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市

新疆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克苏市map

阿克蘇市維吾爾文ئاقسۇ拉丁維文Aqsu)位於新疆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邊緣。城市以阿克蘇河得名。「阿克蘇」直譯為「白水」。

Quick Facts 阿克蘇市ئاقسۇ شەھىرى‎, 國家 ...
阿克蘇市
ئاقسۇ شەھىرى
縣級市
Thumb
流經市區的多浪河
Thumb
阿克蘇市的地理位置
坐標:41°09′59″N 80°15′00″E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
政府駐地南大街
下級行政區
11
面積
 • 總計14,415.16 平方公里(5,565.72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715,319人
 • 密度49.6人/平方公里(129人/平方英里)
 • 城鎮470,601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新疆時間UTC+6
郵政編碼843000
電話區號997
車輛號牌新N
行政區劃代碼652901
網站阿克蘇市政府網
Close

阿克蘇市位於東經79°43′26″~82°00′38″,北緯39°28′57″~41°30′10″,地處阿克蘇地區中西部,為其行署駐地。

歷史

從西元前二世紀的西漢到七世紀的初唐,阿克蘇以姑墨一名為世人所知[2][3],姑墨是沙漠中的綠洲城邦,當時的姑墨古城位於今日的阿克蘇南城(今新疆阿克蘇市東的喀拉玉爾袞)。同時的庫車則為龜茲國國都。西元前一世紀的姑墨國有3,500戶,24,500人口,其中有4,500人軍力。姑墨國出產銅、鐵與雌黃[4],國土包含今日的阿克蘇市拜城[5]

漢代,姑墨事務屬西域都護府負責。

三世紀後(南北朝時期),姑墨從屬於龜茲,逐漸成為佛教城邦。隋代,設西域校尉負責事務。629年,玄奘造訪該城,在《大唐西域記》中稱呼此地為「跋祿迦國」(Bharuka[6]、Bohuan或Baluka[7][8])。從七世紀到九世紀,阿克蘇由唐帝國桃花石)、吐蕃帝國回鶻汗國輪番統治,城邦幾經易手。當時的阿克蘇是絲路在塔里木盆地北側的樞紐,走夏特古道(冰隘)穿過天山進伊犁谷地的險路也由此經過[9]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置龜茲都護府,並置姑墨州溫肅州。次年唐遷安西都護府於龜茲,同時將焉耆龜茲于闐疏勒四鎮隸屬於安西都護府,史稱「安西四鎮」,658年置姑墨州,隸屬安西都護府。北宋高昌國。姑墨後為西遼所轄。元滅西遼,為蒙古宗王察合台封地察合台汗國。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軍平定準噶爾,將地名定為阿克蘇。

  •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設阿克蘇辦事大臣。
  • 光緒八年以東四城(焉耆、庫車、阿克蘇、烏什)置阿克蘇分巡兵備道,以阿克蘇置溫宿直隸州。
  • 光緒九年(1883年)完成建州工作並修建阿克蘇新城,亦稱漢城,為阿克蘇道和溫宿直隸州治所。
  • 1887年,英國軍人探險家榮赫鵬(Francis Younghusband)從北京印度的大縱走中經過阿克蘇。他記錄阿克蘇有20,000人口,此外還有2,000名駐軍。「這裡有很大的巴扎與若干酒館──一些是旅人用的,其他的酒館提供給想待更久賣東西的貿易商。」[10]
  •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升溫宿直隸州為府,市境為溫宿府直轄。
  • 1913年(民國二年)4月,溫宿府本府改置阿克蘇縣,屬阿克蘇道。
  • 1928年(民國十七年),國民政府改阿克蘇道為阿克蘇行政區。
  •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更名為第四行政區並設立行政長官公署。
  •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第四行政區改為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 1949年,設阿克蘇專區,專員公署駐阿克蘇縣。
  • 1962年恢復溫宿縣建制。
  • 1978年11月,改為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
  • 1983年8月19日,撤銷阿克蘇縣,設立縣級阿克蘇市[11]
  • 2013年1月,將阿克蘇市802.733平方公里、阿瓦提縣474.208平方公里、柯坪縣61.798平方公里區域(共1338.739平方公里)劃歸阿拉爾市管轄。

人口

2020年末,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統計數字顯示:全市常住人口為715319人。[12]

地理

阿克蘇市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多鹽鹼荒漠、沙地,形成土地面積大,總體質量差的特點。全市土地總面積144.15萬公頃,其中未利用土地103.58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1.85%(裸地、沙漠等不可利用土地92.47萬公頃,占轄區面積的47.2%;厚鹽殼鹽土地3.87萬公頃)。土地資源受所處的地理位置的制約,全境乾旱少雨,積溫多,溫差大,地形相對平緩,具有典型綠洲地貌和灌溉農業的特徵。市境耕地總面積10.28萬公頃,占轄區面積的7.13%。阿克蘇市光熱資源豐富,耕地全部為水澆地,農林牧各業生產基礎較好,在未利用土地中有大片可墾荒地,水資源相對較豐富。

