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逻辑史指的是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等思想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1]。从逻辑史角度看,中国的逻辑学并未同欧洲、印度和穆斯林世界一样有着广泛认同和持续发展的特点,而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孤立。因此,中国的形式逻辑在逻辑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中国的逻辑思想极为丰富地表现在了各个学术的思想范围和认识中。然而由于过去封建正名的思想统治,使旧哲学中论名实的逻辑科学长期停顿在正名主义的逻辑思想和墨辩立名本的思想认识上;而一直分散在各种科学技术思想方面的理论,也因为旧的哲学和科学狭隘的区划限制,没有得到逻辑综合的研究[2]。
先秦时期:起源与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各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动。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的人们纷纷提出自己解决社会变乱的主张,学术上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各派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驳斥别派的观点,必然要对论辩的原则、方法等进行探讨、总结。当时将讨论名实关系、论辩析理的学问称为名辩之学;其时甚至出现了一个从事名辩学研究的学派——名家。名家对名实关系、正名原则和论辩术进行探讨和总结,涌现出一些研究名(语词或概念)和辩(论辩术)的思想家,在他们关于名辩的学说中萌发了诸家的逻辑思想。[来源请求]
逻辑史研究的“名家”,一般就是“形名家”, 亦即刑名家[3]。名家是中国思想家中最早提出逻辑问题的学派,包括对思想中最基本的元素 “实”与“名”和各命题关系的诠释。
邓析是名家创始人,他善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辩”[4],为诉讼双方提供胜诉的充分理由,并用严密的逻辑分析,批评当时的政治和法令。惠施是名家“合同异”派代表,曾提出“历物十事”,如“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南方无穷而有穷”等。他把人们通常对一句话的解释换成一个特别的解释,“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其他辩者还提出了“辩者二十一事”,如“卵有毛,鸡三足”“龟长于蛇”等。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是公孙龙,他认为摸石头只有坚的感觉而没有白的感觉,看石头只有白的感觉而没有坚的感觉,坚的感觉和白的感觉是分离的,坚和白是分别自藏的。因此,概念“坚”和概念“白”也是分离的。公孙龙论证了辩者儿说提出的命题“白马非马”。他认为“白马”与“马”在外延和内涵方面都不相同,因此白马与马不相同。
墨家逻辑是中国古代逻辑的重要流派之一,主要由墨子及其后学所创立和发展。墨家逻辑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名实关系、推理方法和辩论技巧,旨在探寻事物本质和规律,为政治、伦理和社会实践提供指导。
墨家逻辑的核心概念包括“名”、“实”、“故”、“理”等。其中,“名”指的是事物的名称或概念,而“实”则是事物的实际存在或本质。墨家认为,名实之间应当相符,即名称应当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为了实现名实相符,墨家提出了一系列推理方法和辩论技巧,如类比、演绎、归纳、反证等。
在墨家逻辑中,“故”指的是事物的原因或根据,而“理”则是指事物的规律或法则。墨家认为,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因和规律,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物,为政治、伦理和社会实践提供有力的指导。因此,墨家逻辑不仅关注名实关系,也注重因果分析和规律探寻。
墨家逻辑还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实践倾向。墨家认为,只有通过实际的观察和实践,才能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墨家逻辑不仅关注理论的构建,也注重实践的应用和检验。同时,墨家还批判了其他学派的逻辑思想,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理论。
儒家正名论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涉及到个人与社会、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名”与“实”之间的相符,即事物或人的名称(名)应当与其本质或实际内容(实)相符合。
在儒家正名论中,“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或标签,它代表着一种责任、义务和道德标准。每个“名”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内涵,这种含义就是此名所指的一切事物的本质。因此,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儒家正名论强调,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必须确保“名”与“实”之间的相符。如果“名”与“实”不符,就会导致社会混乱和道德沦丧。因此,儒家认为,君主和臣子、父亲和儿子等社会角色,都应当遵循各自的名分,恪守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正名论是一种关于名与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哲学理论,它强调“名”与“实”的相符,以及社会角色和职责的明确和履行。这一理论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和道德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无为论是一种哲学思想,它强调的是顺应自然、不干预自然和宇宙的规律。在道家的观念中,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则和秩序,人类应该尊重并遵循这些法则和秩序,不去过度干预自然的发展。
具体来说,“道家无名论”指的是道家的一种观点,即认为名称和概念并不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它们只是人们为了方便描述和理解而使用的工具。因此,道家主张摒弃对事物本质的执著追求,而是要关注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道家无名论”强调了“道”的概念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宇宙的本源和基础,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道家无为论”是一种强调顺应自然、不干预自然的哲学思想,它与道家的其他重要理念如“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等密切相关。
法家的形名法术是一种政治思想和方法论,主要强调法治、权术和组织管理。法家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商鞅、韩非等人,主张通过法律、规章和制度来治理国家和社会,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形名法术的核心内容包括:
形名论:形名法家中,“形”指的是事物的外在形态或表现,而“名”则是对这些形态或表现所作的命名或定义。法家认为,通过明确事物的形和名,可以清晰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特性,进而有效地进行管理和控制。
法术论:法术指的是权术和统治手段。法家主张君主应该掌握绝对的权力,并运用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包括运用法律、规章和制度来约束和管理民众,以及通过各种权术来驾驭臣子和民众,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秩序。
