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一種回饋的反應或態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感恩、感謝或感激[1][2]是指對施恩者所給予的益處、恩惠的回應。感恩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上很多宗教信仰所關注的重點。它曾是古代、中世紀及現代哲學家感興趣的問題,並且仍然是當今西方哲學家所關注的問題。在心理學層面對感恩進行系統性研究是在2000年左右才開始,可能是因為心理學歷來更側重於理解負面悲觀情緒而不是理解積極的情緒。心理學層面對感恩的研究側重於對短時間內感恩的情感體驗(感恩的狀態)及感恩頻次在個體間的差異(感恩特質)及上述兩點之間的關聯。[3]
感恩與內心的虧欠感是不同的。雖然兩種情緒都是在接受了他人幫助之後產生的,然而虧欠感產生以後,主體會意識到他們有義務通過回報對他人所提供的援助進行補償。[4] 兩種不同的情緒會導致不同的具體行為,虧欠感會促使接受幫助的人逃避對他們施以幫助的人,然而感恩心理會促使接受幫助的人主動尋找幫助他們的人並增進他們之間的關係。[5][6]
心懷感恩會促使施恩者將來更多的對他人施以援手。例如,一項實驗發現,如果珠寶店給顧客打電話並對他們的光顧表示感謝,他們後續會繼續購買珠寶的可能性要提高70%。相比之下,如果只是給他們打電話告訴他們相關的促銷信息,他們後續在同一家店裡購買土的可能性只會提高約30%,如果給他們打電話,他們後續珠寶購買行為無明顯的提高。[7]另一項研究表明,當服務員在帳單上寫上「謝謝光臨」的字樣時,一般顧客都會給服務生更多的小費。[8]
靈修和心懷感恩之間的聯繫最近成為一個熱門的研究課題。雖然這兩種特徵彼此之間沒有互相依存的關係,但是研究表明,靈修可以提高一個人時常心懷感恩的能力,同時,經常參加或者從事宗教活動的人在生活中更容易心懷感恩。[9][10]心懷感恩是被基督教、佛教、穆斯林、猶太人、巴哈伊、印度教等宗教傳統所推崇的一種人類品行。[11]崇拜和感激上帝是這些宗教活動中共有的主旨,因此心懷感恩的理念,已經滲透進這些宗教的經文、教義和傳統當中。[12]正因為如此,心懷感恩是宗教活動要激發並且維護的宗教教徒一種情感,並且被認為是一種普世的宗教情感。 [13]
在猶太教中,心懷感恩是宗教信仰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時也貫穿了猶太教教徒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根據希伯來的世界觀,世上萬物皆來自上帝,正因為如此,心懷感恩對猶太教教徒而言至關重要。希伯來聖經中充滿了有關感恩的內容。《詩篇》中有兩個例子這樣說道「耶和華,我的主,我將永世感謝您」、還有「我將全心感激我的主」 (Ps. 30:12; Ps. 9:1)。猶太人的祈禱活動一般都包含從施瑪篇誦讀開始的環節「你要用你的靈魂,盡你所能,全心的去永恆的愛你的主」 (申6:5)。一日三次祈禱中重要的禱詞,「禱告詞」中我們稱呼的「摩丁」—「我們對您心存感激」這是唯一一句在教徒在有組織的宗教禱告集會中誦讀禱詞中不斷重複的一句話。在禱告結束時,Alenu要向上帝表達感恩之心,感謝上帝給了猶太人特殊的命運。在禱告活動中,虔誠的教徒一般每天要將我們稱之為berachot的禱告詞每天誦讀一百遍以上。[11]在猶太教中,還特別強調要對人類的善心要心存感恩。
心懷感恩會對基督徒整個人生產生影響。馬丁·路德將心懷感恩稱為「基督教徒的本真心態」,今天它仍然是被稱為「福音的核心」。[13]因為每個基督徒都竇信他們是由自己的神所創造的,教義強烈鼓勵他們讚美並感激他們的創造者。在基督教的感恩中,上帝被視為所有美好事物的無私的給予者,正因為如此,他們內心深處的深深的感恩心理促使他們與別人分享好的東西,並且會影響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督教教義中所強調的感恩心理是一種對上帝的慷慨的回饋,心理及理想會一世影響並塑造教徒的思想和行為模式。[11] 不簡單是心理感知,基督教教義中的感恩心理不僅僅被認為是一種美德,也不僅僅影響教徒的心理和思想,還會影響他們的動作和行為。[13]喬納森·愛德華茲在他的有關宗教情感的論文中寫道:對上帝心存感激與感恩是真正宗教的標誌。由於這個解釋,衡量現代宗教真偽的標準就是評價其對上帝的感激與感恩的程度。Allport(1950)認為,成熟的宗教意識來自內心深處深刻的感恩,愛德華茲的感覺(1746/1959)則說感恩的「情感」是可以找到存在於一個人生命中最準確的方法之一。塞繆爾和萊斯特(1985)所做的一項研究認為, 在由天主教修女和神父所組成的一個小樣本調查中顯示,50種情感中,對上帝的愛和感恩是最常見的情感。[11]
