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基曼語(Wagiman language)[5]:266是一種瀕危澳大利亞原住民語言,使用者僅剩不到10名瓦基曼族[6],分布在北領地凱薩琳松溪。
瓦基曼語的動詞形態極為複雜,它的動介詞詞類非常罕見,它的複合動詞和動介詞動詞化的能產性都非常獨特。
瓦基曼語在下一代或將滅亡,最年輕的一代已經幾乎不能理解。[7]
瓦基曼語音系在北澳大利亞語言中很獨特。有6個調音部位,每個都有塞音和鼻音。還有幾個邊音和近音,1個顫音和成音位的聲門塞音(記作「h」)。瓦基曼語還有北澳大利亞標準5元音系統。
強(或「緊」)塞音與弱(或「松」)塞音的區別基於「清音」的長度,這與發聲起始時間(VOT)不同,是除阻後、聲帶開始活動、變濁前的一段時間。
瓦基曼語弱塞音雖然和漢語不送氣塞音一樣是清音,但與英語濁塞音聽感相似,因此以濁音拉丁字母b、d和g拼寫。強塞音則更像英語清塞音,時長上也更長。它們在兩個元音間出現時寫作雙寫塞音字母,如pp、tt和kk。
因為阻音的長度取決於和後繼元音間的時長,詞首或詞尾的塞音不會有強弱對立。體現在正字法上,塞音聲母以濁音拉丁字母拼寫(b、d和g),但在詞尾用清音字母(p、t和k)。
瓦基曼語有標準5元音系統。但一個元音和諧的系統暗示其中兩組元音彼此相似。[ɛ]與[ɪ]相似,[ɔ]與[ʊ]合流。
在這一觀點下,瓦基曼語元音可以被分析為來自更南方的3元音系統,但在音系上受了北方的5元音系統干擾。
瓦基曼語使用者對瓦基曼語兩種方言間的區別相當敏感,分別稱為matjjin norohma「輕語」和matjjin gunawutjjan「重語」。區別很小,使用者能輕易理解。[8]
瓦基曼語語法
所有語法信息無標記則來自Wilson, S. (1999)。[7]
如同其他澳大利亞語言,瓦基曼語不區分名詞和形容詞。瓦基曼語名詞可接受格後綴,表現在句中的語法或語義功能。語法格有作格、通格,語義格有工具格、向格、離格、方位格、共格、欠格、時格和類格。與格可以是語法或語義上的格,取決於動詞的語義需求。
瓦基曼語中指示詞與名詞很像,在格後綴上也遵循相同的語義、句法規則。例如,指示詞mahan「這」或「這裡」(詞根:mayh-)和其他名詞的賦格是完全一樣的。
- guda「火」「木」[ɡʊda]
- wirin「樹」「枝」[wɪɻɪn]
- lagiban「男」[laɡɪban]
- gordal「頭」[ɡɔɖaɫ]
- lagiriny「尾巴」[laɡɪɻɪɲ]
- manyngardal「舌」[maɲŋaɖaɫ]
第三人稱單數和複數主格ngonggega和bogo的使用在漸漸減少。使用者傾向於用非人稱代詞,如gayh-「那」或gayh-gorden「那些」。此外,因為主語的人稱和數已經由動詞前綴指出,主格代詞常常被省略。
當主格系統區分作格與通格時,自由代詞區分主格和賓格,如下。但它還參與作格的變形,展現三分型配列的格系統,如下:
ngagun-yi ngonggo ngany-bu-ng 1SG.NOM-ERG 2SG.ACC 1sgA.2sgO-hit-PFV 「我打你。」}}
此例中主格帶代詞詞根ngagun「我」帶作格後綴-yi以表示及物從句的施事。相反地,同一代詞充當不及物從句的論元不獲得作格:
ngagun maman nga-yu 1SG.NOM good 1SG-be.PRS 「我很好。」}}
另外,賓格代詞可以是賓格或與格,取決於動詞的語義需求。在傳統術語中,這些代詞既可以是直接賓語也可以是間接賓語。
ngagun-yi nga-nanda-yi nung 1SG.NOM-ERG 1sgA.3sgO-see-PST 3SG.ACC 「我看見了他/她。」}}
nga-nawu-ndi wahan nung 1sgA.3sgO-give-PST water 3SG.ACC 「我給了他/她水。」}}
出於這些原因,主–作格代詞被視為「基礎」代詞,賓–與格代詞則被視為「間接」代詞。
上表中屬格代詞全部以-gin結尾,但正字法上做了區分,以通常劃分語素用的連字符-分開。此處-gin形式並非一個獨立的語素,也並不是一個詞;沒有將nganing-gin「我的」去掉-gin形成的nganing這樣的詞。整個代詞系統共通的屬格形式有規律的結尾可能是歷時巧合。
這不能是下面所列的主格後綴,因為它不能加到其他主語上(*warren-gin lari「孩子的手」,而warren-gu lari「孩子的手」)。此外,代詞屬格還可以接受別的格後綴,如: |goron nganing-gin-ba |house my-ALL |「到我家。」}} 這可以被瓦基曼語格複合的限制阻止。
瓦基曼語動詞不超過50個。不能通過派生造動詞。它們常是單音節詞根,均以元音結尾。瓦基曼語動詞義務地為核心論元的人稱和數、為從句的時和體屈折。一小類動詞可以接受非限定性後綴-yh,這時它便不會為人稱或時屈折。隨後非限定性動詞必須與另一助動詞共現。
每個動詞都加了過去時標記。
- bu-ni「打」
- di-nya「來」
- la-ndi「扔」
- rinyi-ra「落」
- nanda-yi「看」[nandaɪ]
- yu-nginy「是」[jʊŋɪɲ]
瓦基曼語有記錄的動介詞超過500個,後續研究發現得更多。與動詞相比,動介詞多得多,語義上也更豐富。動詞表達簡單、直接動作,如yu-「是」、ya-「去」和di-「來」,而動副詞表達更具體的、語義上更狹窄的意義,如barnhbarn-na「留下足跡」、lerdongh-nga「吹奏 (迪吉里杜管)」或murr-ma「步行涉淺水以尋找」。
而動介詞不能據人稱變形、不能單獨引導從句。如果試圖使它們引導從句,則必須與動詞結合,這樣形成雙向的動詞複合體,即複合動詞。
每個都加了無體後綴-ma。
- liri-ma「游泳」[lɪɻɪma]
- dabaley-ma「四處走」[dabalema]
- gorrh-ma「魚」[ɡɔrʔma]
- dippart-ta「跳」[dɪbˑaɖˑa]
- wirrnh-na「口哨」[wɪrʔna]
另見
注釋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