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與女皇》(英語:The Queen)是一部由史蒂芬·佛瑞爾斯爵士於2006年執導的電影,講述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海倫·米蘭飾演)在威爾斯王妃黛安娜車禍逝世之後,與首相東尼·布萊爾(麥可·辛飾演)一段在幕後緊密合作的關係。當中,影片特別刻劃女王和首相兩人在處理黛妃之死一事上,為了同時保持王室的低調與滿足公眾熱切的關注,而要面對進退失據的窘局。此外,電影女主角海倫·米蘭憑此在2007年奪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黛妃與女皇 The Queen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史蒂芬·佛瑞爾斯爵士 |
監製 | 法蘭索瓦·艾華路 卡梅倫·麥克拉肯 史考特·魯丁 |
編劇 | 彼得·摩根 |
主演 | 海倫·米蘭 麥可·辛 占士·康維爾 施維亞·森絲 阿歷·真寧斯 海倫·邁柯瑞 |
配樂 | 亞歷山大·戴斯培 |
攝影 | 艾方索·畢托 |
剪輯 | 魯西婭·澤切蒂 |
製片商 | ITV工作室 法國電視三台 Canal+ Granada Film[*] 百代電影公司 BiM Distribuzione[*] |
片長 | 97分鐘 |
產地 | 英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2006年9月2日 (在威尼斯影展首影) 2006年9月15日 2006年9月30日(局部) 2006年10月13日(局部) 2006年10月20日 2006年12月26日 (局部) 2007年2月2日 2007年3月1日 2007年4月14日 |
發行商 | 高先影片 甲上娛樂 百代電影公司 米拉麥克斯影業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女王 |
香港 | 英女皇 |
臺灣 | 黛妃與女皇 |
新加坡 | 王妃與我[1] |
劇情
英國1997年大選,當選的東尼·布萊爾成為18年以來首位工黨首相。女王隨後在畫家為她繪官方人像畫的時候,就向畫家表達自己沒有選舉權而感到遺憾。而片中的女王也對東尼·布萊爾有點提防,這是因為東尼·布萊爾在選後提出要國家「現代化」,但東尼·布萊爾亦同時保證尊重王室的獨立地位。稍後,東尼·布萊爾首次前往白金漢宮和女王進行每周匯報,席間女王又指令他組織新一屆政府。
數個月後,威爾斯王妃黛安娜與男友多迪·法耶茲在法國巴黎遇上車禍喪生,全英國即時一片愁雲慘霧,成千上萬的民眾前往白金漢宮,在宮殿外的欄柵前放下鮮花致哀。而東尼·布萊爾亦發表了一篇由副手阿拉斯泰爾·坎貝爾所寫的演辭,內容形容黛安娜是「人民王妃」,此話一出,遂為坊間所廣泛採用。
死訊傳出的時候,王室家庭正在女王位於蘇格蘭阿伯丁郡的宅第巴爾莫勒爾堡渡假。當聽到他們一向鍾愛有加的黛安娜香消玉殞,家庭中年長的成員無不感到心情複雜。電影中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認為,由於黛安娜在去年與她的兒子威爾斯親王查爾斯離婚,所以並不算是王室家庭中的成員,為此,她向東尼·布萊爾堅持,葬禮應該以「私人性質」交給黛安娜的後人辦理。經過一番的猶豫,女王又答允了兒子的請求,讓他乘搭女王飛行隊的飛機前往巴黎辦理後事,並把王妃的遺體運回英國。而查爾斯則保證黛安娜的靈柩一定會蓋上王室旗幟,而非一件「沒有裝飾的木盒」。
在倫敦,群眾的鮮花排山倒海般擠滿了王宮的欄柵外面,使得衛兵平日的換班儀式也要移到別處舉行。與此同時,英國的小報開始因為王室遲遲沒有向公眾發表任何弔唁,而不耐煩起來。至於查爾斯王子在黛安娜的遺體運返英國後,與東尼·布萊爾進行了簡短的談話,期間查爾斯同意東尼·布萊爾的看法,認為王室有必要更主動向公眾表達哀思。到個這時候,東尼·布萊爾的支持度已因為事件不斷急升,這很大程度是因為他的幕僚,包括他的太太雪麗·布斯給予不少有用的建議所造成的,但這批幕僚大多傾向共和,更認為君主制已過時落伍。
