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菇學名Russula delica),俗稱乳白脆褶milk-white brittlegill),是一種擔子菌門真菌,隸屬於俗稱脆褶(Brittlegill)的紅菇屬[1]這種真菌呈白色,菌蓋有著棕色的斑紋,且菌柄短小穩健。這種真菌可供食用,但味道較差。這種真菌主要在秋季在混合林中生長,且容易與乳菇屬真菌混淆。

Quick Facts 大白菇, 科學分類 ...
大白菇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真菌界 Fungi
門: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綱: 傘菌綱 Agaricomycetes
目: 紅菇目 Russulales
科: 紅菇科 Russulaceae
屬: 紅菇屬 Russula
種:
大白菇 R. delica
二名法
Russula delica
Close
Thumb

分類

大白菇最早是由瑞典真菌學家伊利阿斯·馬格努斯·弗里斯於1838年描述的,其學名即為現今的學名。[2]學名中的「delica」源自拉丁文,意思是「斷奶」。[3]

這種真菌的學名在過去曾有數次改變,而其中很多學名均與其特徵不符。其中一個最廣人知的異名黃綠紅菇Russula chloroides),該異名是取自部份標本菌柄尖端的藍綠色部份。[4]

澳大利亞真菌學家約翰·伯頓·克萊蘭英語John Burton Cleland於1935年在澳大利亞南部洛夫締山脈英語Mount Lofty Ranges收集了這種真菌的標本[5],但真菌學家謝麗爾·格爾古里諾維奇於1997年發現該種真菌並非大白菇,而是另一個物種馬蘭加尼亞紅菇Russula marangania)。[6]

描述

大白菇的菌蓋直徑能達16厘米(6.3英寸),呈白色,且帶有赭色或褐色。起初呈凸面狀,但隨著年齡增加會漸漸變成扁平狀或漏斗狀。其菌柄高2–6厘米(0.8–2.4英寸),厚2–4厘米(0.8–1.6英寸),穩固,呈白色。[7]菌褶呈白色或淡奶油色,它們之間的間距不大,且子實層是自基部沿蕈柄向下生長的。其孢子印呈白色,而其擔孢子的大小則為8–12 x 7–9微米。其菌肉呈白色,有著淡淡的魚腥氣味或昆蟲氣味,並且有著辛辣、澀苦和強烈的味道。[8]其子實體經常半埋在土壤裡,因此其菌蓋上經常有著落葉碎屑。[9]

大白菇與乳菇屬真菌的外觀相似,例如白乳菇Lactarius piperatus)和大白菇均有著白色的菌蓋、菌柄和菌肉。[10]

分佈及生境

大白菇廣泛地分佈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其中包括亞洲歐洲北美洲[8]這種真菌通常在秋季在混合林中生長,且通常是依附著落葉樹針葉樹生長。[8]這種真菌在北美洲較為罕見,而較為常見的類似紅菇就是短柄紅菇[11]

可食性

大白菇並沒有毒,因此是可供食用的。[8]但是,其辛辣、澀苦的味道令到這種真菌並不受歡迎,也因此不會被用作食材。[12]部份文獻更主張這種真菌是不可供食用的。[3]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