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嫔(约1649年?—1720年),董氏(董佳氏),名乌鼐。正黄旗包衣第五参领第二旗鼓佐领下人(属内务府正黄旗汉姓包衣旗人)。原任会计司员外郎董得启(亦称董达齐[1])之女,清朝康熙帝[2]:267

生平

康熙二年(1663)九月初六日及九月初九日,太皇太后共选看了三十位内务府秀女,从中选中三位,并下旨称:“著员外郎裕祺将此三位女子于九月二十日辰时交予图克善乳母,送进汗处”[3]。十月初五日,包衣谙班等奏:“入宫之格兰珠、乌鼐、阿济根三女子所服缎疋给何等级之处,请太皇太后旨意”。奏入后,太皇太后降旨:“交予罗弼嬷嬷额涅分辨等级”。将三女子转交予罗弼嬷嬷额涅后,罗弼嬷嬷额涅奉太皇太后旨意降谕:“女子阿济根喉中沙哑似有痰声,着令出宫,交还其父母。再,女子格兰珠、乌鼐,均给扫炕(女子)之等级”[4]。其中,格兰珠即是“阿明阿佐领格勒之女”,而乌鼐则是“董德贵佐领董德启之女”,于康熙二年九月初六日参加内务府选秀被选中[5]

目前并不清楚董氏入宫之后,是在何时、以何情况被康熙帝收为后宫主位。康熙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太皇太后下达旨意,增加康熙帝位下诸位庶妃的服缎疋数。其中,除已经生育子女的马佳氏和张氏分别升为服二十匹缎、服十八匹缎之外,还有五位名为格兰珠、乌鼐、安姐华塞观姐的格格升为服十二匹缎[6]。对比之后的康熙朝内务府档案[7],可知董氏此时位分等级高于康熙二十一年服九匹缎之常侍女子,但远低于服二十匹缎之贵格格

康熙十年(1671)三月初九日子时,董氏生皇二女(康熙十二年二月夭折),并晋升为小福晋,与马佳氏、张氏和乌拉那拉氏一样,是当时康熙帝位下的四位小福晋级庶妃之一[8]

康熙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康熙帝谕礼部:“朕恭奉圣祖母太皇太后慈谕,稽古帝王宫闱之制,必备妃嫔,以襄内政”,命礼部选择吉期,并开列仪注具奏[9],同年八月二十二日,册立妃钮祜禄氏皇后,并且册封佟氏为贵妃,李氏为安嫔,王佳氏为敬嫔,董氏为端嫔,马佳氏为荣嫔,乌拉那拉氏为惠嫔,郭络罗氏为宜嫔,赫舍里氏为僖嫔[10],端嫔在七嫔中排行第三。当代研究者王冕森认为康熙十六年册封的七位嫔位,其排序有着特殊的规律,如安嫔和敬嫔出身外八旗世家,入宫后即获得福晋级待遇,故而在七嫔中居首,而另外五嫔的排序则很有可能是以年纪长幼或入宫先后为依据[2]:269

康熙二十年三月,太皇太后圣躬违和,康熙帝亲奉太皇太后前往遵化汤泉疗疾,直至五月初回宫。康熙帝在外期间,亦不忘关心宫中的妃嫔和公主,曾写信给荣妃和端嫔,以及两位公主。康熙二十年,宫内分配一个专属的镶黄旗内管领给端嫔使用,与荣妃共用同一个内管领。同年,宫内改为分配一个专属的正黄旗内管领给端嫔使用,与敬嫔共用同一个内管领,此安排至少维持到康熙二十三年。

康熙四十六年,端嫔是当时康熙帝位下的三位嫔之一,在档案中的排序先于和嫔与良嫔[11]。康熙五十七年,诸嫔增给采仗,视妃仪仗,内减红缎瑞草伞、拂子各一对,并命补给端嫔采仗[12]

康熙五十九年(1720)四月二十八日,端嫔去世,内务府基本因循僖嫔之旧例处理其丧仪[13],例如相关部门查得僖嫔事出时,宫内暂停祭神二日,“现于端嫔之事,亦照此例,暂停祭神二日”。端嫔的丧礼事务由康熙帝第十二子贝子允祹及端嫔之堂侄董殿邦共同办理。同年九月初九日,奉安景陵妃园寝[14]

乾隆年间,当时的制度规定后宫主位封谥之满文必须意译,端嫔封号的满文,由音译“duwan[15]”,重新意译为“tob[16]”,意为“端正”[2]:268-269

根据档案记载,一轴“端嫔御容半身像”(又名“端嫔喜容”)原收藏于寿皇殿东大柜[17][18],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9]

家族

董氏家族,是内务府正黄旗包衣中的世家,族人殿邦,历仕康、雍、干三朝,前后六十余年,被誉为“三朝之硕辅,一代之伟人”,而郝善则出任绿营将官,频年征战屡建战功[20]。家族因山海关之战,董得贵与谭泰一同击败李自成二十万兵马而得势。家族亦屡受恩诏、与满人通婚、取满洲式名[21][22]。董氏家族墓地在今北京房山区良乡南坊村,墓未知,残存若干碑刻。

