了。」
- 2023 年,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在管理員布告板提報本人所謂「不當行為」時發表的全部言論,此處不贅述。
- 2003 年,Dersonlwd 在訂立管理員選舉規則時回應 Menchi「教育、宗教、年紀、性別、祖籍、黨派:沒關係、沒差、隨便、任何三種都可以、地球上就可以、不行納粹和 3K 黨。」之言:「是外星人的話,更表示歡迎:D」
- Menchi 回應 Dersonlwd 之言:「ET 曰:『消滅地球!維基什麼?消滅!』」
- 2006 年,地球發動機回應 Menchi 之言:「哪裡來的大膽 ET,竟敢消滅吾?^O^」
- Menchi 回應 Dersonlwd 之言:「ET 曰:『消滅地球!維基什麼?消滅!』」
- 2004 年,Tomchiukc 在社群決定是否允許「幹掉臺獨分子」之類使用者名稱的討論中解釋為何不能允許:「有違維基政策。要不,我們可以試試在英文版開一個叫『BushGoToHell』的用戶名稱,看看有什麼後果。」
- Menchi 回應 Tomchiukc 之言:「已經有人嘗試類似的東西啦:前例。They failed.」
- 2021 年,AT 在更新「十二維人」評選時解釋人選懸空之言:「誤砸電腦」(註:他是真的把電腦砸了,以至於整整兩個月都沒有編輯)
- 2021 年,No1lovesu 在申請恢復巡查豁免權時之言:「我是可信賴用戶。」
- Jimmy Xu 在授權予 No1lovesu 時之言:「您是可信賴用戶。」
- 2021 年,Shizhao 在 AnYiLin 修復專題評級工具後感謝之言:「感謝修復。還編輯衝突了,2333」
參見
- 使用者:Ericliu1912/統計/選舉/管理員/問題/2020年:實用型論述,看完就懂。
- 使用者:Hat600/essay:任何維基人都應該要精讀的經典論述。
我覺得寫的不錯的論述(不分順序):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