在東正教、天主教和英國國教的教堂,最重要的儀式被稱為聖餐禮,這個名稱來源於希臘單詞「eucharistia」,即感恩。[14]
在伊斯蘭教教義中,《可蘭經》經文中就充滿了感激之情。伊斯蘭教鼓勵教徒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對上帝表達感激和感恩。伊斯蘭教義強調的心存感激的人會得到更加豐厚的回報。傳統的伊斯蘭教教義上這樣說道「第一個被召集到天堂的是那些在任何情況下都讚美上帝的人」 [15]在《古蘭經》的Sura 14中也指出,對上帝心存感激的人將會被上帝賜予更多。先知默罕默德也說:「對真主給予你的豐厚恩賜心存感激之心是這種恩賜得以繼續的最佳保障」。許多伊斯蘭信仰的實踐活動也鼓勵教徒心存感激之情。伊斯蘭教的支柱要求教徒每日都要禱告,鼓勵信徒每天向上帝祈禱五次,以示對他的善良表示感激。在齋月禁食的支柱就是為了讓信徒對真主心存感激。[11]
最近有關感恩心理學的研究都側重於感恩心理的個體差異的本質及感恩之心多或者少的人所得的差異。[15] 採用三組不同規模的研究對個體感恩心理差異進行測量,每一組研究都測試的是不同的觀念。[16]GQ6[17]測試的是人們心存感恩的頻次及程度深淺。感激程度測試[18]研究測量了感激心理的8種不同方面:感恩心理的主體,財富狀況,當下的生活狀態,感恩的儀式,敬畏的心理,社會橫向比較,存在的問題,表達感激的行為方式。GRAT方法[19]則評估了人們對他人的感恩,對世界的感恩以及因為沒有擁有某些東西內心沒有憤恨。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上述每一種測量方法都實際上都和實際生活非常接近,表明感激之情的個體差異涵蓋了所有的範疇。[16]
大量的研究表明,感恩之心越多的人往往幸福感更高。心存感恩的人更幸福,抑鬱程度更低,心理壓力更小,他們對生活和社會關係也通常更滿意。[17][20][21]具體就壓抑性的情緒而言,心存感恩可以很好的緩衝壓抑性情緒,並且促進積極性心理體驗的形成或重構。[22]心存感恩的人也對周圍環境、個人成長、生目標、自我認可有著更高的掌控水平。[23] 心存感恩的人更易成功應對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也更容易從他人那裡獲取到幫助,從而得到更深的理解使個人更易於成長,同樣也能花更多的時間來規劃處理遇到的問題。[24] 心存感恩的人應對負面情緒的策略也更少,不太可能會逃避問題,不太可能自責,或者藉助外物將問題解決。[24]心存感恩的人通常睡眠也較好,因為在睡前他們很少思考消極負面的事情,而更多的是思考愉快積極向上的事情。[25]
不管對任何性格的人而言,感恩之心都與其幸福感有密切的聯繫。眾多研究表明, 心存感恩的人擁有更高的幸福感及較低水平的壓力與壓抑。[15][26][27]
雖然情緒和人的性格對幸福感至關重要,而有證據表明感激之情恐怕尤其重要。首先,縱向研究表明,擁有更多感恩之心的人能更容易應對生活中的變化。具體而言,在遇到生活變故之前,擁有更多感恩之心的人的心理壓力、壓抑性情緒更小。3個月之後他們對新的生活的滿意度更高。[28]第二,最近的兩項研究表明,感恩之心與幸福感之間有著特殊的聯繫,這一點可以解釋為什麼其他人格特徵的人無法擁有的幸福感。兩個研究都可以解釋心存感恩之心的人擁有比研究最廣泛的30種性格特徵中5個主要性格特徵更高幸福感的現象。[20][23]
感恩之心可以提高提升一個人利他主義的傾向。David DeSteno與Monica Bartlett(2010)等人的研究發現,感恩之心與經濟上的慷慨有關。在這個研究中,採用了經濟性遊戲,結果表明越是心存感恩,就越容易給予他人金錢上的資助。從這些研究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越是慷慨的人越容易為了集體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DeSteno & Bartlett, 2010)。McCullough, Emmons, & Tsang, (2002)等人的研究也發現了感恩之心與同情心之、慷慨大方、樂於助人等特質之間的關係。[29][30]
