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一个发源于俄罗斯的诱导自杀游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藍鯨遊戲陰謀論是一個流傳於網際網路和媒體上的陰謀論[1]。該陰謀論稱,一種名為藍鯨的遊戲透過洗腦方式,鼓勵參與者在50天內完成各種自殘任務,並在第50天要求參與者自殺。[2]
該陰謀論始於2016年5月在俄羅斯《新報》的一篇文章,該文章將許多無關的兒童自殺事件與俄羅斯 VK 社群網路上的「F57」組織成員聯繫起來[1]。然而,這篇文章後來被批評為試圖在不存在因果關係的情況下建立因果關係,並且沒有發現自殺是集體活動的結果[1][3][4]。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藍鯨遊戲真實存在或是發生,也沒有任何青少年自殺案件被證實與該遊戲有關。
2016年俄國新報將許多彼此無關的兒童自殺和社群網站VKontakte上的「F57」社團作連結,宣稱這個遊戲在2013年開始流行;之後被許多其他媒體引用,在俄羅斯造成恐慌。然而該報導未能建立因果關係,報導中的自殺案也未查出和該社團有關連。[1][5]
自稱是藍鯨遊戲創始人的布德金,曾在大學攻讀心理學,但隨後被學校開除。布德金交代稱,他發起該遊戲的動機是以教唆自殺來「清洗」社層,把那些他認為「沒有存在價值」的人從社會中清除[6][7][8][9]。然而,所有關於布德金創造了此遊戲的宣稱和報導全都源自同樣一兩篇俄羅斯的新聞,沒有任何獨立驗證[10]。
遊戲管理員宣稱「人生中最美好的東西都是以俄文字母『С』開頭——семья́(家庭)、суббо́та(星期六)、секс(性)和самоуби́йство(自殺)」,並透過有計劃的誘導來操控「玩家」的心智,其方式被指與非法傳銷以及一些邪教的「洗腦」流程十分相似。「藍鯨」遊戲參與者通常會被要求在自己的社群網路平台貼出藍鯨的圖案,甚至是在身體上用利器劃出藍鯨圖案。有媒體總結了這一「遊戲」的基本招數[12]:
參與者每次完成任務後,都需提供圖片或影片證據。50天後,為了證明「贏得遊戲」,參與者會被要求去自殺[13][14][15][16]。
在2018年1月,經過全面調查,印度政府報告說沒有證據表明藍鯨造成任何死亡,「委員會分析了網際網路活動、設備活動、通話記錄和其他社交媒體活動、其他法醫證據和還與與這些事件有關的獲救受害者進行了互動。無法確定藍鯨挑戰遊戲在任何這些事件中的參與。」[17]
英國、阿根廷、墨西哥等多個國家發布了相關警告,呼籲家長關注孩子的網上行為[14][18][2][12][19],更有英國警察直斥發明這一遊戲的人「有病」[16]。中國大陸也出現了諸如「藍鯨」、「4:20叫醒我」等字眼的社群網路群組,引起網路監管部門注意,相關部門已開始封殺這類涉嫌教唆自殺的群組;社群網路運營方也提醒用戶,教唆自殺涉嫌犯罪[13][20]。也有人借「藍鯨」之名實施詐騙活動,以之前收集的裸照等威脅受害者,並勒索錢財[21]。
為保護青少年,一些人士也開始組織起來對抗「藍鯨」。有網民組織了倡導快樂生活的「粉鯨」(Pink Whale)挑戰,以對抗宣揚悲觀厭世的「藍鯨」死亡遊戲[22]。「藍鯨」的發源地俄羅斯,一些人組建起反「藍鯨」組織,在網上發起反擊活動[15]。在中國大陸,有網民「臥底」於「藍鯨」群組中,或是假借「藍鯨」名義創建群組,藉以勸導有自殺念頭的人放棄這一想法[23][24][2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