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台灣作家(1910-194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10年(明治43年),翁闹出生于台中厅武西堡关帝庙社二百六十四番地,本是陈纣、陈刘春家四男,五岁时被彰化社头的杂货商翁进益收为养子。1923年,翁闹进入台湾总督府台中师范学校(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前身)演习科就读,在就学期间结识了吴天赏、杨逸舟、吴坤煌等人,并开始接触文学作品。1929年毕业后,至员林国小教书两年,1931年转任田中国小。1934年,翁闹结束其教师生涯,[2]前往日本东京留学。起先他在一所私立大学挂名,[3]居住于东京高圆寺,时常参与文艺活动,其作品则刊载于《台湾文艺》、《台湾新文学》《台湾新民报》等刊物。1935年,翁闹与48岁的日本妇人同居,因友人杨逸舟、吴天赏担心翁闹将会因此堕落,劝他与相差二十三岁的妇人分开,翁闹听从友人意见,便与日本妇人分手。[4]其后,翁闹曾考取待遇很好的内阁印刷局校对员,然而在就职期间,翁不断写情书给一位心仪的日本女子,想以日文诗打动其心。但日本女子从第二封信开始便退还给他,不死心的翁闹依然继续写信给该女,最终使其父亲将翁的行为告上印刷局局长,使得局长将翁撤职。[5]1940年(昭和15年),翁闹因失去收入来源,将书籍、衣服、被单尽数拿去典当,因而在饥寒交迫之中客死异乡,享年30岁。
翁闹的作品是都市文学的代表,主要是以日文创作,专注于文学技巧的经营,为台湾文学现代主义的起头者。他的小说是台湾现代文学作家首次把情欲带进作品当中(〈天亮前的恋爱故事〉),而在他小说里的,爱情与欲望是破败的、未完成的,充满缺憾。而他的小说主要有两种主题,与资本主义皆有相关。一种是表现这样的社会中,人心的荒凉与寂寥;另一种则是老人与小孩在这个社会中,不能逃避悲惨的宿命。翁闹在文学创作的技巧上,强调台湾作家的技巧要与日本文学、世界文学齐头,但是内容上则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6]:142-14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