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英語:Xi'an Jiaotong University縮寫XJTU),或簡稱交大西交西交大西安交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的一所全日制公辦大學。位於陝西省會西安市。西交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接管理,亦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具有理工特色,並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10個學科門類。。

Quick Facts 西安交通大學, 老校名 ...
西安交通大學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西安交通大學校徽
西安交通大學校徽
老校名南洋公學國立交通大學
校訓精勤求學,敦篤勵志
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創辦時間1896年12月6日[1]
 大清光緒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二
校慶日4月8日
學校標識碼4161010698
學校類型公立科研型綜合大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
黨委書記盧建軍
校長張立群[2]
教師人數約6000人
學生人數29578人
大學部人數15909人
研究生人數13452人
校址 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西安市
興慶校區(又稱為總校區、校本部)碑林區咸寧西路28號
34°14′50″N 108°58′45″E
雁塔校區雁塔區雁塔西路74號
曲江校區:雁塔區雁翔路99號
創新港校區秦都區河堤路長安區學森二路
校區市區及郊區
總面積3093.95畝
電話+86 (0)29 8266 8888
代表色
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網站www.xjtu.edu.cn
位置
地圖
Close

西安交通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頂尖高校之一,是「C9高校聯盟」成員之一,「雙一流A類」和原「985工程」、原「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西安交大的前身是清末洋務派政治家、實業家和福利事業家盛宣懷於1896年創建的南洋公學,後曾易名南洋大學、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後期稱為國立交通大學。1955年,由於國際形勢的風雲變幻並為積極支援西北地區教育建設,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整體遷往西安,是為交大西遷,1956年起交通大學按照國務院要求遷往西安。1957年因國家戰略做了調整,由「整體西遷」調整為「主體西遷,兩地辦學」,設立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和交通大學上海部分,「一個學校,統一領導」(1957年9月12日,國務院下發《關於交通大學遷校問題的批覆》)。1959年交通大學分立,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原交通大學校長彭康被任命為西安交通大學首任校長。

歷史

Thumb
交通大學校史表

初創與合併前(1896 - 1921年)

南洋公學盛宣懷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創建於上海,與北洋大學堂同為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早創辦的大學。1895年甲午戰爭戰敗後,清政府推行新政。天津海關道盛宣懷在天津創辦北洋大學堂後,曾與兩江總督劉坤一商討設立南洋公學。1896年10月,盛宣懷上奏《條陳自強大計折》並附《請設學堂片》奏請在上海設置南洋公學,提議由輪船招商局和電報局提供經費。12月6日光緒帝諭令批准盛宣懷設立學堂。[3]南洋公學隸屬於招商局和電報局,校內設置了師範學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盛宣懷首任督辦。1905年改隸商部,更名為商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1907年改隸郵傳部,更名為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辛亥革命後1911年到1912年間為南洋大學堂。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劃歸繼承清政府郵傳部的中華民國交通部,更名為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直至1921年與交通部下屬的另外三校合併為交通大學。[4]

合併為交通大學時期(1921 - 1949年)

Thumb
1947年護校運動中交大學生駕駛火車赴南京請願

1920年(民國9年)12月,北洋政府交通總長葉恭綽以交通部所屬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北平鐵路管理學校、北平郵電學校四校散居各地,不便管理。決定於1921年統一學制,統稱交通大學,辦事處設在北京,是為交通大學第一次合併。1922年5月,因北洋政府派系糾紛,葉被迫離職,交通大學存在不足一年即解體。

1922年交通大學解體後原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單獨成立交通大學上海學校,後在1922年夏更名交通部南洋大學直至1927年。1927年8月更名為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學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9月,滬、平、唐三校再次合併組成「交通大學」。本部為上海滬校,唐校為土木工程學院,平校為鐵路管理學院。是為交通大學第二次合併。

對日抗戰八年時期,交通大學滬校內遷到重慶,唐校和平校內遷到貴州遵義。1945年8月交通大學重慶總校返回上海。1946年國立交通大學從交通部劃歸教育部,教育部令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平、唐兩院分別回遷,平校另獨立為國立北平鐵道管理學院,與國立交通大學分離。同年12月,教育部下令停辦輪機、航海兩科。1947年5月約2800名學生曾駕火車赴南京請願反對停辦,是為交通大學的護校運動。

