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氰 | |
---|---|
IUPAC名 Ethanedinitrile 乙二腈 | |
別名 | 氰氣 二氮化二碳(Dicarbon Dinitride) |
識別 | |
CAS號 | 460-19-5 |
PubChem | 9999 |
ChemSpider | 9605 |
SMILES |
|
Beilstein | 1732464 |
Gmelin | 1090 |
UN編號 | 1026 |
EINECS | 207-306-5 |
ChEBI | 29308 |
RTECS | GT1925000 |
MeSH | cyanogen |
性質 | |
化學式 | C2N2 |
莫耳質量 | 52.04 g·mol⁻¹ |
密度 | 0.95 g/cm3, −21 °C |
熔點 | −28 °C |
沸點 | −21 °C |
溶解性(水) | 450 ml/100 ml (20 °C) |
熱力學 | |
ΔfHm⦵298K | 309.07 kJ mol−1 |
ΔcHm⦵ | −1.0978~1.0942 MJ mol−1 |
S⦵298K | 241.57 J K−1 mol−1 |
危險性 | |
警示術語 | R:R12, R23, R50/53 |
安全術語 | S:S1/2, S16, S33, S45, S63 |
MSDS | inchem.org |
歐盟編號 | 608-011-00-8 |
歐盟分類 | F+ T+ N |
NFPA 704 | |
爆炸極限 | 6.6–42.6% |
相關物質 | |
相關腈 | |
相關化學品 | 二溴基氰乙醯胺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氰在標準狀況下是無色氣體,帶苦杏仁氣味。燃燒時呈桃紅色火焰,邊緣側帶藍色。氰溶於水、乙醇、乙醚。
氰的化學性質與鹵素很相似,是擬鹵素(或類鹵素)的一種。氰氣會被還原為毒性極強的氰化物。氰加熱時與氫氣反應生成氰化氫。與氫氧化鉀反應生成氰化鉀和氰酸鉀。氰加熱至400°C以上聚合成不溶性的白色固體(CN)x。
方法二:氰可由加熱氰化汞製得:
方法三:二價銅鹽,如硫酸銅與氰化物反應產生不穩定的氰化銅,很快分解生成氰和氰化亞銅:[1]
方法四:電解融熔狀態的氰鹽:
工業製備:工業上氰由氰化氫氧化得到,氧化劑和介質為氯氣與活性二氧化矽催化劑或二氧化氮與銅鹽。氮氣與乙炔放電條件下也會產生氰。[2]
氰的歧化反應:
氰在 1815 年由約瑟夫·路易·蓋-呂薩克合成,並命名了它且說明了氰的實驗式。蓋-呂薩克發明了 "cyanogène" 這個字,由希臘語 κυανός (kyanos,藍色) 和 γεννάω (gennao,我創造),因為氰化物就是瑞典化學家卡爾·威廉·舍勒從普魯士藍中分離出來的。[4]到1850年代,攝影師們使用氰肥皂清除手中的銀污漬。[5]它在19世紀後期隨著化肥工業的發展而變得重要,並且仍然是許多化肥生產中的重要中間體。氰在硝化纖維的生產中也用作穩定劑。
在1910年,哈雷彗星的光譜分析發現了彗星尾巴中含有氰,這導致公眾擔心地球通過尾巴時會被氰毒化。由於尾巴的極度擴散特性,當行星穿過它時,它沒有任何作用。[6][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