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玛普利大寺
位於孟加拉瑙岡縣的寺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位於孟加拉瑙岡縣的寺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索玛普利大寺(孟加拉语:সোমপুর মহাবিহার,罗马化:Shompur Môhabihar)位于孟加拉国西北部瑙冈县的帕哈尔普尔(孟加拉语:পাহাড়পুর,罗马化:Paharpur)村庄,在梵语的意思为“大寺院”。该寺建于8世纪末期或9世纪初期,为波罗王朝时期的五大寺院之一,是大乘佛教曾于孟加拉地区流传的证明,9世纪至12世纪为大乘佛教密宗的修行中心。
12世纪波罗王朝灭亡后,索玛普利大寺逐渐被遗弃。在埋藏于土堆下数个世纪之后,1807年为弗朗西斯·布坎南-汉密尔顿所发现。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此遗迹列为世界遗产,登录名称为“帕哈尔普尔的佛教毗诃罗遗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这座寺院的设计完美地满足了举行宗教仪式的需要,体现出非凡卓绝的艺术成就。寺院简单和谐的线条,加上大量的雕刻装饰,对佛教建筑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索玛普利大寺(Shompur Môhabihar)在梵语的意思为“大寺院”,建于8世纪末期或9世纪初期,为波罗王朝时期的五大寺院之一。波罗王朝(750—1161)为印度中世纪前期统治印度东北部的王朝,历代国王均笃信佛教。五大寺院除了索玛普利大寺之外,还包括超戒寺、那烂陀寺、飞行寺,以及阇迦陀罗寺[1]。关于建造的年代,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为世界遗产委员会采用[2],系根据在该遗址挖掘时发现的一枚泥印所推断,该印章刻有波罗王朝第2任国王达玛帕拉(770年代—810年代在位)的名字;第二种说法为根据西藏古代保存的贝叶经文献,建造时间为9世纪初期,波罗王朝第3任国王德瓦帕拉(810年代—850年代在位)国王在位时期[1]。
根据碑文记载,索玛普利大寺与当时佛教中心菩提伽耶、那烂陀寺有密切关系,许多佛教文献为在此地完成,为大乘佛教密宗的修行中心[2]。高僧阿底峡(982—1054)曾经在此地教授佛法[3]。
11世纪发生瓦伦德拉叛乱,索玛普利大寺的部分建筑因战乱而损毁[4]:185, 331, 353。12世纪波罗王朝被信奉印度教的犀那王朝所灭,之后再被穆斯林古尔王朝征服。在波罗王朝灭亡后,索玛普利大寺逐渐被遗弃,被掩埋在土堆下数个世纪。但后来的遗迹挖掘显示,并没有大范围破坏的迹象。因此,有人声称索玛普利大寺是少数在穆斯林统治南亚时期幸存的佛教寺院之一。[1]
英国人到达印度次大陆后,弗朗西斯·布坎南-汉密尔顿在印度东部进行调查,于1807年发现此遗迹[5],并进行考古调查。汉密尔顿返国后,在报纸和杂志上详细发表了他的经历。1879年,亚历山大·卡宁厄姆造访此地,考察后他想要大规模开挖此地,但地主并不允许,因此卡宁厄姆仅挖掘了遗址中央凸起的一小部分,发现了土堆下的方形建筑,其为今日中央佛殿的一部分[6]。
进入20世纪后,1919年,根据英属印度1904年通过的《古迹保护法》,该地被宣布为保护地区。1923年,加尔各答大学、瓦伦德拉研究会、印度考古研究所共同合作,由D.R.班达卡领导的团队,在遗址的西南部进行发掘,发现了一排南北向排列的房间和庭院的一部分。1925—1926年,R.D.班纳吉的团队发现了中央佛殿北侧的楼梯、有陶制牌匾装饰的墙壁、北侧的房屋。班纳吉完成挖掘后,此遗迹大致的面貌已全然出土。1930年代由印度考古研究所的卡希纳特·纳拉扬·迪克希特领导,持续在此遗址进行更深入的调查。[6]
1972年孟加拉国独立后,该国考古局于1981—1983年,以及1987—1989年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并清除遗迹内不必要的碎石和积土,确保排水通畅、维护古迹。[6]