1949年5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上海,同年6月15日,接管國立交通大學上海本部。在1949年7月平、唐兩校共同成立中國交通大學後,唐校也最終與在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分離。1949年國共內戰期間部分師生隨國民政府遷台,1958年由在台校友倡議復校,即如今位於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立交通大學的上海本部更名為交通大學,平校和唐校另合併成立中國交通大學,是為由滬平唐三地構成的交通大學第二次解體。[4]

院系改革(1952年)

50年代初,當時的政府參照蘇聯專業化的教育模式進行拆分,實施院系改革。交通大學由具有相當規模的理、工、管的多學科大學被拆分成單一的工科大學。大量院系調出。其中理學院中的數學物理化學學科被調到復旦大學;化學還支援成立了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土木建築全部被併入同濟大學;管理學院的管理、會計、財務等系併入復旦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部分支援成立了上海財經學院(現上海財經大學);紡織系分離出去成立了中國紡織大學(現東華大學);水利係由嚴愷帶去成立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航空工程系調整到華東航空工程學院(現西北工業大學);機電中的電子部分調入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1955年又支持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88年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機電還支持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此外還分出去支援了上海海運學院等許多學校。交通大學只是從外面調入了一些工科力量,但除了造船得到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同濟大學支援得到加強外,其餘併入的實力都不強。在1952年的院系調整結束後,交通大學成了一所純工科大學,實力受到重創。

交大西遷(1955 - 1959年)

Thumb
1956年,第一批交通大學師生西遷西安

1955年,鑑於當時的國際形勢,同時也為支援西北教育建設,國務院決定在上海的交通大學在1955年至1957年兩個學年中分批遷往西安,是為交大西遷。1956年暑假開始,西安新校舍落成。1957年由於東南沿海形勢緩和以及沿海工業建設需要,內遷工作做了調整。但此時超過70%的青年師生和大部份設施已經遷去西安,西安新校區開始接受新生,交通大學也就正式開始兩地辦學。由於上海和西安兩地管理上非常不便,加上西安部分已經成為事實,回遷恢復已沒有可能。1959年7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兩部分獨立建校,分別成立兩所校務獨立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交通大學兩校分立,是繼院系調整之後,實力再次遭到削弱;而兩校分立,又為幾十年後兩校在校友資源,校史解讀等問題的糾紛上埋下伏筆。

1957年時,西安動力學院整體併入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大時期(1959-)

1959年交通大學分立,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並被列為首批全國16所重點大學之一。「七五」,「八五」期間,西安交通大學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5所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1992年西安交通大學成為首批進入國家 「211工程」建設的7所大學之一, 1999年成為首批進入「985工程」的9所高校之一,2006年成為首批進入「111計劃」的8所高校之一。

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西安醫科大學陝西財經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實現合併。

