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伊信仰的齋戒,根據巴哈伊信仰的創始者巴哈歐拉在《亞格達斯經》裡的律法[1],巴哈伊信徒需在每年巴哈伊歷的最後一個月崇月,阿亞密哈之後,即公曆的3月1日-3月19日,守齋一月(巴哈伊歷一月為19天)。齋戒期間,日出到日落之間禁絕飲食,直到榮月第一天(即公曆3月20日日落開始)齋戒結束,慶祝巴哈伊歷新年,即諾露茲節。
巴哈伊信仰 | |
宗教聚會 | |
十九日靈宴會 | |
學習與教育 | |
學習小組 | |
個人實踐 | |
社會實踐 | |
與聯合國 |
歷史
巴哈伊信仰的前身巴比教的創立者巴孛在他的波斯語巴揚經中創造了巴哈伊曆法,並把最後一個月定為齋月。[2] 巴孛說,齋戒的真正意義在於除了對上帝的顯聖者的愛以外,放棄一切,他也提到,是否繼續齋戒的律法,要待「上帝將要顯聖的祂」(巴比教和巴哈伊信仰中彌賽亞式的人物)視情況而定。巴哈歐拉,稱自己是巴孛所預言的那位,繼承了齋戒的律法,但在細節上做了改動。[2][3]
巴哈伊信仰的齋戒與其他宗教的齋戒習俗或律法類似。大齋期是基督教的齋戒時間,贖罪日和許多其他的聖日是猶太人的齋戒日,賴買丹月是穆斯林的齋月。巴哈伊齋戒與其中的賴買丹月齋月最為相似,除了齋月的時間是巴哈伊歷所規定的,在公曆年中是固定的,而穆斯林齋月採用的是陰曆,在公曆年中日期有變化。
定義
巴哈歐拉在亞格達斯經中規定了齋戒的律法。[3] 在巴哈伊曆的崇月(Month of Ala',公曆3月2日-3月20日)白天日出到日落期間,須守齋,完全禁絕食物、飲料和吸菸。守齋是巴哈伊個人的義務,所有年滿15周歲,小於70周歲的巴哈伊均須履行。[3]但並不由巴哈伊行政機構強制執行。[2]某些狀況如病患、旅行者等可免除齋戒義務,詳見下文。[3]
在除齋月外的其他時間,巴哈伊也允許齋戒,但並不被鼓勵,也較少實行。巴哈歐拉允許在齋戒時發願,這是一個伊斯蘭的傳統,但他希望,這些發願能夠「指向那些於人類有益的目標」。[2][4]
靈性本質
與義務祈禱一道,齋戒是巴哈伊最重要的宗教義務。巴哈伊認為,這旨在使人在靈性上更接近上帝。[3]守基·阿芬第,巴哈伊信仰的聖護解釋道,「這在本質上是一段冥思與祈禱,靈性復原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信徒應努力重新調整他們的內在生命,恢復和振興他靈魂中潛在的靈性力量。所以,它(齋戒)的重要性和意義,在本質上是靈性的。齋戒是象徵性的,提醒人戒除自私和肉慾。」[5]
與齋戒相關的律法
在《亞格達斯經》中,規定了可免除齋戒的情況。符合這些情況的人,如果願意,仍然可以選擇齋戒。不守齋的人應當謹慎,節儉並在私下場合進食。[2][3]
- 病患。
- 15歲以下及70歲以上。
- 重體力勞動者。
- 孕婦。
- 哺乳期婦女。
- 經期婦女。(作為替代,她們須在每天的正午到第二天正午之間行淨體禮,並念誦「榮耀歸於上蒼,那光輝與華美之主」95遍。)[2]
- 在齋月期間旅行者。
注釋
另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