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賦權(英語:Empowerment),也譯為賦能、充權、充能、授能、培力等,有不同的定義解釋。根據社區心理學家(如Rappaport,1987;Rappaport,1992;Perkins & Zimmerman,1995)的一般說法,賦權乃是個人、組織與社區藉由一種學習、參與、合作等過程或機制,使獲得掌控自己本身相關事務的力量,以提昇個人生活、組織功能與社區生活品質。根據研究顯示,覺察的控制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減少心理壓力,能預測正向的健康行為,並與促進社會行動及政治參與有關。[1][2][3][4]賦權的思想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的英國互助協會和19世紀美國的定居運動等。賦權理論在社會工作中相對較新,借鑑了其他社會科學學科的知識,強調個人和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依賴。[5]賦權的基本假設有四個,分別是:(1)壓迫是一種基於結構的現象,影響個人和社區;(2)人們和社區有解決問題的力量和資源,能夠抵抗制度化的壓迫;(3)賦權涉及關注個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4)賦權是一個過程和一個結果。[5]
賦權的過程與結果如下[2]:
層次 | 過程(empowering) | 結果(empowered) |
---|---|---|
個人 | 學習決策技巧 運用與管理資源 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目標 |
控制感 批判意識(對社會政治環境) 參與行為 |
組織 | 參與決策的機會 分擔責任 共享領導 |
有效地爭取資源 與其他組織形成網絡連結 政策影響 |
社區 | 取得資源 開放政府的架構 對多元性的寬容 |
組織結盟 多元領導 居民的參與技巧 |
專業者的賦權角色有以下特點: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