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敬文(1903年3月20日—2002年1月10日),原名鍾譚宗,筆名靜聞、金粟,廣東海豐人,客家人,中國民間文學和民俗學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被譽為「中國民俗學之父」。[1][2][3]
生平
1903年3月20日,鍾敬文生於廣東海豐北部的公平鎮。父親是開生果行的商人,幼年讀過私塾。1911年,辛亥革命後剪去辮子到當地的小學唸書。畢業後轉入陸安師範學習。從師範畢業後返鄉在小學任教了一年,後到廣州嶺南大學中文系做文牘員,不久轉做嶺大附中的國文教員,在嶺大他結識了冼星海和劉乾初。1927年秋,到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做助教。1934年,鍾敬文赴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研究院留學研修。1936年夏,回到杭州在民眾教育實驗學校和國立藝術院任教。1937年,八一三抗戰後西遷。1938年初,到達桂林,並在當地的無錫教育學院任教。夏,應尚仲衣之邀到曲江的第四戰區政治部工作,政治部遷往柳州後他留在廣東綏靖公署工作,後到疏散至粵北山區坪石的國立中山大學繼續任教。1944年,隨中大遷至連縣。1945年秋,遷回廣州。1946年末,離開廣州,赴由中共和民盟合辦的香港達德學院文學系任教。1949年5月初,赴北京後到北京師範大學任中文系教授、系主任。[4]
著作
一生有大量散文作品面世,結集出版了《民間文藝》、《鍾敬文民間文學論集》、《鍾敬文學術論著自選集》、《民俗文化學》等專著,著有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上散記》,詩集《海濱的二月》、《未來的春》、《天風海濤室詩詞鈔》等。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