  • 始祖董文选(c.1560s-?)。“董文选,正黄旗包衣人,世居抚顺地方,来归年分无考。其曾孙董徳启原任员外郎。元孙董思原任銮仪卫銮仪使;董徳贵(注:似应为曾孙?原《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有误)由佐领定鼎燕京时……授骑都尉三遇恩诏加至二等轻车都尉卒,其子董殿邦袭职厯任内务府总管。……又董文选之四世孙董顺邦原任赞礼郎,叶清额原任䕶军校,董治邦原任整仪尉,浩善(注:似应为曾孙?)原任湖广沅州总兵官。五世孙三保原任骁骑校,董玉麟原任郎中兼佐领,……董玉象原任副都统,董色原任佐领,众神保现任头等侍卫,増长现任䕶军校,常海、禅布俱现系举人。六世孙八十七现任六品官,图尔秉阿现系举人”(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74))。
  • 曾祖董氏(c.1580s-?)。
  • 祖父董氏(c.1600s-?),从龙入关。
  • 父董得启(又董达齐、董德启,c.1620s-?),原任内务府员外郎。
  • 堂叔(?)董浩善(又郝善,1628-c.1676;母舒穆禄氏),銮仪卫冠军使、内务府郎中兼佐领,原任湖广沅州总兵,转战湖南、湖北、广西等地,频年征战屡建战功,诰赠骠骑将军。妻郭络罗氏、赫舍里氏。与妻合葬墓在今北京房山区良乡南坊村,现存有满汉文《董郝善及妻郭罗罗氏继配黑摄李氏墓碑》(康熙五十一年(1712)十一月刻,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科榜眼胡会恩撰并正书),拓片存北京国家图书馆。孙儿花子。曾孙穆克登布,袭骑都尉。
  • 胞叔董得贵(又董德贵,c.1620s-?),顺治二年(1645)授骑都尉,恩诏加至世袭二等轻车都尉(载《钦定八旗通志:正黄旗满洲世职》卷280),首任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第五叅领第二旗鼓佐领(国初编立,据《钦定八旗通志》),顺治九年(1652)銮仪卫銮仪使(时与贝子彰泰 (清朝)系同职位同事,载《钦定八旗通志》卷317)。原配舒穆禄氏,继配纳喇氏。在今北京房山区良乡南坊村存有《董得贵诰封碑》(授骑都尉,康熙十五年(1676)十月刻)、《董得贵及妻舒穆禄氏纳喇氏诰封碑》(夫人被封一品夫人,康熙十六年(1677)十一月刻),拓片均存北京国家图书馆。其:
    • 子一董殿邦(c.1660-c.1731,母纳喇氏),康熙十五年(1676)袭其父二等轻车都尉,康熙三十四年(1695)任江苏浒墅钞关监督,康熙五十五年至六十一年(1716-1722)任总管内务府大臣,能山水,乾隆初年特授畅春园总管,曾任内务府镶黄旗包衣第四参领第一旗鼓佐领(继任者高斌)、内务府镶黄旗包衣第五参领第六旗鼓佐领、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第五叅领第二旗鼓佐领(据《钦定八旗通志》);殿邦历仕康、雍、干三朝,前后六十余年,被誉为“三朝之硕辅,一代之伟人”;在今北京房山区良乡南坊村,存有满汉文《董殿邦墓表》(乾隆七年(1742年)壬戌科进士陈大复撰,内务府正白旗满洲进士观保书),拓片存北京国家图书馆。
      • 孙儿头等侍卫众神保(c.1690s-?;董文选之五世孙)。延龄,原系生员。
      • 延福,原系生员,曾任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第五叅领第一旗鼓佐领,卒于任(系国初编立)。
      • 孙女董氏(1714-?),嫁镶黄旗满洲高泰(胞兄文华殿大学士文端公高晋(1707-1778),父总兵高述明;胞姊高佳氏分别与正蓝旗汉军进士胡氏吉惠 (道光进士)家族和内务府正白旗汉军、总管内务府大臣李延禧 (清朝)家族联姻)。
      • 孙女董氏(c.1710s-?),二继嫁镶黄旗满洲、四川布政使觉罗齐格(1698-1754;父一等侍卫、散秩大臣觉罗外山,康熙五十二年(1713),钦命望祀长白山(载《清实录康熙朝实录》);先祖觉罗包朗阿即清兴祖福满第五子)。
    • 子二。其孙穆克登布,雍正九年(1731)销去恩诏袭骑都尉。
  • 始祖董文选之五世孙还有:三保任骁骑校,董玉麟任郎中兼佐领,石图任司库,八十八任六品官,萨哈尔图任五品官,董玉象任副都统,董色任佐领,増长任䕶军校,常海、禅布俱系举人。
  • 家族后代有总管内务府大臣文丰(1860年殉节于圆明园福海)、文廉,世称内务府“文董家”。

注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