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脚(英语:Wang Shan Keuk香港新界北区沙头角的一条已荒废村落,位于八仙岭纯阳峰北麓山腰,是卫奕信径第十段原“横七古道”的中途点,在七木桥涌背䃟头窑之间。[1]横山脚村民已于1960年代初全体迁到沙头角公路旁的横山脚新村

历史

Thumb
香港卫奕信径横山脚路标
Thumb
香港卫奕信径横山脚下村路标

横山脚原是一条客家原居民村落,居民全部姓陈,1735年(时维雍正十三年)由祖籍福建汀州迁入[2]乾隆年间由陈氏先祖尚祟尚琼二公开基建村,可分为上横山脚和下横山脚。横山指八仙岭之山脉,“横山脚”则指八仙岭山脉之脚下。七木桥和横山脚两村位于山中,开村先贤以沙泥石块堆砌成现今横七古道,成为来往沙头角和大埔售卖农作物的要道。道光年间,沙头角各村成立沙头角十约,横山脚隶属于第十约南约,包括乌蛟腾、涌背和涌尾等乡村。1911年,上下横山脚村分别有居民32人和43人。[3]

香港日治时期,八仙岭山区是东江游击队的据点。1942年,游击队以横山脚关帝庙作为驻地。[4][5][6][7]

战后时期,七木桥和横山脚两村合办桥山学校,课室设于下七木桥水月宫的两侧偏殿,是一所政府津贴小学,高峰期有60至70名学生就读。[8][9][10][11]横山脚没有车路可到达,交通不便,再加上村民的农作物常受到山上的野猪侵扰,损失不菲,居民数目大幅流失。1959年至1961年,全体村民迁徙至沙头角大塘湖附近梧桐河边位置,是为横山脚新村,桥山学校同期停办。[12]

横山脚有著名村民陈祖泽渔农自然护理署于横山脚原址(八仙岭自然教育径)竖起横山脚上下两村之位置牌,并建有页岩小径前往鹿颈郊野公园管理站(即卫奕信径终点)。

地标

  • 陈氏家祠遗迹
  • 关帝庙遗迹[13]

资料来源与注释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