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士銓(1725年—1785年),字心餘、苕生,號藏園,又號清容居士,乳名雷鳴。江西鉛山縣人,生於南昌府小金台蔣宅,清代翰林、詩人。
生平
先世姓錢,居浙江湖州府長興縣(今湖州市長興縣)九里瀧庵畫溪頭。祖父錢承榮因避兵亂,流落鉛山縣永平鎮,為蔣家收為子嗣。後生蔣堅,長期在山西澤州擔任師爺。蔣士銓生於雍正三年(1725年)十月二十七日夜,當晚有雷雨,乳名雷鳴。蔣士銓四歲開始識字。九歲時,其母鍾令嘉授以《禮記》、《周易》、《毛詩》,課督甚嚴,在病中仍要背誦唐詩。十五歲,受業於王允升,修習諸經,開始作詩。乾隆十年(1745年)娶南昌張氏女。乾隆十一年(1746)蔣士銓應童子試受知於金德瑛。[1]蔣士銓年輕時經常患病。乾隆二十年,有一回夜間做夢,夢見陰間鬼神召他去做冥官。[2]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丁丑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以剛介為和珅所抑」,[3]乾隆二十九年(1762年)辭官,與袁枚有往來。乾隆三十一年(1764年)應浙江巡撫熊廉村之聘,主講於蕺山書院。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乾隆帝南巡,賜詩彭元瑞:「江右兩名士,汝今為貳卿。」,稱士銓與彭元瑞兩人為「江右兩名士」。蔣士銓感激之餘,抱病入朝,充國史館纂修官,修《開國方略》,計十四卷。又與袁枚、趙翼並稱「江右三大家」。
著作
蔣士銓工詩詞,尤長劇曲,所作《第二碑》、《冬青樹》皆負盛名。[6]早年詩學李商隱,再改學杜甫、韓愈,五十歲以後「不依傍古人,而為我之詩矣。」[7]
其詩題材廣泛。其中一部分反映著社會矛盾,同情民間疾苦,如《饑民嘆》、《禁砂錢》。有《忠雅堂集》[8]。
墓葬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