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1873年—1920年代1927年?),士可湖北省漢陽府黃陂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他是北洋政府官員,曾在外蒙古任職。[1]

生平

清朝附生,畢業於湖北兩湖書院,此後歷任學部參事、圖書館纂修、法律館纂修、憲政編查館統計科員。[1]

Thumb
蒙藏院招待外蒙王公全體攝影,左二為陳毅

中華民國成立後,他歷任北京政府總統府秘書、蒙藏事務局參事、蒙藏院參事。[1]1914年9月至1915年6月,陳毅作為北京政府全權專使顧問,參與了簽訂《中俄蒙協約》的恰克圖談判。[2]1915年(民國4年)6月,他任烏里雅蘇台佐理員。1917年(民國6年)12月,他任庫倫辦事大員。[1]1919年12月,庫倫辦事大員被裁撤,陳毅奉調回到北京,改任將軍府豫威將軍。[2]1920年(民國9年)8月,他任西北籌邊使兼西北邊防司令兼督辦外蒙善後事宜。9月,他轉任庫烏科唐鎮撫使。[1]

1921年2月,蒙古軍和恩琴俄國白軍聯合攻擊庫倫俄語Штурм Урги。陳毅率軍防守敗北,庫倫陷落後,陳毅逃到恰克圖。2月18日陳毅致電北京政府,報告庫倫難民困境,提出將難民運送到滿洲里進行救助的方案。3月18日恰克圖失守,陳毅乘汽車北去上烏丁斯克,繼續辦理輸送難民,收集軍隊事宜。4月7日,庫倫和恰克圖難民中有6000餘名已經踏上前往滿洲里的火車,陳毅即於此日也前往滿洲里,同時他的職務被免去[3]。北京政府接到江壽棋在蘇聯所了解的關於庫倫、買賣城失守真相的報告後,徐世昌即下令查辦庫烏科唐鎮撫使陳毅和騎兵第四團團長高在田,命令下達後陳毅由大連逃往天津,住在黎元洪公館[4]。改任湖北賑災督辦,全家住北京孟端胡同38號。1924年因故卸甲。1926年攜家返回武昌,不久病逝於上海。其子陳騫,號源使,北京德華大學德文專業畢業,時任駐秘魯公使館秘書,1927年回國奔喪;後銜至上校,抗戰時期被日軍抓獲殺害於廣東英德。陳騫之女陳星生於1919年,1938年參加新四軍。[5]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