然而,東尼·布萊爾並不熱情於共和,相反,他卻設法向王室家庭施以援手,以免他日王室泥足深陷而無可求藥。儘管他與王室的意見不盡相同,但他仍然對王室表示尊重,又對妻子對王室的態度加以叱責。(在稍後,東尼·布萊爾又表露自己是傳統主義者,支持王室,並對工黨黨內對王室的鄙視方針加以憤斥)。經過數天以後,面臨著與日俱增的沉重壓力,東尼·布萊爾向身在巴爾莫勒爾堡的女王提出幾道緊急措施,以期及時挽回民眾對王室的信心。這些措施包括,女王應出席黛安娜在西敏寺的公開喪禮、在白金漢宮以英國國旗下半旗致哀(近400年以來首次)、以及親自在王宮發表電視演說,向全國臣民講述對黛妃之死的感受。
東尼·布萊爾的建議使王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和王太后伊莉莎白皆感到相當憤怒。他們認為,採取這些措施,將等同向那些瘋狂的傳媒毫無尊嚴的投降,到時王室必處於更嚴峻的困境。女王明白到他們的理據,但同時也有所保留。當她稍後和母后談話的時候,女王打趣地說社會的某些價值觀已經改變,統治者若果不能再理解人民就應該讓位,而王太后則叫女王不要忘記她當初成為公主時所下的誓言(即「無論長或短,我要獻出一生……為你們服務」)。
最後英女王返回倫敦,除了視察宮殿外堆積如山的鮮花外,又發表電視演說,講述黛妃的生活與工作。兩個月以後,東尼·布萊爾前往王宮作一次每周匯報,這時女王的支持度已經回復正常,但她相信自己將永遠無法從「那星期」回復過來。此外,女王又向東尼·布萊爾提醒到,支持他的民眾終有一日也會反過來反對他。開了一番玩笑後,兩人就走到了御花園,融洽地討論起施政國計來。
演員列表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
海倫·米蘭 Helen Mirren |
英女王 | 這是她第三次飾演英國的女王與王后。她曾分別在1994年和2005年飾演英王喬治三世之妻夏洛特王后和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 |
麥可·辛 Michael Sheen |
東尼·布萊爾 | 麥可·辛曾在2003年出演同一角色 |
占士·康維爾 James Cromwell |
菲利普親王 | 占士·康維爾全名是「詹姆士·奧列弗·康維爾」,與英國內戰領袖奧列弗·康維爾的名字相近 |
阿歷·真寧斯 Alex Jennings |
查爾斯王子 | |
海倫·邁柯瑞 Helen McCrory |
雪麗·布斯 | |
施維亞·森絲 Sylvia Syms |
英王太后 | |
羅傑·艾蘭 Roger Allam |
羅賓·詹夫林 | |
提姆·麥克穆蘭 Tim McMullan |
史蒂芬·藍波特 | |
麥克·巴茲利 Mark Bazeley |
阿拉斯泰爾·坎貝爾 | |
道格拉斯·里思 Douglas Reith |
艾爾利勳爵 |
製作
本片劇本由彼得·摩根(Peter Morgan)所寫,百代電影公司製作。電影中飾演東尼·布萊爾的麥可·辛(Michael Sheen)曾在2003年的電視劇集《The Deal》飾演同一角色,而該劇和本片都同樣由史蒂芬·佛瑞爾斯爵士擔任導演。
本片分別在英格蘭的倫敦、白金漢郡的霍爾頓府(Halton House)和蘇格蘭高地取景拍攝。
女主角海倫·米蘭表示,由於自己的咀和女王同樣是微微下彎,所以只要戴上假髮和眼鏡便已經貌似女王[2]。此外,她又在拍攝時觀看不少關於英女王的電影和紀錄片,並時常以女王的照片傍身,以使自己能夠模仿女王[3]。說話方面,美蘭又接受了大量的說話訓練,以便在電視講話中一幕完全捕捉女王的神髓。據編劇摩根所說,製作到尾聲的時候,一向習慣輕鬆倦怠的製作人員,見到美蘭卻恍如女王駕到,無不腰背挺直,雙手放後,恭候她的到臨。
歷史準繩
本片編劇摩根的資料來源,主要是透過與接近首相和王室的人士所進行的大量訪問而來。而這些訪問的資料大多是互相支持的,好讓摩根有足夠的資料想像劇情[3]。
劇中的不少角色都被認為能夠反映出真人的性格。以雪麗·布斯為例,她對王室的敵視態度早為傳媒廣泛報導,例如《每日郵報》就曾經報導她拒絕行屈膝禮[4]。而據摩根所說,菲利普親王愛以「捲心菜」(cabbage)作為對妻子的匿稱[2]。
本片對東尼·布萊爾也作了細緻的刻劃,例如在東尼·布萊爾私人辦公室內放置了一把電吉他,以說明東尼·布萊爾在大學時代曾經參加樂團。至於有一幕東尼·布萊爾在唐寧街10號穿著紐卡素足球會的毛衣吃早餐,則反映了他是紐卡素的支持者。
