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日本創作歌手米津玄師的單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地球儀》(日語:地球儀)是由日本創作歌手米津玄師在2023年夏季發表的單曲,亦為該年度由宮崎駿執導、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蒼鷺與少年》主題曲[1]。
在宮崎駿完成2018年吉卜力短篇動畫《毛毛蟲波羅》後,該時期吉卜力出版的小冊子《熱風》在介紹該部作品時,有另外一篇採訪米津玄師的專欄[2]。米津玄師小時便對宮崎駿的《魔法公主》、《神隱少女》等作品印象深刻,他有在採訪過程中參觀吉卜力工作室,並與宮崎駿做了第一次見面[2]。
當年夏季米津玄師推出了給中小學生團體Foorin演唱的單曲《紅辣椒》,宮崎駿從廣播上聽到這首歌時相當喜歡,便打算將當時製作的《蒼鷺與少年》主題曲,交給對方創作[3]。
之後米津玄師收到了數份《蒼鷺與少年》的分鏡圖,並再次前往吉卜力與宮崎駿及製作人鈴木敏夫會談,開始著手進行《蒼鷺與少年》的主題曲《地球儀》[4]。
「因為在曲目開頭寫著『我誕生那一天的天空是…』像在鳥瞰自己人生的歌詞,所以最後想以描寫死亡來結束。但這樣似乎太直接、太庸俗了。比起這樣我認為應該要用更能感受到祝福或意志的字句來演唱,就完成了歌詞的內容。」(〈僕が生まれた日の空は〉という、自分で自分の人生を俯瞰して見ているような書き出しから、最後は僕が死ぬところまでを描こうと思った。けれどそれはあまりに直接的過ぎるし、品がないようにも感じて。それよりも祝福や意志というものがより強く感じられる言葉で歌わ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と思い、この歌詞になりました)
— 米津玄師對《地球儀》歌詞內容的解釋。[5]
米津玄師花費約4年的時間創作這首單曲[3]。採用的歌名「地球儀」,是米津玄師認為在創作這首曲子的過程中,有著應好好地去留意周遭、珍惜身邊的人、尋找屬於自己立足點所得到的感觸[6]。
作曲構想上,米津玄師最初打算嘗試類似蘇格蘭民謠的曲風,並想加入弦樂器伴奏,來弄成華麗的歌曲[7]。之後取消了這樣的想法,對歌曲內容做了較樸實的風格[5]。
在《地球儀》快創作結束的期間,英國發生伊莉莎白二世女王逝世的消息,當時米津玄師在葬禮報導上,有注意到一群人一邊吹著風笛一邊慢慢踏步的場景,米津玄師認為風笛這種樂器的音階適合套用在《地球儀》裡,而將其採用[5]。因逝世的伊莉莎白二世有被許多英國人稱為「母親」,《蒼鷺與少年》裡也有主角牧真人經歷喪母的劇情,對米津玄師來說,這兩件事有某種不可思議的關聯[5]。
米津玄師給予宮崎駿試聽的試聽帶裡,有加入鋼琴的踏板聲在伴奏裡[5]。到了正式錄音時,發現到使用的鋼琴效果沒有先前試聽帶那種特殊的感覺,之後是借用合作編曲人坂東祐大老家裡保留的一架舊式鋼琴,來做出當時試聽帶呈現的韻味[5]。
最後合力錄製完成曲目的成員,包含擔任鋼琴演奏的編曲人坂東祐大,[8]與米津玄師多次合作的鼓手石若駿,[9]以及負責風笛吹奏的東京交響樂團音樂家十龜正司[10]。
2023年米津玄師的巡迴演唱會「米津玄師2023TOUR/空想」,在7月初於橫濱體育館表演時,揭露了這首即將發行的單曲[12]。
之後7月17日公開了《地球儀》的數位音樂下載,實體CD則在7月26日發行[13]。CD封面是一名少年背對著人、坐在書桌前的草圖,來源是出自米津玄師中意的一張《蒼鷺與少年》分鏡圖[13]。限定版CD另附贈一本收錄米津玄師在先前與宮崎駿、鈴木敏夫往來的紀錄寫真手冊,該手冊也附有米津玄師和鈴木敏夫的對談內容[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