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我的祖國》(捷克語:Má vlast)是捷克作曲家貝多伊齊·史麥塔納在1874年-1879年間完成的交響詩作品,是由六首色彩繽紛而富戲劇性的管絃樂曲所組成。儘管這六部份樂章常被認定為一個整體而演奏(其中包括著名的《莫爾道河》),它的每個樂章其實是獨立作品。每部分在1875年至1880年都獨自舉辦了首演。真正六部份合一的完整「首演」直到1882年11月5日才在布拉格舉行。
根據弗朗茨·李斯特開創的交響詩音樂形式,史麥塔納在這部作品中展現了19世紀末期興起的民族主義音樂(國民樂派)風格。每一個章節都描繪出波希米亞地區的鄉間景象、本土歷史或者故事傳說。整首曲子以民謡曲風充塞其中,反應出波西米亞的歷史、傳統和地貌,藉以抒發他的愛國至誠。
高堡是波西米亞王室的一座古堡,亦為從前波西米亞王室根據地布拉格之扼守鎮錀,由此可俯瞰滾滾的莫爾道河。每當吟遊詩人的竪琴樂音在耳邊響起時,總讓史麥塔納和聆聽者憶起往昔捷克民族傲人的英雄事跡及榮耀。全曲大體上是以奏鳴曲式展現,王室殞落後的悲情被呈現部分的主題喚醒,而再現部的樂章則更添悲悽哀愁。
1952年起的每年5月12日,也就是貝多伊齊的忌日,捷克布拉格都會舉辦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其傳統開場曲目就是《我的祖國》。[1]
1843年起史麥塔納來到布拉格從事音樂行業,當時的他受到了布拉格音樂學院諸多前輩的指導,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弗朗茨·李斯特。1848年,史麥塔納參加1848年革命中的奧地利革命,從而堅定了他認為捷克將獨立的信念。1856年他轉輾至瑞典的哥德堡市,直到1861年才歸國。在這段流亡期間他寫了三組交響詩,分別為:《理查三世》(1857年 - 1858年)、《華倫斯坦的營地》(1858年 - 1859年)、《哈孔伯爵》(1861年 - 1862年),這三組的國民樂派風格還不明顯。歸國後的史麥塔納逐漸在布拉格享有了越來越多的名聲,而他也在1866年接掌布拉格國民歌劇院指揮後進行實驗性的歌劇創作。九部歌劇如下:一個布蘭登堡人在波西米亞(1863)、被出賣的新嫁娘(1864)、達利波(1867)、莉布絲公主(1868-1872)、兩位寡婦(1874)、吻(1876)、秘密(1878)、魔鬼牆(1882)、薇奧拉(1884年,未完成)。這些帶有強烈民族色彩歌劇的創作經驗逐漸使史麥塔納在國民樂派的技巧達到爐火純青。終於,史麥塔納在1874至1879年完成了捷克國民樂派音樂史上的里程碑作品《我的祖國》。
全篇交響詩共六章,第一章與第三章回顧了本民族的傳說,是一部分。第二章與第四章,描繪了波西米亞的自然風格,是爲另一部分。而第五章與第六章則象徵了血淋淋的民族獨立戰爭史,體現出捷克人對獨立的民族國家的盼望。
全曲約74分鐘,其中第一章約14分鐘,第二章約12分鐘,第三章約10分鐘,第四章約13分鐘,第五章約12分鐘,第六章約13分鐘。[2]
全曲部分:短笛、長笛、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法國號、小號、長號、大號、定音鼓、鈸、絃樂團
第一章與第二章:豎琴
僅第二章:大鼓
除第五章以外:三角鐵
第一章《高堡》(捷克語:Vyšehrad),又名《巍峨的城邑》。於1874年九月末至1874年11月18日創作完成。並於1875年3月首演。這章描繪了布拉格的「高堡」景象,那裡是早期捷克歷史上的諸位君王加冕之處,也是長眠之地。在1874年的夏天裡,史麥塔納逐漸開始喪失聽力以至於徹底失聰。他在遞交給捷克皇家劇院的總指揮 Antonín Čížek 的辭呈中談及了這平緩而又急速奪走他聽力的疾病。在1874年,他出現幻聽並感受到嚴重耳鳴。自那之後,他無法辨別個體音符。十月初,他右耳徹底失聰,20日,左耳也喪失全部聽力。即使是採用聽取柔和的、完全孤立的音效的方法也沒有治療成功。[4]伴隨交響詩開始的是捷克傳說中的吟遊詩人 Lumír 的豎琴演奏而引導出「穿越城堡軍火庫」的氛圍。這一段落的樂曲鮮明的表現出本章的主旋律,這在其他部分也還能夠聽到。一個四音符(B♭-E♭-D-B♭)代表了高堡本身,而史麥塔納在《莫爾道河》的結尾段以及《布拉尼克山》的最終章也反覆用到了這段旋律。