歷任校長

Thumb
盛宣懷,南洋公學創始人,1896-1905年任校長
Thumb
唐文治,1907-1920年任校長
Thumb
葉恭綽,1921年任校長
More information 職務, 姓名 ...
職務 姓名 任期
南洋公學
督辦 盛宣懷 1896年冬-1905年春
總理 何嗣琨 1897年春-1901年春
張元濟 1901年春-1901年夏
勞乃宣 1901年秋-1901年冬
沈曾植 1901年冬-1902年春
汪風藻 1902年春-1902年冬
劉樹屏 1902年冬-1903年夏
提調兼總理 張美翊 1903年夏-1903年冬
總理 張鶴齡 1903年冬-1904年夏
提調兼總理 張美翊 1904年夏-1904年冬
商部高等實業學堂
監督 楊士琦 1905年春-1907年春
代理監督 王清穆 1905年秋-1906年春
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
監督 楊文駿 1907年春-1907年秋
唐文治 1907年秋-1911年冬
南洋大學堂
校長 唐文治 1912年春-1920年冬
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
代理校長 淩鴻勛 1920年冬-1921年春
張鑄 1921年夏
交通大學(上海學校)
校長 葉恭綽 1921年夏-1922年夏
滬校主任 張鑄 1921年夏-1922年夏
滬校副主任、主任 張廷金 1921年冬-1922年秋
校長 陸夢熊 1922年夏
關賡麟 1922年夏-1922年秋
交通部南洋大學
校長 雷光宇 1922年秋(未到任)
盧炳田 1922年秋-1923年夏
陳杜衡 1923年夏-1924年冬
淩鴻勛 1924年冬-1927年夏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學
接管委員 李范一 1927年夏
代理校長 符鼎升 1927年秋-1928年春
校長 蔡元培 1928年春-1928年秋
王伯群 1928年秋-1928年冬
國立交通大學
校長 孫科 1928年冬-1930年冬
副校長 黎照寰 1929年夏-1930年冬
校長 1930年冬-1944年秋
交通大學重慶分校
重慶分校主任 徐名材 1940年秋-1941年秋
吳保豐 1941年秋-1942年秋
國立交通大學重慶總校
重慶總校代理校長 吳保豐 1944年冬-1944年冬
校長 1944年冬-1947年秋
國立交通大學
校長 程孝剛 1947年秋-1948年秋
代理校長 王之卓 1948年秋-1948年冬
校長 1948年冬-1949年秋
交通大學
校委會主任委員 吳有訓 1949年秋-1952年秋
代理校長 李培南 1952年秋-1953年夏
校長 彭康 1952年秋-1968年冬
西安交通大學
校長 彭康 1952年9月-1968年
主任委員 林茵如 1976年-1978年
校長 陳吾愚 1978年-1982年
代理校長 莊禮庭 1982年-1984年
校長 史維祥 1984年-1990年
蔣德明 1990年-1997年
徐通模 1998年-2003年
鄭南寧 2003年-2014年
王樹國 2014年-2024年
張立群 2024年-至今
Close

交通大學淵源

按目前交通大學校友總會章程中規定,交大校友會由五所交通大學之校友組成,除西安交通大學外,還包括與西安交大同源的上海交通大學,由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北平郵電學校發展而來的北京交通大學,由唐山工業專門學校發展而來的西南交通大學,以及位於台灣陽明交通大學(前身為1958年在台灣復校的國立交通大學)。

文化傳統

校訓

More information 西安交通大學校訓 ...
西安交通大學校訓
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Close

交通大學校訓曾有過多次變更,例如1909年(宣統元年)版本的「勤,儉,敬,信」,1925年版本的「和厚,肅靜,勤奮,整潔」,1933年版本的「精勤,敦篤,果毅,忠恕」,再到1937年的「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此外校友陸定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還題寫過「愛國愛校,追求真理,勤奮踏實,艱苦樸素」的校訓。2005年4月4日,西安交通大學決定啟用1937年《交通大學一覽》公布的校訓。[5]

校徽

西安交通大學之校徽圖案中心為鐵砧、鐵錘,砧上置中西書籍若干冊,表示工程教育工讀並用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數碼1896四字,表示原在上海的交通大學創辦之年份。砧外為齒輪,外框像車輪,皆寓工程與交通之意。

1925年4月8日校慶交通部南洋大學向師生和校友徵集校徽,年底確定了將當時在校學生徐震池和楊恆的設計稿合二為一的樣式,並於1926年1月23日校長凌鴻勛發布公告實行。

More information 1926年版校徽, 1934年版校徽 ...
西安交通大學校徽歷史

Thumb

Thumb

Thumb

1926年版校徽 1934年版校徽 1940年版校徽
南洋大學
Nanyang University
45齒校徽
交通大學
Chiao Tung University
50齒校徽
交通大學
Chiao Tung University
46齒校徽
Close

校歌

More information 西安交通大學校歌, 曲譜 ...
西安交通大學校歌 曲譜
1943年公布,2005年重新啟用
蕭友梅譜曲

美哉吾校,真理之花,青年之模楷,邦國之榮華。
校旗飄揚,與日俱長,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鼓舞群倫,啟發我睿智,激勵我熱忱,
英俊濟蹌,經營四方,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性靈泉源,科學之奧府,藝術之林園。
實業擴張,進步無疆,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燦爛文明,實學培國本,民族得中興,
宇土茫茫,山高水長,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Thumb
Close
  • 上半段校歌除「模楷」一詞和部分標點符號外,與台灣的國立交大現行校歌歌詞一致。[6]

