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哈麦(阿拉伯语:تِهَامَةُ,罗马化:Tihāmah)是红海东岸西阿拉伯半岛北方的亚喀巴湾直至南方曼德海峡间沿海平原之名称[1]。
词源
帖哈麦的地名在原始闪语中原意为“大海”。女性神祇迪亚马特(Tiamat,或作阳性的提哈默)是古代迦南人所信奉的海洋和混乱之神。而提哈默一词在以希伯来文写成的神话创世记中以也有出现,意思是“初始的海洋、深渊”[2]。
历史
在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所生活之年代,许多军事战役发生于帖哈麦当地,其中包括哈姆拉·阿萨德之战以及对路过当地商队的劫掠行为。从公元623年1月开始,部分穆斯林们遵循传统的习惯,多次袭击沿着红海东岸往来麦加到大叙利亚间的麦加商队[3]。对于在沙漠中艰苦求生的居民来说,为了在恶劣环境中维持生计,人们自然而然地团结起来,汇聚成共同生活在一起的阿拉伯部落群体,部族的团结建立在相通的血亲基础上,血脉相连赋予氏族内的成员彼此享有紧密的连结关系[4]。阿拉伯半岛上的居民若非游牧民族,便是固定生活于一处,前者不断地从一个地点迁移至另一个地点,持续寻找能喂饱牲畜的水源和牧地,后者则定居下来并专注于发展贸易和农业。由于游牧民族(或贝都因人)的生计部分依赖于抢夺商队或袭击绿洲,为此游牧民族们普遍认为劫掠只是谋生的必要手段而非犯罪[5]。
穆罕默德待在帖哈麦的哈姆拉·阿萨德期间和马巴德·胡扎赫达成协议,马巴德向穆罕默德保证绝不对他隐瞒任何事情,随后穆罕默德便将马巴德派往麦加以劝说阿布·苏富扬不对穆斯林们发起战争[6]。马巴德在麦加与阿布·苏富扬会面,并于言谈中夸大了穆罕默德的力量,谎称穆罕默德已聚集好一支强大的军队准备与阿布·苏富扬作战。当时阿布·苏富扬正和他的同伴们策划对麦地那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袭击,希望能借此一劳永逸地解决穆斯林的势力。而阿布·苏富扬在听过马巴德所述穆罕默德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后,决定退出参与袭击穆斯林的计划。穆罕默德以谋略的方式,成功地阻止麦加人正计划的大型进攻行动[7][6]。
地理
帖哈麦地区有时会被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北方的汉志帖哈麦(تِهَامَة ٱلْحِجَاز)与南方的阿西尔帖哈麦(تِهَامَة عَسِيْر)[1],此外也门一带的海岸线(تِهَامَة ٱلْيَمَن)亦是帖哈麦沿海平原的延伸[8],狭窄的平原在麦地那和麦加以南达到最大的宽度(60至80公里宽)[1]。 延布、吉达与贡费宰等城市位于帖哈麦的汉志地区,而吉赞和荷台达则是阿西尔至也门间帖哈麦海岸平原上的主要都会。帖哈麦当地的气温是地球上最炎热的地区之一,帖哈麦之名在阿拉伯语中即意为酷热和无风[9]。
植被
帖哈麦广阔的沙质沿海平原是与红海平行炎热且荒凉的地区,平原在也门乍比得以北的绝大部分区域少有树木。但是,在部分地区仍长有几乎只由瓦赫利亚树所组成茂密的灌木丛,这些灌木是帖哈麦当地最早的主要自然植被。此外包含阿拉克树在内,外型奇特的埃及香脂树和野生的杜姆棕榈树树丛,以及椰枣等植物亦皆为当地灌木林中常见的树种[10]。
考古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考古团的团长爱德华·基尔在考古过程中,于帖哈麦当地的穆泰纳村附近发现超过十六座以上的巨石文化立石。这些重达20吨的硕大石头是用花岗岩所制成,经过测量,立石群中有三块直立的巨石高达约8英尺(2.4米),而当中一块倾倒的巨石长度更超过66英尺(20米),此外在遗址内还发现了大量的铜制工具,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400年至1800年间,铜具的发现证明巨石群亦是在同一个时期竖立的建物[11]。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