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白斑,也就是所谓的大白椭圆,是与木星上的大红斑做对应的比喻名称,它是一种在土星上周期性出现的典型白色斑点,直径可以达到数千公里宽,已经大到足以从地球上用小望远镜看见。
这种现象的周期性间隔大约是28.5年,当土星的北半球朝向太阳倾斜最大的时候。下面的表是这些纪录的名单,一般认为周期性斑点部分的年份是1876年、1903年、1933年、1960年和1990年。
在1876年之前没有任何观测的记录是件很奇怪的事,在某些方面如同在18和19世纪初长期都没有大红斑的纪录;1876年的大白斑是极为突出的,以60mm的小望远镜就可以看见。是早期真的欠缺纪录,还是1876年的大白斑才真的进入望远镜的时代?有些人相信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不可能的[2]。
马克奇杰(1992)描述了大白斑的三种模式:
依据这些明显的规则,奇杰预测下一次的大白斑将在2016年出现在北温带,并且将不如1990年的大白斑壮观[3]。
"传统的"大白斑是很壮观的事件,在那些活跃的大白斑之外,土星的大气通常是平淡无奇的,而所有主要的事件都发生在土星的北半球[4]。 开始时通常是一个独立的小斑点,但是接着在经度上很快的扩展,如同1933年和1990年的大白斑所为;事实上,后者的发展最后在经度上足以环绕整个土星[5]。现在的理论认为大白斑是巨型的大气上升涌流,或是热力上的不稳定[6]。
大白斑发生在夏至大概是一种巧合,土星的大气层完全垄罩在阳光的照射下才是发生的主要原因,虽然这种现象的发生也被紧密的与北半球的冬至连结在一起,但是相似的现象是否发生在冬至的期间仍是未知的,因为土星环有效的阻绝了从地球上对另一个半球的观测[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