校旗

醒獅起,搏大地,壯哉我校旗。
南洋公學校歌
增加我南洋,黃藍校旗之光輝。
交通部南洋大學校歌

現行西安交通大學校旗為藍底,中部置有校徽及校名的旗幟。其中藍色象徵科學知識與海洋的深邃,白色象徵光明。[7]

南洋公學時期曾使用醒獅起搏大地圖案的校旗。交通大學時期的校旗中間為校徽,兩側為三道水平橫條,代表滬、平、唐三校,上方文字為「國立交通大學」。

More information 南洋公學時期校旗, 交通大學時期校旗 ...
西安交通大學校旗

Thumb

Thumb

Thumb

南洋公學時期校旗 交通大學時期校旗 現行校旗
Close

校慶

1922年4月8日,交通部部長兼本校校長葉恭綽電令:「今日為交通大學成立紀念日,放假一天。」自此以後,每年4月8日成為交通大學法定的校慶紀念日。每逢4月8日,西安交大都會舉行紀念校慶和遷校的活動。

校園

西安交通大學校園分為興慶雁塔曲江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四個校區,占地總面積約8000[8]畝。其中興慶校區為主校區,雁塔校區為財經醫學校區,曲江校區為交大科技園。

Thumb
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攝於逸夫外文樓樓頂)
  • 興慶校區位於西安市碑林區的東部,西安市中心鐘樓東偏南方向約三公里,西安二環東南段內側的中心市區內。校園形狀四四方方,和西安市整體田字格式的街區形式保持一致。興慶校區是西安交通大學的傳統校區,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交大西遷再到現在,交大的大部分院系、研究所和行政單位都位於這個校區。
  • 雁塔校區位於西安市雁塔區西安市中軸線南段西側,比鄰西安大雁塔,交大的醫學部和經濟與金融學院設在該校區。雁塔校區隨陝西財經學院西安醫科大學於2000年併入交大而形成,臨近商業區小寨,西安地鐵二號線從其附近通過。。
  • 曲江校區分布著西安交大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交大附中高中部,離興慶校區不遠,站在曲江校區的高地上可直接望見主校區行政樓。
Thumb
1987年交大二村內施工時發現的西漢壁畫墓。其表現的二十八宿天象圖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最完整的天象圖壁畫[9]。該墓後由西安交大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合作發掘研究。
Thumb
東花園和中二樓

歷史遺蹟

處在千年古都的西安交大校園少不了和歷史千絲萬縷的聯繫。興慶校區所處位置為長安城內的道政常樂兩里坊[10],北邊的道政坊曾經是興慶宮勤政務本樓的廣場,是唐玄宗時期舉行盛大慶祝和外事活動的場所,目前這裡大致為西安交大教學區。南邊常樂坊大致分布學校生活區,這裡的遺蹟繁多,最有名的當屬白居易長安城的住所,相國關播曾經的宅院「東亭」。白居易曾在此借相國種下的竹林寫過一篇《養竹記》,如今鐫刻在交大校內東亭遺址處新栽種的竹林中。校內東亭遺址東南處為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所稱的蛤蟆陵所在處,曾出產長安三大名酒中的兩種郎官清阿婆清,現為交大東區溫泉浴室。蛤蟆陵以南為唐高祖長女長沙公主唐肅宗三女和政公主的住處。1963年交大宿舍施工時曾在此出土15件精美的金銀器物。除此之外位於今天交大校址的遺蹟還有西漢著名思想家董仲舒[11]北周「三朝國丈」獨孤信唐太宗貞觀年間名將、吏部尚書侯君集唐高宗宰相張行成,發動安史之亂安祿山等歷史名人的故居、寺廟或陵寢的遺址,是西安地區考古遺蹟最密集地區之一,可謂人傑地靈。[12]

