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COMT; EC 2.1.1.6)是分解兒茶酚胺(如多巴胺、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幾種酶之一。在人體,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由COMT基因編碼[2]。鑒於在一些疾病中兒茶酚胺的調節受損,數種藥物以COMT為標靶,調整其活性來控制兒茶酚胺的濃度[3]。

COMT在1957年由生物化學家 朱利葉斯·阿克塞爾羅德發現[4]。
功能
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參與了兒茶酚胺神經遞質(多巴胺、腎上腺素以及去甲腎上腺素)的去活性化,它在兒茶酚胺上加入由 S-腺苷甲硫氨酸(SAM)給予的甲基。具有鄰苯二酚結構的物質都是COMT的基質,如兒茶酚雌激素以及含有鄰苯二酚的黃酮類化合物。 L-多巴,兒茶酚胺的前驅物,是COMT重要的基質。COMT抑制劑如恩他卡朋,使L-多巴不被COMT分解為3-O-甲基多巴(3-OMD),剩下芳香族L-胺基酸脫羧酶(DACC)途徑,同時增加其半衰期[5][6]。延長L-多巴藥物時效。
由COMT催化的反應包含:
- 多巴胺 → 3-Methoxytyramine
- DOPAC → HVA(高香草酸)
- 去甲腎上腺素 → 去甲變腎上腺素
- 腎上腺素 → 變腎上腺素
- Dihydroxyphenylethylene glycol (DOPEG) → Methoxyhydroxyphenylglycol(MOPEG)
- 3,4-Dihydroxymandelic acid (DOMA) → Vanillylmandelic acid(VMA)
命名
COMT是編碼這個酶的基因的名字。名字中的O意指氧,不是ortho。
COMT抑制劑
參見
額外圖片
參考資料
深入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