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英語: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縮寫CAFTA),或稱東協10+1 ,是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協會的10個成員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汶萊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組成的自由貿易區,於2010年1月1日起全面啟動。

Thumb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概況

Thumb
泰國出口中國的茉莉香米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內擁有19億人口國內生產總值近6萬億美元,貿易總額達4.5萬億美元,該自由貿易區是全球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1],也是繼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之後,全球第三大的自由貿易區。

過程

中國於2000 年11月首次提出自由貿易區的構想,東協領導人和中國領導人隨即決定探討實現區域內經濟一體化的措施和可行性。[2][3]2001年11月,在汶萊舉行的第五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東協達成共識,一致同意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4]

2002年11月4日,在第六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和東協10個成員國的領導人共同簽署了《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到2010年建成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5][6]。第一階段是6個首批簽署國承諾到2010年取消其90%產品的關稅。[7]2003年至2008年期間,中國與東協的貿易額從596億美元增長到1925億美元。[8]中國在21世初紀轉型成世界主要經濟大國,其對竹網的投資大幅增加。[9][10]6個首批簽署國在2010年實現了目標後,柬埔寨、寮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和越南也會採取了相同的關稅政策,並在2015年實現相同的目標。[11]2010年1月1日,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啟動,中國對東協的平均關稅從9.8%降至0.1%[12]。到2015年,東協與中國商品貿易總額達到3465億美元(佔東協貿易的15.2%),東協自由貿易區加速了中國與東協直接投資和商業合作的增長。[13]

2022年11月,中國與東協共同宣布正式啟動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談判,談判將涵蓋貨物貿易、投資、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等領域。2023年2月7日,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談判啟動首輪磋商[14]。2023年6月25日,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第3輪談判在雲南昆明開幕。[15]2024年10月10日,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談判在寮國萬象宣布實質性結束。[16]

簽約國

More information 國家, 首都 ...
國家 首都 國土面積
平方千米
人口
(至2008年)
國內生產總值
(億美元,至2017年, IMF
貨幣 官方語言
泰國 曼谷 513,115 63,389,730
(2003)
4,553 泰銖 泰語
馬來西亞 吉隆坡 329,847 28,200,000 3,144 馬幣 馬來語英語(特定)
新加坡 新加坡 707.1 4,839,400
(2007)
3,239 新加坡元 馬來語, 華語, 英語, 泰米爾語
菲律賓 馬尼拉 300,000 92,226,600
(2007)
3,134 菲律賓披索 菲律賓語, 英語
印度尼西亞 努山塔拉 1,904,569 230,130,000 10,154 印尼盾 印尼語
汶萊 斯里巴加灣市 5,765 490,000
119 汶萊元 馬來語
越南 河內 331,690 88,069,000 2,204 越南盾 越南語
寮國 萬象 236,800 6,320,000 171 基普 寮語
緬甸 內比都 676,578 50,020,000 665 緬元 緬甸語
柬埔寨 金邊 181,035 13,388,910 113 柬埔寨瑞爾 高棉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京 9,640,821 1,338,612,968
(2009)
120,146 人民幣 普通話[17]
Close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