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花蓮車站
花蓮縣花蓮市的台鐵北迴線、台東線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花蓮車站位於花蓮縣花蓮市,為臺灣鐵路公司北迴線、臺東線的鐵路車站。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8月27日) |
Remove ads
歷史
花蓮車站原位於今中山路、重慶路交叉路口(花蓮鐵道文化園區),站前噴水池仍在原地。1979年新站開業,座落在原住民稱為「tasutasunan」(達蘇達蘇湳部落,意指沼澤之地)的國富、國聯里。
- 舊站
- 1910年12月16日:花蓮港驛(日語:花蓮港驛〔かれんこうえき〕 Karenkō eki ?)開業。[1] [3]
- 1944年10月12日:花蓮港驛遭美軍炸毀。
- 1949年6月24日:花蓮港車站重建落成。
- 1948年1月1日:花蓮港車站改名花蓮車站,同日東花蓮港車站改名花蓮港車站。
- 1981年2月:原花蓮車站連同該車站編號047停止使用,只留下花蓮客運總站。
- 1982年7月1日:正式廢止。
- 1992年9月:花蓮舊站拆除。
- 新站
- 1979年2月7日:和平車站至花蓮新站間北迴線部分通車,次日正式開業。
- 1980年2月1日:南聖湖車站至花蓮新站間北迴線全線通車,車站編號051啟用。
- 1982年6月27日:東線鐵路拓寬工程完工,北迴線與台東線可直通運轉。
- 1982年7月1日:花蓮新站改名花蓮車站。
- 1990年10月10日:舉行花蓮後火車站啟用典禮。
- 2003年7月4日:於花蓮車站舉行北迴鐵路電氣化通車典禮。
- 2007年5月8日:開始營運樹林與花蓮間的太魯閣號。
- 2013年3月11日:開始營運樹林與花蓮間的普悠瑪號。
- 2014年7月19日:晉升為全國第四個特等站[4],人員編制九十九人擴充至一百四十人,成為東部幹線對號列車、跨線列車與太魯閣、普悠瑪、復興號的主要始發站與停靠站。
- 2014年9月:花蓮站擴建計畫工程開工[5],包括:東、西站改建工程、花蓮站主體新建工程、自由走道新建工程、花園大廳、雨棚新建工程等。
- 2016年3月1日:啟用多卡通刷卡機。
- 2018年10月3日:新設跨站式站房啟用。
- 2019年7月20日:新花蓮火車站商店街及美食廣場試營運
- 2019年8月23日:公共藝術「洄瀾鯨奇」、花蓮火車站站前花園、舊花蓮火車站改建後的自行車、第二階段增設的公共廁所竣工
- 2019年9月19日:啟用出站閘機(位於改建後的舊花蓮火車站裏)、公共藝術「洄瀾鯨奇」、第二階段增設的廁所(增設的廁所位於改建後的舊花蓮火車站)、舊花蓮火車站的自行車旅館、美食廣場及商店街。
Remove ads
車站概要
花蓮車站首設於日治時期,原站名花蓮港(日語:花蓮港/かれんこう Karenkō),戰後更為現名,原位於今中山路、重慶路交叉路口(花蓮鐵道文化園區)。1979年花蓮新站在原住民稱為「tasutasunan」(達蘇達蘇湳部落,意指沼澤之地)的現址開業。舊花蓮車站於1982年正式廢止。
