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樂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提琴(意大利语:violoncello;英语:cello)是一种弓弦乐器,为提琴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乐器之一,除可担当独奏外,在室内乐、弦乐团和管弦乐团中也负责低音弦乐的部分。
大提琴演奏者在巴洛克时期是坐着且两脚夹着琴的两边演奏,后来改良增加琴脚支撑琴体。但仍有少部分国家的演奏家是夹琴呈几乎水平的姿态演奏。[1]其最常见的演奏方式是持弓擦过琴上的弦(拉弦)[2],但有时也会拨弦或敲弦。
大提琴每条弦之间的音程相差纯五度。4根琴弦由高音至低音称为1弦至4弦,音高分别为A3、D3、G2和C2[1]。大提琴谱通常使用低音谱号记谱[1];而演奏较高音域时会使用次中音谱号或高音谱号。[3]
大提琴有时候会在华乐团作为低音乐器以取代低胡,后有人发明琶琴、拉阮、革胡等低音乐器,但效果未如大提琴。
大提琴以纯五度定弦,从C2开始(中间C下双八度),其次是G2、D3,最高弦是A3。这四条弦与中提琴的定弦相同,只是下降了八度。[3]与小提琴、中提琴不同(但与低音提琴相似)的是,大提琴具有搁在地板上的支架[琴脚],以支持乐器的重量。大提琴与欧洲古典音乐密不可分,并被描述为“最接近人声的乐器”。[4][5][6]大提琴是乐团弦乐部分的标准配备,也是弦乐四重奏的低音伴奏(尽管许多作曲家也让它演奏主旋律)。现代,演奏者会为了仿止乐器移位,所以会使用止滑带 。
大提琴发源于十六世纪,由意大利人安德雷亚·阿马蒂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把大提琴。初期大提琴的体积过于庞大,难以弹奏快速音群,因而不受欢迎;直到18世纪初,意大利制琴师史特拉底瓦里缩小并统一了大提琴的规格,改良演奏上的困难,因此而沿用至今。[6]
大提琴是标准交响乐团编制的一部分,一个乐团通常有八至十二个大提琴演奏者。大提琴一般坐在舞台左前方(观众右侧)[1],与第一小提琴声部相对。大提琴首席是此声部的领导,负责确认演奏者的弓法及演奏,并通常担当乐曲中独奏的部分。首席总是坐在最靠近观众的位置。
大提琴是管弦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交响作品几乎都涉及大提琴,并有许多作品需要大提琴来独奏。大部分时间,大提琴负责低音和声伴奏,以丰富音乐效果。有时大提琴会演奏一小段主旋律,随后恢复伴奏的身份。[1]
由于华乐中低音乐器甚是缺乏,华乐团遂引进大提琴作为低音弦乐声部来取代低胡。[7]后有人发明拉阮、革胡等低音乐器,但效果未如大提琴。[7]
除了在大型合奏当中担任低音之外,大提琴由于自身音域的宽广,在旋律性和歌唱性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现,纯以大提琴为主的重奏及室内乐作品开始受到欢迎。这个类型的原创作品例如有尤利乌斯·克伦格尔为12把大提琴所作的《圣歌》(作品57),另外将著名的作品改编为大提琴重奏形式者也不在少数。近期代表性的大提琴重奏团,则有柏林爱乐乐团的次级团体“12把大提琴”(Die 12 Cellisten)等。
历代作曲家们为大提琴写了大量的协奏曲和奏鸣曲,最早的重要作品可回溯至巴洛克时期,由约翰·巴赫所著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2][6],此外韦瓦第的协奏、吉米尼亚尼的奏鸣曲亦时常被提及。又,做为数字低音一途使用时,则有卡契尼、史特罗齐与贾给等人的作品可为代表。最后,在演奏教程方面,弗朗西斯柯·苏普里亚尼(Francesco Supriani)所著之《演奏大提琴之原则:12首触技曲》(Principij da imparare a suonare il violoncello e con 12 Toccate a solo)则是最早的例子之一[8]。
在接下来的古典乐派时期,以约瑟夫·海顿的两首协奏曲(C大调、D大调)为代表,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所作的5首大提琴与古钢琴的奏鸣曲亦是一枝独秀。[6]贝多芬的奏鸣曲跨越了其作曲生涯中的3个重要时期,足可一窥他的创作轨迹,以及其写作手法的转变。其次,埃马努埃尔·巴赫以及博凯里尼的协奏曲作品也值得注意。
进入浪漫乐派时期,包括舒曼、德沃夏克、圣桑等人的大型协奏曲作品,以及布拉姆斯的两首奏鸣曲以及双重协奏曲等等,共同构成了大提琴文献中至为精彩的一页。
二十世纪初的代表作品则有爱德华·埃尔加的协奏曲[6]、阿希尔-克劳德·德布西的奏鸣曲、埃塞尔·史密斯的奏鸣曲,以及柯达伊·佐尔丹和保罗·欣德米特的无伴奏奏鸣曲等等。随着主流的审美观渐渐推移至现代主义,着眼于大提琴丰富的可应用性,加之现代音乐独奏者(如谢格孚黎德·波姆、罗斯特罗波维奇等人)陆续地委托、鼓舞作曲家进行创作,20世纪中、后期的作曲家尤其致力于大提琴作品的写作,普罗高菲夫、肖斯塔科维奇、布里顿、利盖蒂、卢托斯瓦夫斯基和杜替耶等人皆属此列。
在当代流行音乐方面,大提琴自七〇年代起便被使用在迪斯可舞曲当中。现今,在摇滚乐、嘻哈和R&B的演出现场,也可以看到大提琴演奏者的身影[9]。
引述自英国“古典音乐电台”(Classic FM)报导〈16位音乐史上的著名大提琴家〉:博凯里尼、塞尔韦、卡萨尔斯、富尼耶、顾特曼、伊瑟利斯、J.L.韦伯、马友友、麦斯基、波佩尔、杜·普蕾、罗斯特罗波维奇、H.席夫、史塔克、托特里耶,以及新生代的艾莉莎‧魏勒丝坦[10]。
其他受到乐界一致肯定的著名大提琴家还有:费尔曼、夏弗朗、毕尔斯玛、皮亚季戈尔斯基、达维多夫、哈瑞尔、堤刚、郑明和、王健、李孟坡、杨文信、G.卡普颂等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