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制或自我約束(英語:Temperance),在現代使用通常被定義為節制或自願的克制。[1]通常根據個人自願拒絕做的事情來描述。這包括以非暴力和寬恕的形式制止報復心,以謙卑和謙虛的形式制止自大,以克制方式奢侈之類的過度行為,或以審慎的形式制止現在的揮霍,制止過度的憤怒或渴望冷靜和自我控制的形式。 [2]
宗教思想家、哲學家以及正面心理學的運動中,將自我約束描述為一種美德,在哲學和宗教思想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古典肖像畫中,美德經常被描繪成一個女人,拿著兩個容器將水從一個轉移到另一個。它是希臘哲學和基督教以及東方傳統(如佛教和印度教)中發現的西方思想的主要美德之一。 自我約束是積極心理學分類中的六種美德之一,包括智慧、人性、勇氣、正義和超越 [3],通常被描述為對過剩的控制,並通過貞操、謙虛、謙卑、自我調節、好客、禮節、節制、寬恕等特徵表達;這些都需要抑制過多的衝動,如性慾、虛榮或憤怒。「節制」(temperance)此詞本身也可以指戒酒(酒毒),尤其是指節制運動,也可以指酒精節制。
詞源
節制在中文中即約束的意思。但是通常用來指約束管理下屬,如節制兵馬。而現在高頻使用的用法在古代並不普遍。
歷史
古希臘語中有兩個單詞已被英語翻譯為「自我約束」。第一:sôphrosune。這詞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自我約束。 另一個詞是enkrateia,是亞里斯多德時代創造的一個詞,意指控制自己或自律。Enkrateia在《詹姆斯國王聖經》中出現了3次,在《聖經》中它被翻譯為節制。
自從首次使用以來,自我約束的現代含義已經演變。在拉丁語中,速度表示要克制(避免發怒),但更廣泛地講是適當的平衡或混合(尤其是溫度或化合物的混合)。因此,短語「to temper a sword」意指鍛造金屬刀片的加熱和冷卻過程。拉丁語也提到統治和控制是需要適度的(即不過分使用武力)。
如柏拉圖所提倡的,自我約束(sôphrosune)是雅典的一項主要美德。克制自我是他理想城市的四大核心美德之一,並得到亞里斯多德的回應。根據亞里斯多德的說法,「克制是享樂的手段」。[4] 在柏拉圖的早期對話之一「 魅力 」中,擁有「 sophrosune」的對話有以下四種定義:(1)一種安靜,(2)一種謙虛,(3)一種自己的事業, (4)認識自己。 柏拉圖迅速駁斥了這三個最初的定義,並反對(4),如果「sophrosune」只是知道一個人所不知道的事,那麼如果不了解其他事情就毫無用處。
宗教信仰
可以在不同的文化和時代看到自我約束的主題,如此處所示。
自我約束是八正道中重要組成的部分。在轉法輪經中,常被視為第一教學,佛介紹八正道和中道可作調和縱慾和禁慾兩個極端之間。五戒中的不邪淫和不飲酒則反映了克制的價值:應避免「與感官享樂有關的不端行為」和醉酒。[5]
在猶太-基督教傳統中,克制是豐富的。《舊約》強調克制是一種核心美德,所羅門的《箴言》和《十誡 》都證明了克制是對通姦和貪婪的提醒。新約聖經也是這樣做的,寬恕是神學的中心,自我控制是聖靈的果子之一 。 [4] 關於基督教神學, 欽定版聖經加拉太書5:23中使用克制一詞來表示希臘詞ἐγκρατεία(enkrateia),意思是自我控制或自律(史特朗經文彙編)(1466)。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除其他幾項外,還宣傳了柏拉圖的原始美德。
在基督教教堂里,自我約束是一種美德。它適用於生活的所有領域,尤其在阿米什人、舊秩序門諾派和保守門諾等教派中體現出來。在基督宗教中,可減輕吸引力和對快樂的渴望,並在「使用物品時得到平衡」。 聖托馬斯稱其為「束縛激情的心思傾向」。[4] 自我約束被認為可以打擊貪食。 [
在積極心理學中,自我約束被定義為包括以下四個:寬恕、謙卑、審慎和自我調節。[6]
達摩(dama)(梵語:दम)在印度教中等同於自我約束,有時寫成達磨(damah)(梵語:दमः)。 [7] [8] dama單詞和基於該單詞的梵語衍生詞表示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的概念。奧義書在5.2.3節中指出,一個良好、發達的人有三個特徵,包括:自我約束(damah ),對所有有情眾生有同情和愛daya)以及佈施(daana )。 [9] 在瑜伽印度教文學中,自我約束是用yamas的概念來(梵語:यम)定義的。[10] 根據ṣasampad,自我約束(dama )是六項主要美德之一。 [11]
構成道德生活的概念在吠陀和奧義書中不斷發展。隨著時間的流逝,新的美德被概念化並添加,一些被替換,有些被合併。例如,Manusamhita最初列出了人類過著道德生活所必需的十種美德: Dhriti(勇氣),Kshama (寬恕),Dama(克制),Asteya(非貪婪/非偷竊),Saucha(純度)感官,Indriyani(對照), DHI (審慎),vidya(智慧),諦(真實性),akrodha(免於憤怒)。在後來的經文中,同一學者通過合併和創建一個更廣泛的概念,將其簡化為五種美德:Ahimsa (非暴力),Dama(節制),Asteya(非貪婪/非偷竊)、Saucha(純淨)、Satyam(真實)。[12] [13] 這種古典梵文文字不斷在發展,並且成為了道德生活必不可少的美德。[14] [15]
在印度教哲學中,有五種自我約束被認為是道德生活必不可少的。包括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貪婪 [16] [17] 自我約束的範圍包括一個人的行動,一個人說或寫的詞以至一個人的思想。 自我約束的必要性被解釋為防止不良業 ,業遲早會困擾並返回到無限制的狀態。 [18] [19] 自我約束的神學需求也被解釋為控制了一個人的行動對他人的破壞性影響,因為傷害他人正在傷害自己,因為所有生命都是一生。[20]
耆那教的自我約束深深植根於它的五個主要誓言中:
在耆那教派中,不殺生的誓言不僅限於不訴諸肉體暴力,而且它本身還包括通過思想,言論或行為來約束一切形式的暴力。
當代組織
自我約束的價值觀仍然被諸如美國童軍,威廉貝內特和班傑明·富蘭克林這樣的現代學者所提倡。 [21]在禁令的研究以及美德的表述和組織方面讓哲學的研究提供了許多資訊。
參考文獻
參閲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