園林

興慶校區東側為長安城春明門遺址,西側為長安城東市遺址,南面朝向長安城制高點樂遊原,北面緊鄰著唐朝三大宮殿群之一、唐玄宗時期政治中心興慶宮的遺址。五十年代初,為配合交大西遷興慶宮遺址由當時的交大師生和西安市民共同改造成興慶宮公園。今天的興慶宮公園是西安市區最大的公園,園內碧波盪漾,楊柳依依,和西安交大校園內的蒼松翠柏連成一

Thumb
遊人如織的櫻花東道
Thumb
老教學樓中三樓一角

片,成為厚重沉穩的西安市內一片綠意盎然的海洋。

交大西遷初期,從上海來到西安的交大師生因為對西北的氣候環境不適應,對西遷的質疑不斷加強。對此當時的校長彭康特別重視校園的園林規劃,特意從華東地區引進了一批樹種和各種花卉,試圖在黃土地上營造出和東部一樣的校園環境。[13]今天的校園內,常春藤爬滿五十年代建成的教學樓,校園內東西花園大面積的牡丹、芍藥、月季、櫻花等不同品種的花卉不同時間競相開放,特別是櫻花東道和櫻花西道不同品種的櫻花。每逢初春,西安交大連同南邊樂遊原上的青龍寺,都會成為西安市民踏青賞櫻的最佳去處。[14]另外,遷校初在學校兩旁種下的梧桐樹,經過半個世紀,已經變成了學校東西梧桐大道旁參天的巨木,幾千米長的梧桐道也成為了西安交大的標誌。[15]

建築和景觀

老教學主樓群

老教學主樓群修建於1956年到1958年,由當時的建築工程部華東工業建築設計院擔綱規劃設計,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中心大樓為主體,教學樓及各系建築分列兩旁呈對稱分布。中心大樓之前為學校行政樓,在新主樓群建成,各行政部門搬走後改為理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的科研和辦公場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大屋頂被認為是是封建主義的象徵,大廊柱被認為是是資本主義的象徵,而簡化後的蘇聯建築造型才是「社會主義新風格」[16]。因此,教學樓在設計上沒有延續徐家匯老校區復古主義,而是採用了更加簡潔的「中蘇風格」——灰磚牆和人字形紅瓦坡頂。考慮到交大選址處本身的歷史和文化遺存,設計師在整體規劃時因循了中國古典建築設計手法,總平面呈布局嚴謹的對稱格局,北校門中心教學樓圖書館等重要建築均沿南北中軸線布置。[17]"建築造型簡潔明快,比例非常協調,韻律感很強。"當時首批西遷的教授們這樣評價新建的教學樓。[16]

目前,西安交通大學老教學樓被列為西安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學校在2000年後在保持西安交通大學老教學樓外立面的同時陸續對其進行了結構加固和內部配套設施的完善。

More information 老教學主樓群組成 ...
老教學主樓群組成
中心大樓
  • 中一樓/理科樓:位於校園中軸線上,目前為理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的辦公和科研場所。
  • 中二樓:位於中一樓東側,目前主要為教室。
  • 中三樓:位於中一樓西側,除陝西工商管理碩士培訓點和一部分實驗室外,其他為多媒體教室。
東區
  • 東一樓:位於東區最北側,目前為電氣工程學院人居學院建築系、人文學院藝術系的辦公、科研、教學場所。
  • 東二樓:位於東一樓南側,目前為電信學院的科研場所。
  • 東三樓:位於東二樓南側,目前為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的辦公和科研場所。
  • 能源館:位於東三樓南側,目前為能動學院實驗場所。
  • 體育館:位於能源館南側,目前為室內運動場館。
西區
  • 西一樓:位於西區最北側,目前主要為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辦公和科研場所,南側有快速成型實驗室。
  • 西二樓:位於西一樓南側,目前為機械工程學院辦公和科研場所,也有部分教室。西二樓西側為機械學院工業設計系和數控工具機熱誤差教研室。
  • 強度樓:位於西二樓東南側,目前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辦公和科研場所。
  • 實習工廠:位於西二樓和強度樓南側,目前為工程訓練中心、實驗室及藝術庭院
Close
Thumb
從胭脂坡看新主樓

