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信息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
|
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凡丹之屬皆从丹。 ——《說文解字》
|
关闭
更多信息 古代字體(丹), 商 ...
古代字體(丹)
|
商
|
西周
|
《說文解字》 (漢·許慎)
|
《六書通》 (明·閔齊伋)
|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傳抄古文字
|
|
|
|
|
b07719
s03655
傳抄古文字 L06505 L06506 L06507 L06508 L06509 L06510 L06511 L06512 L06513
|
參考:
主要來自理查德·西爾斯的漢字字源網(允許使用說明), 收集來自不同形式的古文字的繪圖資料,包括:
- 《說文解字》(小篆)
- 《金文編》(金文)
- 《六書通》(傳抄古文字)
- 《殷墟甲骨文編》(甲骨文)
|
关闭
更多信息 上古漢語 ...
|
上古漢語
|
丹
|
*taːn
|
旃
|
*tjan
|
栴
|
*tjan
|
关闭
Schuessler (2007)提出,丹 (OC *tân)(< *tlan)和矸 (*kân)(< *klan)(見於《荀子》),均表示“朱砂”,可能互為異體,理論上均可能衍生自一外來詞 *klan;上古漢語的首音及帶 *t- ~ *k- 的同源對似詞,均表示本詞可能是從他處借入上古漢語。他進一步提出,本詞可能來自侗台語族,對比 原始侗水語 [具體何詞?] (h-lanC, “紅色”)。此外,Matisoff (2003)認為本詞衍生自原始漢藏語 *t(j)a-n ~ *tsa-n,但 STEDT 目前對該詞和本詞之間沒有給出任何聯繫。
與旃 (OC *tjan, “紅色無飾的旗幟”)有關。可能也與袒 (OC *daːnʔ)有關,因為皮膚的顏色常與“紅色”相關。
更多信息 字, 讀音 # ...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
字
|
丹
|
讀音 #
|
1/1
|
現代北京音 (拼音)
|
dān
|
構擬中古音
|
‹ tan ›
|
構擬上古音
|
/*tˁan/
|
英語翻譯
|
cinnabar
|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
关闭
更多信息 鄭張系統 (2003), 字 ...
鄭張系統 (2003)
|
字
|
丹
|
讀音 #
|
1/1
|
序號
|
1980
|
聲符
|
丹
|
韻部
|
元
|
小分部
|
1
|
對應中古韻
|
單
|
構擬上古音
|
/*taːn/
|
关闭
註解:
- dang1 - 文讀;
- duan1 - 白讀(限於部分組詞,如牡丹).
- 吳語
- (太湖片:上海)
- 吳語學堂拼音:1te
- 吳音小字典:te平
- 維基詞典羅馬化 (上海話):1te
- 國際音標 (上海):/te⁵³/
丹
(常用漢字)
- 朱砂
- 紅色
- 用朱砂做的長生不老藥
- 礦物煉製的藥物
- 赤誠
- 丹波国 (Tanba-koku, “丹波國”)之簡寫
源自上古日語,亦作為 ⟨ni⟩ 的借音 (shakuon)。
與土 (ni, “土壤;地面”)同源。[1][2]
丹 • (ni)
- 紅色
- 近義詞:赤色 (akairo)、丹色 (niiro)
- 紅土
派生詞
- 丹石 (nīshi)
- 丹色 (nīro)
- 丹生 (niu)、丹生 (nyū)
- 錦 (nishiki)
- 丹摺り (nizuri)
- 丹躑躅 (ni-tsutsuji)
- 丹つらう (nitsurau)
- 丹塗、丹塗り (ninuri)
- 丹の穂 (ni no ho)
- 丹羽 (Niwa)
- 青丹 (aoni)
- 赤丹 (akani)
- 黄丹 (ōni)
- さ丹 (sani)
- 紅 (beni)
- 八百丹 (yao ni)
源自中古漢語 丹 (中古 tan)。
《萬葉集》中作為 ⟨ta⟩ 的借音 (shakuon)。
丹 • (tan)
- 朱砂
- 近義詞:辰砂 (shinsha)
- 日本畫中的顏料,原料為一氧化鉛,顏色紅中帶黃
- 類似朱砂一樣紅中帶黃的顏色
- 藥物(尤指長生不老藥)
- 近義詞:薬 (yaku)
- 丹緑本 (Tanrokubon)、丹緑本 (Tanryokubon)
丹 (音訓 붉을 단 (bulgeul dan))
- 단 (dan)的漢字?:紅色。
丹 (音訓 정성스러울 란 (jeongseongseureoul ran),南韓 정성스러울 난 (jeongseongseureoul nan))
- 란 (ran)的漢字?:赤誠。
Taberd & Pigneau de Béhaine (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