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华(1914年3月5日—2011年4月13日),原名王华文,字彬华,安徽寿县人,中国海洋气象学家,曾任青岛观象台台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生平
1914年,王彬华生于安徽寿县。1934年夏考入国立山东大学物理系天文气象组,受教于时任青岛观象台台长蒋丙然与特约研究员李珩,并曾在青岛观象台实习。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山东大学被迫内迁,于1938年初停办,王彬华遂于1938年4月转入当时在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1],次年毕业,进入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师从气象学家竺可桢。此后曾先后在四川省气象所、中央气象局工作[2]。1943年,王彬华被征召入中美合作所气象组,作为技术人员工作[3][4]。
1945年日本投降后,王彬华于9月被任命为青岛观象台台长,1946年1月6日到达青岛从日本人手中接收观象台。由于观象台战时曾遭破坏,王彬华即着手组织修复、购置仪器设备,恢复观测研究活动。同时因当时青岛水族馆归观象台管理,王彬华兼任水族馆馆长,组织了对水族馆的恢复与重新开放。1946年秋,王彬华兼任山东大学农学院气象学教授。1947年,王彬华主持编纂《青岛市观象台五十周年纪念特刊》,对青岛观象台的以往发展过程、观测资料、工作成果进行了汇总,1948年出版[1]。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青岛市军管会派军代表接收观象台,王彬华仍任台长。1951年9月,青岛观象台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接收,改为海军青岛基地观象台[5],王彬华仍任台长,为海军各基地培养气象技术人员。当时解放军实行供给制,军队干部战士没有薪水,而王彬华享受作为地方技术人员的优厚待遇,王彬华便多次将自己的工资退回,最终说服上级同意对其同样实施供给制,并撤回为其配备的厨师、司机。1953年,王彬华任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负责创建海洋气象学专业[3][6]。
1956年,王彬华离开青岛观象台,不再兼任台长。1959年,山东海洋学院(今中国海洋大学)在留在青岛的山东大学部分科系的基础上组建,王彬华任海洋水文气象系副主任[6],此后长期在该校任教、参与科研。文革期间,王彬华因其在中美合作所的工作经历遭受冲击。1983年,其撰写的《海雾》一书出版发行,1985年由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在全世界发行,至今仍是全世界唯一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海雾的专著[3]。此外,王彬华还编著出版了《气象学》、《海洋气象学》、《海洋天气学》等书籍,先后发表了《在西藏高原影响下中国动力性气旋的生成及其发展》、《中国近海海雾的初步分析》等60余篇论文,并兼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山东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山东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等职[2]。2004年10月18日,在中国气象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上,王彬华获得中国大陆气象领域首次设立的最高奖项 “气象终身成就奖”[6]。 2011年4月13日在青岛病逝[3]。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