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俄國村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霍爾莫戈雷(俄語:Холмого́ры)是一座俄國村鎮(Selo),同時也是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霍爾莫戈雷區的行政中心。這座城鎮位於北德維納河左岸,有霍爾莫戈雷高速公路(M8高速公路)行經;阿爾漢格爾斯克位於西北方75公里處,向南90公里則是著名的安東尼耶沃─西伊斯基修道院。霍爾莫戈雷的原名為古芬蘭語的Kalmomäki,意為「死者之山」、「墓地」。如同多數俄國偏遠城鎮,其人口有逐年減少的趨勢,2010年人口4,150[1];2002年人口4,592[2];1989年人口5,205[3]。
這個地區最早可考的居民是芬蘭-烏戈爾民族,可能是俄國史料或科密人傳說中的楚德人,大諾夫哥羅德的編年史中也提到了在這裡活動的耶姆人(Yems)或卡累利阿人。13世紀初,斯拉夫人的一支波默爾人由沃洛格達地區進入北德維納河流域,於14世紀時建立了霍爾莫戈雷的雛型,舊名為Kolmogory,是諾夫哥羅德在北方的一座貿易站。霍爾莫戈雷的重要性在16世紀中葉起大幅提高,由於英格蘭與莫斯科之間打通了白海與巴倫支海的航線,雙方新設的莫斯科公司將此視為西伯利亞毛皮貿易的重心。在俄國的「混亂時期」(1598−1613),來自波蘭-立陶宛的非正規輕騎兵(Lisowczycy)也曾經圍攻霍爾莫戈雷的木造堡壘,但功敗垂成。在羅曼諾夫王朝,霍爾莫戈雷的重要性開始下降,也轉變成接收流放貴族的城鎮,如沙皇伊凡六世被推翻後,其擔任攝政的父母,布勞恩施威格的安東·烏爾里希、梅克倫堡-施維林的安娜皆被流放至此終老。
霍爾莫戈雷的大教堂於1682年落成,也是北俄羅斯最大的教堂,但它在1930年代毀於蘇聯政府之手,但周邊的鄉村仍留下不少古老的傳統建築。俄國通才學者羅蒙諾索夫、雕刻家費多特·舒賓都出生於此。霍爾莫戈雷同時也是一座以雕刻技藝,尤其是骨雕著名的城鎮,不少工匠被延聘到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軍械庫任職,在18世紀初期達到頂峰,相關的技藝目前由羅蒙諾索夫骨雕工廠承續至今。[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