圖書館

西安交大圖書館北樓始建於1961年7月,共三層,建築面積11200平方米,是和老教學主樓一併設計建設「中蘇風格」建築,風格樸實宏偉。和北樓相連的南樓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於1991年3月投入使用[18],地上13層,地下2層[19]。設計上南樓保留了北樓的設計元素,外形呈金字塔形,被部分同學們戲稱為「鐵甲小寶」。圖書館南樓頂部有報時的大鐘,報時音樂為「東方紅」,2010年曾改為中國名曲「茉莉花」,後因國際形勢變化改回「東方紅」。1995年,圖書館經錢學森本人同意及中宣部批准改名錢學森圖書館,並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館名。現今該圖書館擁有閱覽座位3518席,累計藏書522.8萬冊(件)[20],報刊10053種,現刊4089種。引進國內外電子資源252種;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近28639種,電子圖書107萬冊。15種百年以上歷史的世界著名期刊。

新教學主樓群

由於五十年代修建的教學樓和行政樓逐漸無法滿足學校的教學和辦公需求,同時為迎接2006年的交通大學建校110周年和西遷50周年,新的教學主樓建設計劃於2000年前後被提上日程,並於2006年校慶之前完全建成使用[21]。被採用的主樓方案由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李子萍女士設計,獲2004年中國建築總公司優秀方案設計一等獎[22]

教學主樓群是校園南北中軸線上最後建設的項目,占地面積5300平方米,總高度107.45米。樓群由A至E五座組成,A至D座為多層講堂,最多可容納10800人,考慮到疏散方便高度均不超過24米。E座為高層科研辦公用房,內部分層設置四個中庭,可供師生交流、休息,頂層的空中花園可遠眺興慶湖和終南山,但一般不開放。建築風格上,新主樓摒棄個性張揚奇異而採用穩妥甚至「保守」的建築形式,以保證校園文脈的延續和建築的同一性。[17]

Thumb
秋天的梧桐道

其他建築

  • 思源學生活動中心
  • 逸夫科學館
  • 東區食堂:康橋苑梧桐苑
  • 工程訓練中心/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
  • 逸夫外文樓
  • 能源大廈
  • 大學生文體中心
  • 大學生創意藝術中心/藝術庭院

校園景觀

管理和組織

師資力量

截至2013年8月底,西安交通大學教職工總數為5,569人,其中校本部教職工4,467人,附屬醫院3,173人。專任教師2,753人,教授、副教授1700餘人。

在師資隊伍中,目前學校教師隊伍中有兩院院士24人,國家教學名師6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50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4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及中青年專家16名,「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帶頭人19人,「千人計劃」、「青年千人計劃」共4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234名,對國家做出突出貢獻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535名。

目前學校生師比為1:14.22,高於國家規定的1:16,醫學類生師比為1:8.87,高於國家規定的1:9[23]

在校學生

截至2014年9月,全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0682人,其中在校本科生15985人,在校碩士生9954人,在校博士生4743人[24]

院系設置

本科書院

從2006年開始,西安交大逐步開始嘗試在本科生管理上採用書院制管理模式,以西遷後第一任校長命名的彭康書院成為交大第一個本科書院。[46]書院制按照位置將全校的本科生宿舍劃分成若干個書院,形成由不同學院專業本科生混合居住,分享設施,參與活動,接受管理和教育的社區單位,以期達到學術與生活分治,學生跨學科交流、人格養成[47]、愛心與善意文化加深[48]等目的。

目前西安交大有八個書院,每個書院約兩三千人。[46]本科生的輔導員、獎學金及獎項評定、文化活動組織等管理措施均建立在書院制的框架之上。學校以書院為單位對學生實施軍訓、新生入學教育、大學生活指導、學業規劃、學習輔導、公民素養與禮儀培養、綜合素質拓展、心理輔導與困難援助等一整套育人計劃。[49] 書院各有自己的學生會、書院社團等組織,有彭康之夜、文治達人、仲英冷餐會等各自的文化活動,有各自及書院間的足球、羽毛球賽等體育活動,有各自的閱覽室、健身房、心理諮詢室、舞台、伺服器等基礎設施,有各自的書院標識、院訓和文化。