雜記
獎項
年份 | 頒獎典禮 | 結果 | 獎項 | 得獎者 |
---|---|---|---|---|
2007年 |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獲獎 | 最佳女主角 | 海倫·米蘭 |
提名 | 年度最佳影片 | |||
提名 | 最佳導演 | 史蒂芬·費亞斯 | ||
提名 | 最佳原著劇本 | 彼得·摩根 | ||
提名 | 最佳配樂 | 亞歷山大·戴斯培 | ||
提名 | 最佳服裝設計 | |||
2006年 | 第六十屆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 獲獎 | 最佳影片 | |
獲獎 | 最佳女主角 | 海倫·米蘭 | ||
提名 | 出色英國電影 | |||
提名 | 大衛·連最佳導演獎 | 史蒂芬·弗萊斯 | ||
提名 | 最佳男配角 | 麥可·辛 | ||
提名 | 最佳原著劇本 | 彼得·摩根 | ||
提名 | 安東尼·阿斯奎斯最佳配樂獎 | 亞歷山大·戴斯培 | ||
提名 | 剪輯 | 魯西婭·澤切蒂 | ||
提名 | 服裝設計 | |||
提名 | 化妝及髮型 | |||
美國演員工會獎 | 獲獎 | 最佳女主角 (電影) | 海倫·米蘭 | |
美國導演工會獎 | 提名 | 最佳電影導演 | 史蒂芬·弗萊斯 | |
美國電影編劇工會獎 | 提名 | 最佳原著劇本 | 彼得·摩根 | |
美國製片工會獎 | 提名 | 年度最佳影片 | ||
第64屆金球獎 | 獲獎 | 最佳女主角 (劇情片) | 海倫·米蘭 | |
獲獎 | 最佳劇本 | 彼得·摩根 | ||
提名 | 最佳劇集電影 | |||
提名 | 最佳導演 | 史蒂芬·弗萊斯 | ||
美國廣播影評人協會獎 | 獲獎 | 最佳女主角 | 海倫·米蘭 | |
提名 | 最佳影片 | |||
提名 | 最佳導演 | 史蒂芬·弗萊斯 | ||
提名 | 最佳編劇 | 彼得·摩根 | ||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 | 獲獎 | 最佳影片 | ||
獲獎 | 最佳女角 | 海倫·米蘭 | ||
獲獎 | 最佳配角 | 麥可·辛 | ||
獲獎 | 最佳導演 | 史蒂芬·弗萊斯 | ||
獲獎 | 最佳編劇 | 彼得·摩根 | ||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 獲獎 | 最佳女角 | 海倫·米蘭 | |
獲獎 | 最佳編劇 | 彼得·摩根 | ||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 | 獲獎 | 最佳女角 | 海倫·米蘭 | |
獲獎 | 最佳配角 | 麥可·辛 | ||
獲獎 | 最佳編劇 | 彼得·摩根 | ||
獲獎 | 最佳配樂 | 亞歷山大·戴斯培 | ||
提名 | 最佳影片 | |||
國家影評人協會獎 | 獲獎 | 最佳女角 | 海倫·米蘭 | |
獲獎 | 最佳編劇 | 彼得·摩根 | ||
美國衛星獎 | 提名 | 最佳劇情電影 | ||
獲獎 | 最佳劇情電影女主角 | 海倫·米蘭 | ||
提名 | 最佳導演 | 史蒂芬·弗萊斯 | ||
提名 | 最佳原著劇本 | 彼得·摩根 | ||
全美影評人協會獎 | 獲獎 | 最佳女角 | 海倫·米蘭 | |
芝加哥國際電影節 | 獲獎 |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 | 史蒂芬·弗萊斯 | |
英國獨立電影獎 | 獲獎 | 最佳編劇 | 彼得·摩根 | |
提名 | 最佳英國獨立電影 | |||
提名 | 最佳導演 | 史蒂芬·弗萊斯 | ||
提名 | 最佳女角 | 海倫·米蘭 | ||
提名 | 最佳技術成就 | 艾倫·麥克唐納 (製作設計) | ||
提名 | 最佳技術成就 | 丹尼爾·菲利普斯 (化妝) | ||
威尼斯影展 | 獲獎 | 最佳女角 | 海倫·米蘭 | |
獲獎 | 最佳編劇 | 彼得·摩根 | ||
提名 | 金獅獎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