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
于某些大气条件下,雪晶(snow crystal)与过冷水滴(supercooled water droplet)会一同形成,过冷水滴直径约10微米,在温度低于冰点、甚至摄氏零下40度时仍呈液态。当雪晶与过冷水滴接触,过冷水滴会凝固于雪晶的表面,这个过程称为撞冻(accretion),与形成霿凇的机制类似。当撞冻持续到看不出原本雪晶外形时即称为霰。[4]常于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于雨夹雪时代替雪花落下;也常与冰珠、冬季风暴、对流阵雨同时出现。
-
霰粒
-
很多霰粒
-
霰积于地表
与雹或雪的区别
“霰”与“雹”的形成过程类似,基本上都是由大的冰晶或雪花做为成长的核心,当这些冰晶下落的过程中与过冷水滴(super cool droplets) 发生碰撞, 过冷水滴碰撞到冰晶时会发生瞬间冻结,这也就是所谓的凇化(Riming),而这整个过程即为撞冻(accretion)。 霰成长主要是由于很多过冷水滴的撞冻过程所导致,所以在所形成的冰里面会有很多空隙与空气,这样的过程造成粒子的密度较低。但是如果这样的粒子出现在强对流区,粒子下落过程中表面的冰可能因为环境温度高于冰点而融化为液态水,但强对流区的上升气流会把这些粒子再度向上带到零度线以上,而发生再次冻结,所以表层的空隙会因为融化再冻结的过程被填满,这样所形成的冰相粒子就是密度较高的冰雹[5]。也因此雹的质地通常坚硬并呈现层状构造,通常于雷暴时降下;霰质脆、碰触时容易碎掉。
霰与雪常前后或一同出现,它们的区别是:雪有六角形结晶,重量较轻,落下终端速度较缓慢,颜色不透明。霰的形状则多为球体或圆锥体,掉落较快,呈半透明或混浊样,掉到坚硬地面易碎。
显微镜观察
霰不易以光学显微镜观察,因为凝固的过冷水滴接近仪器分辨率的极限。若改以低温扫描电子显微镜(LT-SEM)观察,凝固的过冷水滴则清晰可见,其大小可达50微米。四种基本雪晶皆可形成霰,包括片状、枝状、柱状及针状冰晶。随着撞冻持续,凝固的过冷水滴会渐渐覆盖原本的雪晶,最后成为霰粒。[4]
-
过冷水滴凝固于柱状雪晶的两端
-
凝固的过冷水滴将雪晶完全包覆
霰与雪崩
霰常见于高纬度气候,比雪来得致密且颗粒较大,形似保丽龙的颗粒。由于高密度与低黏性,霰无法稳固的堆积在斜坡上,而累积厚度20至30厘米的霰有很可能会崩落、形成硬层雪崩(slab avalanche)。依据气温及霰的特性,霰于降下后约一至二天变为较紧密及稳固。[6]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