本站先前為一等站,在2014年1月3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之後,於2014年7月19日升格為特等站[6]。配合花東新車站運動,並花費6億9千萬元改建為跨站式車站,並於2014年6月12日動工,而新跨站式站房已於2018年10月3日進行站體切換,第一階段之站體也在當天啟用,而後續工程在2019年8月23日竣工驗收,於9月17日開幕的DCC洄瀾廣場,1樓的公共藝術「洄瀾鯨奇」、同時啟用第二階段增設於舊站房一樓的增設的出站閘機、廁所、自行車旅館等設施[7]。站前花園還有東站廣場則在2019年10月3日啟用[註 1]。
Remove ads
車站構造

A:(舊)花蓮
B:花蓮港
C:(現)花蓮
D:北埔
E:吉安
F:美崙
(黃線:北迴線、藍線:台東線、綠線:花蓮臨港線、紅線:舊花蓮港




- 剪票機前152個座位(含114個普通座及38個博愛座)
- 剪票機後88個座位(含66個普通座及22個博愛座)
- 飲水機設置:3台
- AED設置:1台
- 投幣式儲物櫃(位於1樓頂呱呱隔壁)
由於花蓮車站是臺灣東部唯一的特等站,因此考量旅客或是花蓮民眾都擁有一個休憩及娛樂空間,臺鐵局規劃在花蓮火車站的東側,設置一處廣場,此廣場有一個站前花圃,花圃中間設有一條以造型鋼棚架為上蓋的隧道,還有一個花園,花園裏設有座位區,花園的最右側有一個平臺,此廣場已於2019年9月19日啟用。
-
2019年10月3日啟用之花蓮車站東站廣場
自行車補給站與花蓮火車站東側剪票閘門都位於改建後的花蓮舊火車站裏,而東側剪票閘門提供給出站旅客使用,而為了讓旅客解決「人有三急」的問題,第二階段將增設在花蓮舊火車站改建而成的廁所,這些設施配合花蓮新站其他之第二階段設施一同在2019年9月19日啟用。
-
花蓮火車站舊站房,但配合花蓮車站改建工程,已於2019年10月3日變身為花蓮新站的東側出站閘門,它還包含了自行車補給站與第二階段增設的廁所
花蓮新站第二階段完工後將增設商店街及美食廣場,預計有16家業者可進駐花蓮火車站,包括7-eleven、爭鮮外帶壽司、台鐵夢工廠(花蓮店,店內包含購買台鐵便當服務)等店家,頂呱呱等已於2019年7月20日起陸續營運,而星巴克也於2019年7月底營運,讓業者進駐的數量增加至20家,而位於1樓的美食廣場亦隨著第二階段竣工而開幕。
-
2019年10月3日的花蓮火車站3樓自由通道,它同時亦是花蓮車站新商店街,亦作為連接前後站的通道
- 花蓮車站旅客進出路線採分流設計,在東、西站進站的旅客皆先上3樓買票或取票,再下至月台上車,而出站的旅客則先由月台經地下道,分別由東側或西側的剪票閘門出站。
- 1樓出站驗票閘門、補票處、投幣式儲物櫃、公共電話及東站商店。東、西站站外南端皆有計程車招呼站。
- 3樓設有售票處(年長、孕婦、無障礙專用窗口)、自動售票機、候車大廳、哺集乳室、服務中心、值班站長室及連接東、西站之自由通廊及商店街。經由進站驗票閘門可進入付費區之候車區。
利用狀況
根據2024年資料,本站每日旅運量約為18,858[2],在台鐵各站中排行第19名。
Remove ads
相片集
-
花蓮車站舊站房全景
-
遠眺花蓮車站
-
花蓮車站東站
-
花蓮車站東站傍晚燈光裝飾的站體
為吸引前來花蓮觀光的旅客,台鐵規劃在花蓮新站的1樓地面繪畫公共藝術「洄瀾鯨奇」,此藝術分二階段開放,第一階段連同花蓮新站開放部分公共藝術「洄瀾鯨奇」彩繪,已於2018年10月3日開放,第二階段亦已於2019年9月19日開放,竣工後的公共藝術「洄瀾鯨奇」晚間會發光並變色,景觀非常漂亮;以下分別是公共藝術「洄灁鯨奇」於第二階段竣工後的日景及夜景。
-
花蓮車站公共藝術「洄瀾鯨奇」日景
-
花蓮車站公共藝術「洄瀾鯨奇」夜景
腳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