More information 西安交大本科書院 ...
西安交大本科書院
彭康書院[50]

思想活躍、學習活躍、
生活活躍。

  • 2006年9月成立。
  • 能動、電信、理學、外國語學院約3000名學生。
文治書院[51]

砥礪一等品行,
成就一等人才。

  • 2007年7月成立。
  • 機械、航空、電信、法學等學院3000餘名學生。
宗濂書院[52]

暫無院訓

  • 2007年7月成立。
  • 醫學、經金學院近1400名學生。
啟德書院[53]

啟迪智慧,德行天下。

  • 2008年7月成立。
  • 醫學、經金學院近1800名學生。
仲英書院[54]

服務社會 奉獻愛心
推己及人 薪火相傳

  • 2008年7月成立。
  • 電信、能動、化工、生科、管理、軟體等學院3000餘名學生。
勵志書院[55]

勵精明志。

  • 2008年7月成立。
  • 數學、物理、化學、生命、航天等5個學院2000餘名學生(含強基計劃)。
崇實書院[56]

崇德尚實,止於至善。

  • 2008年7月成立。
  • 材料、人居、人文、經金等學院1600餘名本科生。
南洋書院[57]

暫無院訓

  • 2008年7月成立。
  • 電氣、機械、電信、公管等學院2400多名學生。
Close

學術科研

全校有78 個本科專業,擁有27個一級學科、15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1個一級學科、24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學校有8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37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擁有工程碩士臨床醫學碩士MBAMPA 等九個專業學位點,22個博士後流動站,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專業或專項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9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16個省級重點科研基地和3個省級文科重點研究基地。

學校設有西部地區唯一的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58]。「十五」以來,重大基礎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共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6項,國家安全重大基礎研究(軍工973計劃)項目1項,基礎研究項目數和經費在全國高校位居前列。成果獲獎成績斐然,「十五」以來共獲國家科學技術獎21項。其中2005年獲國家科學技術獎7項,排名全國高校第二十二位;教育部科學技術獎60餘項,其中一等獎5項;陝西省科學技術獎19項,其中一等獎8項。

近年來,學校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2006年發表的SSCI論文位居全國高校第二十五[59]

機械學院的工業設計系是國際工業設計協會(ICSID)在中國大陸高校中最早的成員組織[60],在其委員會具有投票權[61]

排名聲譽

Quick Facts 大學排名, 全球排名 ...
大學排名
西安交通大學
全球排名
《泰晤士》世界排名[62]401–500名(2022)
《QS》世界排名[63]290名(2022)
《US NEWS》世界排名[64]255名(2022)
《ARWU》世界排名[65]101–150名(2021)
Close

在2013QS世界大學排名中西安交通大學在中國大陸高校中排名第十位[66],是排名最高的中國西部高校。在2013高等教育觀察(HER)發布的中國大學排行榜中西安交大排名第八位[67]。在20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西安交大位居世界151-200位。[68]

More information 大學排名, 全國排名(2016) ...
大學排名
全國排名(2016)
ARWU[68] 7-9
QS[69] 14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 [70] 16
世界排名(2016)
ARWU[68] 151-200
QS[69] 318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 [70] 346
教育部學科評估(2012)[71]
工商管理 1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2
電氣工程 2
管理科學與工程 2
機械工程 4
核科學與技術 4
生物醫學與工程 6
力學 7
控制科學與工程 7
數學 9
電子科學與技術 10
應用經濟學 12
材料科學與工程 14
基礎醫學 16
口腔醫學 16
馬克思主義理論 17
藥學 17
臨床醫學 18
信息與通信工程 2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
物理學 21
社會學 23
哲學 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39
外國語言文學 40
法學 41
土木工程 46
化學 48
Close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2]

國家重點實驗室

其它國家級科研機構

  • 精細功能電子材料與器件國家專業實驗室
  • 現代醫學電子技術及儀器國家專業實驗室
  • 流體機械及壓縮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籌建)
  • 流體機械國家專業實驗室
  • 電子物理與器件國家專項實驗室
  • 海洋石油勘探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
  • 能源局國家能源先進電網與裝備可靠性及壽命評估技術重點實驗室

校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