在配樂中作為開場樂的是兩把豎琴的琶音,緩板,降E大調,3/4拍。伴隨其後的是一段由弦樂隊負責的屬音七和弦的五音推動主旋律出現將本樂章推動至高潮。下一小段中,史麥塔納試圖用以快板(4/4拍)為基調的進行曲來描繪出高堡輝煌的景象。在一段聽起來激昂凱旋的高潮中,樂曲卻突然被打斷,轉向柔和。這象徵著高堡的崩塌。第一段的豎琴演奏再次出現,使人們追憶高堡的美景。音樂逐漸結束,提示第二章《莫爾道河》即將出現。
1872至1874年的這段時間裡完成的這一章是史麥塔納在他徹底失聰之前唯一完成品,而大多數演奏會持續十五分鐘。
第二章《莫爾道河》(捷克語:Vltava,德語:Moldau),又名《穆爾烏河》,於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完成,1875年4月4日首演。長達12分鐘,E小調,急促的快板,6/8拍。經常被單獨錄音或演奏,全曲共分八個段落,從穆爾島河上游開始描繪到下游(括號內以德語註釋)[5]:
本章中,史麥塔納利用音畫法來描繪這條起源自舒馬瓦山,流經波西米亞平原波西米亞最重要的河。[6]用他的話說:
這一部分的創作描述了莫爾道河,兩條主要源流(第一段e小調),其中之一溫和而急促(以小提琴演奏),而另一條冷靜平緩(以長笛演奏)。匯流後穿過森林(第二段C大調),看到巍峨的風景(以法國號演奏),在那兒正在舉辦一場一位農夫的婚禮(第三段G大調,中板),甚至連美人魚都被月光誘出來載歌載舞。(第四段降A大調,以長笛與雙簧管來演奏)。在陡峭山岩圍繞的城堡廢墟里,樂曲回到莫爾道河主題(第五段e小調,以小提琴與雙簧管再現第一主題),之後河水流入湍急的聖約翰急流(第六段E大調,以弦樂群來表現),流入布拉格時,水流較緩、河面變寬(第七段E大調,第一章主旋律再次出現),旁過雄偉壯觀的高堡(第八段E大調,以木管奏出第一章主旋律)。最後緩緩流進易北河。
從來沒有一首曲子像這樣細膩的描寫一條河流,它讓捷克人引以為傲的莫爾道河更富有靈性。這一章包含了史麥塔納最著名的一段旋律。它由義大利男高音 Giuseppe Cenci 的 La Mantovana 改編而來。[7]
第三章《沙爾卡》(捷克語:Šárka),快板,a小調,2/2拍。於1875年2月20日完成。名字的由來來源於捷克古代傳說中少女戰爭的核心人物——女戰士沙爾卡。沙爾卡被自己愛人欺騙,決心組織娘子軍來反抗男性政權(本章主題,以木管和小提琴演奏)。沙爾卡設下圈套,下令將自己綁在樹上(以長笛演奏),等待騎士王塞提拉德來伐,好讓他相信她只是個被迫領軍反抗的女子,遂將其騙入山谷之中。當Ctirad解救了她後(以低音管與大提琴演奏)便徹底愛上了沙爾卡,帶她回營。於是沙爾卡在慶功宴時在蜂蜜酒中下藥,將Ctirad及他的部下全部迷倒(樂曲帶有波西米亞民歌色彩,以銅管吹奏),並吹號指示自己的娘子軍將騎士王的部隊全數擊殺(弦樂部隊顫音演奏,法國號主導),全曲結束。
第四章《波西米亞的森林與草原》(捷克語:Z českých luhů a hájů),中板、g小調、2/4拍。於1875年10月18日完成。首次公開演出是在同年的十月。本章並不如前章取材於歷史傳說,而是歌頌了波西米亞風土人情。共有草原、陽光、微風、豐收幾個段落。
第五章《塔波爾》(捷克語:Tábor),緩板、d小調、2/2拍。完成於1878年12月13日,1880年1月4日公開演出。這一章再一次牽涉近代捷克歷史,十五世紀當地一位名叫揚·胡斯的宗教領袖引進宗教改革的的觀念,因此使捷克民族意識覺醒。胡斯後來因為反對羅馬教廷的主張而被捕,受到火刑。胡斯死後,信仰他教義的人就組成胡斯黨,以南波西米亞的塔波爾為據點,同信奉天主教的神聖羅馬帝國打了一場胡斯戰爭。那場戰爭所流傳下的讚美詩《上帝的戰士》,成為歌劇莉布絲公主以及此曲的主題。
第六章《布拉尼克山》(捷克語:Blaník),中庸的快板、d小調、3/2拍。於1879年3月9日完成,並於1880年1月4日首演。樂曲主題緊接著上一章《塔波爾》的結尾處,描繪了波西米亞又一個歷史傳說——當戰爭前期接連不斷的失利之後,一個由St.Wenceslaus公爵率領的部隊退入布拉尼克山中休養。而當波西米亞受到最嚴重的侵犯(也有指四波不同方向的軍隊襲來)之時,騎士部隊將會復出保衛自己的領土。第五章中「上帝的戰士」主旋律再一次被引用,而原配詞「你們同他終將獲得勝利」暗示了最後胡斯派奮力作戰取得勝利的結果。樂曲也在此達到高潮。本章同時穿插了第一章《高堡》與第二章《伏爾塔瓦河》的主旋律,就如同波西米亞地理中,這條河終流入布拉尼克山中一般。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