索玛普利大寺遗址接近正方形,南北向距离为273.7公尺、东西向距离为274.15公尺,整个遗址的保护区域为8.9公顷。以面积而言,索玛普利大寺为最大的大寺[7]:375。遗址的大门在北方,大门面对的方位为北方略微偏东。寺院的中央有一座巨大的佛殿,周围建有围墙,围墙内侧有177个房间[8]。索玛普利大寺的建筑风格与东南亚印尼、缅甸和柬埔寨的印度教—佛教寺庙有些类似,例如印尼普兰巴南、塞乌寺。可以推论波罗王朝与当时东南亚的某些文明存在某种形式的交流[7]:373。
中央佛殿为索玛普利大寺遗迹中最醒目的建筑,从上方鸟瞰略呈十字型,由周围向中央呈阶梯状逐渐上升,最高点在十字交叉处。此建筑经过岁月侵蚀,现存遗址仅剩地基与部分的墙壁,在地基周围有许多印度神话的雕刻。现代测量此建筑物的东西长度为108.3公尺,南北长度为95.45公尺,高21公尺,但估计原始的高度达30公尺。[9]
由于缺乏第一手文献纪录,索玛普利大寺中央佛殿的原始外观已不可考[10]。历年许多学者试图还原过去此建筑物的外观,有多种不同的观点。1938年,卡希纳特·纳拉扬·迪克希特在他的著作《印度考古调查回忆录:孟加拉帕哈尔普尔第55号考古挖掘》(Memoirs Of The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No. 55 Excavations At Paharpur, Bengal)中对这座遗迹进行了首次文献研究[11]。1961年,普鲁登斯·R·迈尔(Prudence R. Myer)指出,目前中央佛殿缺失的部分,过去为一座窣堵坡,她在论文中并描绘佛殿可能的三维结构[12]。1999年,由库尔纳大学的穆罕默德·阿里·纳奇领导的团队提出另一种看法,并于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孟加拉国考古局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上发表。纳奇指出,根据他对此遗址的古代结构建筑模型,中央佛殿的建筑式样为窣堵坡—神殿(Stupa-Shrine),并搭配悉卡罗式的佛殿[13]。2012年,穆罕默德·哈比卜·雷扎(Mohammad Habib Reza)透过对孟加拉早期佛教建筑的分析,提出索玛普利大寺的中央佛殿为一种名为潘查拉特纳(pañcharatna)的孟加拉寺庙结构,在曼达帕(maņdapa)上再加上四个冠顶,看起来像是缅甸蒲甘的阿难陀寺,但索玛普利大寺兴建时间较早,外观较阿难陀寺更扁平[14]。
除了中央佛殿之外,遗迹的周围建有围墙,在北面围墙内有45个房间遗迹,其他三面则各有44个房间遗迹,总共有177个房间遗迹。这些房间遗迹均为长4.26公尺,宽4.11公尺,房间的入口面向中央佛殿,供给僧人居住。在遗址内,中央佛殿与周围房间之间的空地,还有其他建筑物的遗迹,包括佛堂、餐厅、厨房、水井、佛塔,以及一些无法辨认用途的建筑遗迹,围墙外侧不远处则有多个浴室与厕所的遗迹。[9]
索玛普利大寺于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称为“帕哈尔普尔的佛教毗诃罗遗址”,帕哈尔普尔为当地村庄名称,毗诃罗为梵语“vihāra”(意为精舍)的音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这座寺院的设计完美地满足了举行宗教仪式的需要,体现出非凡卓绝的艺术成就。寺院简单和谐的线条,加上大量的雕刻装饰,对佛教建筑发展有着深远影响。[2]
索玛普利大寺列为保护区,受到孟加拉国1968年《古物法》(1976年修订)等法规保护,主管机关为该国考古局。2007年、2009年媒体报导,由于资金短缺、以及缺乏适当的维护措施等因素,此遗迹保护状况欠佳,因盐害、强降雨等因素而使遗迹受到侵蚀[15][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9—2014年“南亚旅游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孟加拉部分”起草一份全面的管理计划,包括保护政策和缓冲区的规定、人力、财力和技术资源、管理系统、保护和维护计划,以确保该遗产得到长期保护[2]。2014—2016年在亚洲开发银行的资助下,对此遗迹进行旅游开发,包括整修遗迹,并在遗迹上安装木地板,以供游客行走。为了避免遗迹内雕刻损坏,原来的雕刻拆下放在博物馆,在原处放上复制品[17]。
遗址内发现的文物于遗迹东侧的帕哈尔普尔考古博物馆展出。[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