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上海高等音乐学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音樂學院(簡稱上海音院或上音,音樂界稱上海院),前身為建於1927年11月的國立音樂院,是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音樂院校,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徐匯區汾陽路20號。現任院長為歌唱家廖昌永。
上海音樂學院的前身是由蔡元培和蕭友梅於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陶爾斐斯路創建的國立音樂院。1929年9月改名國立音樂專科學校;1941年改名國立上海音樂院;1945年改名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1950年改名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1956年改為現名上海音樂學院。[1]
蕭友梅在1920年就曾向北洋政府建議建立專門研究音樂的高等學府,但沒有被政府採納。1927年末,在蔡元培的支持下,蕭友梅籌建了國立音樂院,任教務主任,校長則為蔡元培[1]。音樂院改組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後,蕭友梅正式擔任校長。他最初的辦學計劃是每年招生50人、經費每月3000,以後逐年增加。此計劃雖得政府批准,但他還需要的6萬元開辦費、校舍建築費只得到空頭支票。他只好租用陶爾斐斯路56號辦學,後來屢次因無法按時交納房租而遷移校址。中華民國政府的開辦費始終沒有發下來,每月費用前後還拖欠了92500元。他曾在社會上募捐,得到10950元。[2]
1929年夏學校發生學潮。當時學校在暑假加收住宿、水電、練琴費等共計八元。而此時南京政府的《專科學校組織法》使得國立音樂院降格為音樂專科學校,師生之中有不滿情緒,因此前往南京請願。參加者包括洪潘、蔣風之、陳振鐸、冼星海等,其中洪潘甚至要求開除蕭友梅。這導致學校鎖琴房、斷水電,鬧事的學生(包括冼星海和陳振鐸)和老師停發錄取、錄用通知書。這最終使得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29年7月25日下令國立音樂院臨時停辦並成立改組委員會。蕭友梅也因此在當月辭職,不過又在8月19日得到復聘。[3]
文革中大批優秀音樂高級知識分子受到批判,學院基本處於癱瘓狀態,是上海地區「傷亡」最慘重的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以後校務逐步恢復正常;19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一批高級知識分子紛紛出國,同時一部分老教師退休,出現了人才斷檔的危機。1997年70周年校慶之際提出建設國際一流音樂學院的目標,之後10年間學院重點在於恢復並且提高整體教師隊伍,引進了一批優秀音樂家和理論家。
2005年上海市投入巨資對上海音樂學院進行改建,並將其列入2006年市府10大工程之一。2007年主體結構改建完工,迎接80周年校慶。2019年9月15日,上海音樂學院東北角的上音歌劇院建成啟用。[4]
上海音樂學院是中國最早設立博士點的音樂學院;2002年陸續創辦藝術管理和音樂科學與技術專業,招收達到重點本科線以上的應屆畢業生;並且開始興辦普及音樂教學院校,嘗試文化教育與藝術教育並重的全新的教育模式。
2004年首批獲准設立博士後流動站;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
上海音樂學院在音樂理論、作曲(著名的鋼琴曲《牧童短笛》、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和交響曲《長征》均出自該校師生之手)、美聲等專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根據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學科排名,上海音樂學院在音樂學科排名世界第10[5],在表演藝術學科排名世界第30,均為榜單中排名最高的中國大陸高校。[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