法治论:法家强调法治的重要性,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基石。通过制定和实施明确的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的权益,促进国家的繁荣。同时,法律也是君主统治的工具,可以确保君主的权力得到有效的实施和维护。
法家的形名法术是一种强调法治、权术和组织管理的政治思想和方法论。它主张通过明确事物的形和名、运用各种权术和法治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国家和社会,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这种思想在古代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至宋明时期:逻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秦汉至宋明时期,中国的逻辑思想经历了继承和发展的过程。这一时期的逻辑思想深受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影响,尤其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秦汉时期的逻辑思想 在秦汉时期,法家的逻辑思想得到了实践和应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纳了法家的主张,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制度。这一时期的逻辑思想主要体现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上,强调法律的明确性和权威性,以及君主对法律的绝对掌握。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逻辑思想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起,对逻辑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玄学家们开始关注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对名实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一时期的逻辑思想逐渐从实用主义转向理论探讨,对后世逻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明时期的逻辑思想 宋明时期,理学兴起,成为主流思想。理学家们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他们注重逻辑推理和论证,对逻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宋明理学也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逻辑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逻辑学体系。
继承和发展 在这一时期,逻辑思想在继承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秦汉时期的实用主义逻辑思想为后来的法律制定和执行提供了理论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逻辑思想为后世的理论探讨提供了思路;宋明时期的理学逻辑思想则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逻辑学体系。这些继承和发展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进程。
唐明至民国时期:印度因明和西方逻辑的传入
在唐明至民国时期,印度因明(佛教逻辑)和西方逻辑学相继传入中国,对中国的逻辑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与印度、西方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印度因明和西方逻辑的传入提供了历史背景。
唐代至明代:印度因明的传入 在唐代,随着佛教的盛行,印度因明(即佛教逻辑)开始传入中国。印度因明强调因(理由)和果(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注重推理的严密性和论证的有效性。这一时期的逻辑学家如玄奘、窥基等人对印度因明进行了系统的翻译和研究,将其与中国传统的逻辑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逻辑体系。
清代至民国时期:西方逻辑的传入 到了清代末期和民国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近代科学的发展,西方逻辑学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这一时期,许多西方逻辑学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如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同时,中国学者也开始对西方逻辑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如严复、胡适等人对西方逻辑学的介绍和推广。
影响与融合 印度因明和西方逻辑的传入对中国的逻辑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这些外来逻辑思想为中国的逻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另一方面,中国学者在吸收外来思想的同时,也注重将其与中国传统的逻辑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逻辑学体系。这种融合和创新不仅推动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也为世界逻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至今:对中国古代逻辑史的全面整理和研究
20世纪至今,对中国古代逻辑史的全面整理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方法和视角,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开拓时期 在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中国逻辑史研究进入了开拓时期。学者们开始运用西方逻辑理论和因明(印度佛教逻辑)来阐释中国古代的名辩思想资料。他们发现中国古代拥有丰富的逻辑理论,这些理论与西方逻辑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学者有胡适、金岳霖、郭湛波等,他们的研究为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深入发展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中国逻辑史研究在深入发展。学者们依据自己的逻辑史观,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他们不仅关注古代逻辑思想的理论体系,还关注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影响。同时,学者们也开始关注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与其他文化传统的交流和融合。
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元化和国际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逻辑史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学者们开始运用多种方法和视角来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如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等。同时,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加强,中国逻辑史研究也逐渐融入国际学术体系,与世界各地的逻辑学者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20世纪至今是中国古代逻辑史研究的重要时期。学者们通过全面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不仅深化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也为世界逻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