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歐元紙幣

通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歐元紙幣
Remove ads

歐元紙幣歐元區內各國央行或歐洲中央銀行發行[1],自2002年1月1日起流通。歐元創立於1999年,當時它以一種「看不見」[2]的形式存在(例如顯示在活期存款帳目上)。自2002年其紙幣與硬幣開始流通後,歐元成為法定貨幣。自此,歐元接替之前11個國家的貨幣,並隨後擴展到歐盟其他成員國。從2015年1月1日起,有19個歐盟成員國和6個非歐盟成員國將其視為單一貨幣。根據歐洲央行的最新估計,至2013年3月,將有約152億張歐元紙幣在市面流通,其總價值約合9015億歐元[3]

Thumb
第一套歐元紙幣 (2002-2013)
Thumb
第二套歐元紙幣 (2013-現在)
最大面額變為200歐元。

歷史

自1960年起,歐盟就有建立一個統一貨幣的設想。經過數十年的艱難談判,尤其在英國的強烈反對下,1993年《馬斯垂克條約》的簽署為建立歐盟單一貨幣的確立了目標和時間表。1999年,歐元終於成為現實,並在除英國和丹麥以外的歐盟國家內使用[4]

2009年,《里斯本條約》進一步確立了歐元各國經濟體與歐洲央行的關係[5]

介紹

簡述

歐元創建以來,其紙幣共有7種面額,分別是€5€10€20€50€100€200€500。與硬幣不同的是,紙幣的設計在整個歐元區都是一樣的。為了使紙幣更耐用,並使人們更容易得通過觸摸來識別,印製紙幣的紙張由純纖維製造[6]。歐元紙幣的尺寸最小為120mm x 62 mm,最大為160mm x 82mm;不同的紙幣使用不同的主題色調以便區分。

第一套歐元紙幣於2002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1日期間發行。隨後在2013年5月2日起被第二套紙幣所取代。此外,第二套紙幣取消了500元紙幣。

紙幣的改版

所有的歐元紙幣都印有歐洲央行總裁簽名。因此,當新的一位歐洲央行總裁上任後,歐元紙幣上的簽名也隨之改變。到目前為止,歐元紙幣上印有三任不同總裁的簽名[7]。為預防假幣,歐盟計劃每隔七八年就推出新一套的紙幣。第二套紙幣原計劃2010年推出,後被推遲至2013年5月2日。預計新一套紙幣將來未來的幾年裡逐步取代舊版紙幣[8]

發行量

根據歐洲中央銀行的估算,截至2018年5月,總共發行了約210億張紙幣,其中以€50佔最多,達到46%。[9]此外,€500已於2015年停止印製及發行,2016年正式宣布第二套歐元紙鈔取消500元,預期流通量將繼續下跌。

更多資訊 面值, 數量 (百萬) ...

不同系列的歐元紙幣

簽名

歐元紙幣正面印有歐洲央行總裁的簽名。2002年,首任總裁維姆·德伊森貝赫的簽名出現在紙幣上,隨後被繼任總裁讓-克洛德·特里謝的簽名所取代。2012年3月印有第三任總裁馬里奧·德拉基簽名的紙幣開始發行,直到2019年被第四任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的簽名替代。

第一套(2002版)

第一套歐元紙幣以「歐洲各個時期的建築風格」為主題,代表著歐洲建築兩千年的演變。紙幣的正面用簡單線條繪製的門廊窗戶象徵著「開放與合作」歐盟的核心精神;紙幣背面的橋梁則象徵著「歐洲人民和世界其他地區人民的交流」。另外,紙幣上的12顆星星亦代表了「當代歐洲的活力與和諧」[10][11]

根據歐盟各成員國的平等原則,歐元紙幣上的設計元素並不代表任何實體的建築。這種相對中性的選擇,最大化的體現了各國的共同價值觀,並有效避免了歐元區國家由於紙幣設計引起的紛爭。

所有的紙幣上都印有歐盟旗幟,涵蓋11種於2012年初首先引進歐元國家的語言書寫之「歐洲中央銀行」縮寫首字母(BCE, ECB, EZB, ΕΚΤ, EKP)、歐洲地圖、「歐元」文字(拉丁語EURO, 希臘語ΕΥΡΩ)以及歐洲央行總裁的簽名。

這套紙幣設計的最終方案,在歐洲央行於1996年2月12日的一場比賽中從44幅作品中選出,並於1996年12月3日在都柏林舉行的歐盟高峰會上,宣布奧地利國家銀行羅伯特·卡利納的設計方案勝出。儘管羅伯特·卡利納最初使用歐洲現有橋梁作為其設計元素,歐元紙幣上所有的橋梁和門窗的繪圖都基於其歷史各個時期的建築風格,不同紙幣展現的不同建築風格在下表詳細列出。

更多資訊 圖樣, 面額 ...