阿克蘇市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的直轄縣級市——阿拉爾市分割為兩個互不相連的部分。北部為核心區,有阿克蘇河及其支流灌溉,河邊綠洲內人煙稠密,有「塞外江南」之稱。南部是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無人區。全市地勢平坦,年平均氣溫10℃,降水量52毫米。

市區位於阿克蘇市境最北部的沖積三角洲內,是天山南北的交通要衝,有南疆鐵路穿越。天山第一高峰托木爾峰位於附近的溫宿縣境內,海拔7435米,天氣晴朗時從阿克蘇市區可以看到托木爾峰的遠景。

More information 阿克蘇市氣象數據(平均數據自1981年統計至2010年,極端數據自1971年統計至2010年), 月份 ...
阿克蘇市氣象數據(平均數據自1981年統計至2010年,極端數據自1971年統計至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8.8
(47.8)
14.4
(57.9)
27.9
(82.2)
34.5
(94.1)
36.0
(96.8)
37.4
(99.3)
39.6
(103.3)
38.6
(101.5)
34.6
(94.3)
29.4
(84.9)
22.4
(72.3)
9.8
(49.6)
39.6
(103.3)
平均高溫 °C(°F) −0.6
(30.9)
5.3
(41.5)
13.6
(56.5)
22.1
(71.8)
26.9
(80.4)
30.2
(86.4)
31.5
(88.7)
30.6
(87.1)
26.2
(79.2)
19.2
(66.6)
9.5
(49.1)
0.8
(33.4)
17.9
(64.3)
日均氣溫 °C(°F) −7.2
(19.0)
−1.3
(29.7)
7.1
(44.8)
15.0
(59.0)
19.7
(67.5)
22.8
(73.0)
24.1
(75.4)
23.1
(73.6)
18.3
(64.9)
10.9
(51.6)
2.5
(36.5)
−5.1
(22.8)
10.8
(51.5)
平均低溫 °C(°F) −12.3
(9.9)
−6.7
(19.9)
1.1
(34.0)
8.1
(46.6)
12.7
(54.9)
15.6
(60.1)
17.2
(63.0)
16.3
(61.3)
11.6
(52.9)
4.4
(39.9)
−2.3
(27.9)
−9.3
(15.3)
4.7
(40.5)
歷史最低溫 °C(°F) −25.2
(−13.4)
−24.4
(−11.9)
−10.9
(12.4)
−3.1
(26.4)
2.7
(36.9)
6.0
(42.8)
8.7
(47.7)
8.3
(46.9)
1.4
(34.5)
−4.5
(23.9)
−12.9
(8.8)
−23.4
(−10.1)
−25.2
(−13.4)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1.8
(0.07)
2.7
(0.11)
4.3
(0.17)
3.8
(0.15)
9.9
(0.39)
12.6
(0.50)
16.2
(0.64)
12.1
(0.48)
8.7
(0.34)
4.7
(0.19)
1.0
(0.04)
2.8
(0.11)
80.6
(3.19)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2.3 2.2 1.6 1.5 3.1 5.3 6.6 6.3 3.3 1.1 0.7 1.9 35.9
平均相對濕度(%) 69 59 49 41 45 48 53 56 61 63 68 74 57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局[13]中國天氣網[14]
Close

經濟

Thumb
溫州路步行街

阿克蘇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中又以棉花尤其是長絨棉為核心。此外還產糧食水果、油料、甜菜等,其中阿克蘇的蘋果尤為有名氣。工業則有紡織水泥化工等門類。

行政區劃

阿克蘇市下轄7個街道辦事處、2個、4個[15]

蘭干街道、​英巴扎街道、​紅橋街道、​新城街道、​南城街道、​柯柯牙街道、​多浪街道、​喀勒塔勒鎮、​阿依庫勒鎮、​依干其鄉、​拜什吐格曼鄉、​托普魯克鄉、​庫木巴希鄉實驗林場

交通

Thumb
阿克蘇市的一輛公交車
Thumb
阿克蘇機場T2航站樓

314國道過境。 580國道0公里起點。東北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直線距離666千米,公路里程1010千米。地處烏魯木齊與喀什之間,扼南、北疆交通要道,為南疆重鎮。

境內有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南疆鐵路阿克蘇站阿克蘇機場,以及發往全疆及內地的客運班車。

旅遊

阿克蘇曾是龜茲故地,又稱姑墨,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沿絲綢之路的名勝古蹟眾多。有被譽為天山第一峰的托木爾峰、神秘大峽谷、天山神木園、鹽水溝雅丹地貌、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國最大的內陸河塔里木河原始胡楊林,還有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克孜爾千佛洞。2006年被命名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