鑑於感激似乎是民生的重要決定因素,開發增加了心理干預的感激之情。[15][31]例如,沃特金斯和他的同事們[32]讓參與者測試許多不同的感恩練習,比如思考活著的人來說,他們是感激,寫的人來說,他們是感激,和寫信的人來說,他們是感激。參與者在控制條件下被要求描述他們的客廳。參與者參與感恩後立即顯示,他們的積極情緒的體育立即增加,參被要求考慮人對他們心存感激的參與者效果最強。參與者開始感激的個性顯示最大的受益於這些感恩練習。關於感恩的另一項研究中,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六個治療干預條件之一旨在提高參與者的整體生活質量(塞利格曼et al .,2005)。[33]這些條件,發現最大的短期效應來自於一個「感恩拜訪」,參與者寫並發表一封感謝有人在他們的生活。這種情況顯示幸福得分上升10%,抑鬱分數明顯下降,結果後一個月持續訪問。的六個條件,最長的長期影響與寫作有關「感恩日記」,參與者被要求寫下三件事他們感激每一天。這些參與者的幸福感指數也增加,繼續增加每次實驗後他們定期測試。事實上,最大的好處通常是發現在治療後6個月開始發生。這個練習非常成功,儘管參與者只要求繼續上一周,許多參與者繼續保持長期研究結束後》雜誌上。類似的結果從埃蒙斯所做的研究發現,麥卡洛(2003)[9]和柳波默斯基等人。(2005)。也看到感恩日誌。
感恩之心似乎是一個人的內心幸福感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有很多通過心理干預的方法用以提高個體心理幸福感的方法。比如沃特金斯與他的同事們就讓參與者們試驗了很多種感恩訓練,比如去想那些他們真正應該感激的活著的人,寫下那些他們應該感激的人的名字,給自己內心感激的人寫一封信。而對照組的人只被要求描述他們的客廳。在這個訓練結束之後,參與感恩訓練的人的積極情緒的體驗立即就有了明顯的提升,對於那些被問及他們最應該感謝的人的參與者,他們的積極情緒感上升的最快。而在參加這個感恩訓練開始前就有感恩心理特徵的人從這次感恩訓練中受益最大。而在另一個有關感恩的研究中,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六種事先設計了條件的干預治療方案中,此做法的目的旨在提高參與者的整體生活質量(Seligman et al., 2005)。在這些條件設定中,短期效果最明顯的就是「感恩行」式的條件設定,在這個環節中,參與者被要求給他們生命中覺得應該感謝的那個人寫信並將信件發送給他們,結果表明這個情景設定中的參與者幸福感得分上升10%,而抑鬱感則大幅下降,這種效果一直持續到拜訪活動結束一個月後。在設定的六個條件中,影響時間最長的當屬與「感恩日記」有關的情景設定,在這個情景下,參與者被要求寫下他們每天都要感激的三件事。而且,在這次試驗之後定期對這些參與者重新進行測試,他們的幸福感得分仍然會比其他參與者高。事實上,最佳受益期是參加這個治療6個月後。這個練習非常成功,雖然在訓練過程中參與者被要求寫一周的日記,但是很多參與者在這次研究結束之後仍然會繼續堅持長期寫感恩日記。無獨有偶Emmons 與McCullough (2003) 及 Lyubomirsky 等人 (2005)的研究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同樣是書通過寫感恩日記的方式進行心理治療。 最近(2013年),設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大善意科學中心已經著手對有較大學術研究潛質的研究項目進行資助,藉助這些受資助的項目可以最大程度上促進與感恩有關的科學理論及實踐活動的發展。[34]
西塞羅說「感恩之心不僅是最美好的品德,同時也是其他所有美好情愫之母」。[26][29]許許多多的研究都表明心懷感恩與人類內心的幸福感上升之間存在著聯繫,這個結論不僅僅適用於參與測試的人,而是使用於每個人。
這些研究中所包含了積極的心理活動,這些積極的心理活動可以提高一個人整體的幸福感,而且已經開始通過特定是心理訓練將感恩之心灌輸到受眾的內心活動中去。雖然過去心理學家一度忽視了感恩之心的作用,但是近年來有關感恩之心的研究及其對人的積極作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進展。[3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