歐元紙幣的背面繪有歐洲地圖。由於一些歐洲國家的海外領地(如法屬圭亞那)也使用歐元,因此這些海外領地的地圖的亦被單獨繪出,並置於歐洲大陸地圖的左下角。2004年歐盟擴大後,賽普勒斯馬爾他開始使用歐元,但由於地圖版面關係,他們的領土並沒有繪製在這套歐元紙幣中[13]

Remove ads

安全措施

歐元紙幣包括許多複雜的安全措施,如水印紅外紫外墨水、全息圖像微縮印刷等,以確保紙幣的真實性。為了讓公眾辨別紙幣的真偽,歐洲央行公開了部分安全措施。然而關於歐元紙幣的完整的安全措施,則由歐元體系下各國央行嚴格保密。 一般來說,辨別歐元紙幣真偽有四種方法。前三種辨別方法,即歐洲央行推廣的「觸摸、觀察、傾斜」(法語:toucher, regarder, incliner[14][15],就可以讓普通大眾方便地辨別紙幣的真偽。

觸摸:

  • 紙張——紙張經過特殊材料處理,使之堅韌並有脆性;
  • 凹版印刷——紙幣上的主要圖案、代表面值的大號數字和代表歐洲央行的字母縮寫採用凹版印刷,使之觸摸起來有凹凸感;
Thumb
5歐元紙幣的全息圖像帶
Thumb
100歐元紙幣的微縮印刷
Thumb
經紫外燈光照射的50歐元紙幣
Thumb
磁性油墨印刷的序列號

觀察:

  • 水印——紙幣經過水印處理,圖案包括紙幣的面值以及不同時期歐洲建築的窗戶,迎著光線觀察,原本模糊的圖案變得清晰可見;
  • 安全線——迎著光線觀察,可在紙幣中間發現一條磁性黑線,在黑線中間印有透明的「歐元」字樣及相應面值;
  • 互補對印——迎著光線觀察,可看到紙幣正面左上角和背面右上角的不完整數字合二為一,該數字代表紙幣的面值;

傾斜:

  • 全息圖像——在5歐元、10歐元及20歐元紙幣的正面右側,有一條全息圖像帶,反覆上下傾斜可看到紙幣面值、歐盟旗幟、歐元符號及「歐元」字樣;在50歐元至500歐元紙幣的正面右側,有一個全息圖像標籤,上面印有紙幣面值、微縮「歐元」字樣及紙幣正面主圖案;
  • 彩虹帶——在5歐元、10歐元及20歐元紙幣的背面,有一條印有紙幣面值及歐元符號的彩虹帶;
  • 光學變色油墨——在50歐元至500歐元紙幣的背面右下角,有用光變油墨印刷的面值數字,反覆上下傾斜可看到其顏色變化。

其他措施:

  • 紅外與紫外特性——在紅外儀器下,紙幣的一部分會消失;而在紫外線下,紙幣圖案會有螢光效應;
  • 微縮文字——仔細觀察紙幣,可看到非常但仍可用肉眼識別的文字,這些文字線條細而清晰,很難通過一般印刷來偽造;
  • 防複印圓圈——紙幣上不規則排列的圓圈,某些複印機可通過這些圓圈來識別紙幣,進而拒絕對其複印;
  • 數字水印——通過數學加密算法將信息嵌入圖案中,使一些圖像處理軟體(如Adobe Photoshop)識別,並拒絕對其處理[16]
  • 磁性油墨——紙幣的特定區域用磁性油墨印刷(如紙幣序列號),以便特殊儀器探測;
  • 條形碼——將紙幣迎著光線觀察,可發現紙幣中間偏左的地方有條形碼水印,不同面額所展示的條形碼不同。

儘管歐洲央行總裁的簽名會隨發行時間不同而變化,但它並不是歐元防偽措施的一部分。

紙幣識別

Thumb
印刷代碼

與歐元硬幣不同的是,歐元紙幣的設計圖案在各個國家是統一的。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通過紙幣序列號來辨別紙幣的發行國[17]。由於紙幣發行時間較早,其後加入歐盟的七個國家(保加利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共和國羅馬尼亞)並沒有分配到這個代碼。

此外,在紙幣正面還印有印刷代碼,以追溯該紙幣的印刷源。這個代碼以「A001B1」的形式出現,其中第一個字母代表印刷公司,接著三個數字代表印刷機位,最後一個字母及數字代表這張紙幣的版位(通常來講,歐元紙幣一版有十行六列,其版位號即為A1–K6)[18]。例如在右圖中,R001A1代表德國聯邦印鈔公司001號機位印刷的紙幣,其版位為第一行第一列。

更多資訊 代碼, 國家 ...
更多資訊 字母, 印鈔公司 ...
Remove ads

第二套(2013版)

因應假鈔大量出現的問題,歐洲中央銀行設計第二套紙幣。很顯然第二套紙幣是基於第一套的設計。

2016年5月4日,歐洲中央銀行宣佈:將在2018年底將停止印製和發行500歐元紙幣。因此,第二套紙幣的最大面額變成了200元。

更多資訊 圖樣, 面額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