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女高中生(日语:女子高校生/じょしこうこうせい jyoshi koukousei)是日本对高等学校女学生的称呼,常简称为JK。最初是单指女校的学生,后来扩展至所有女高中生。通常女高中生的形象大多是白色衬衫或水手服配以百褶裙、领花和不同颜色的棉外套。由于女高中生介乎于未成年至成人的阶段,因此不少ACG、文学、影视乃至色情片业者选择以此作为题材。
此条目可参照日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一般认为,1990年代起,以后团块青年为主体的“女高中生”开始成为一种受关注的文化[1][2][3]。大众传媒开始聚焦于女高中生文化,电视台称之为潮流、新运动,灯笼裤水手服及援助交际成为社会问题,日本掀起了一阵“女高中生热潮”[1][3]。1993年8月全国取缔售卖女高中生穿过服饰的店铺(ブルセラショップ),泡泡袜及迷你裙制服流行,女高中生间传呼机及手提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的快速普及,“超very bad”(チョベリバ)等自创新词,经由电话俱乐部及男性付费电话进行的“援助交际”等等,这些都为传媒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话题[1][3]。有意见指,日本经济在泡沫经济崩溃后一蹶不振,对大众传媒而言,“女高中生”打破旧有价值观前进的印象可能正相当于一剂强心剂[1]。
樱井孝昌认为,自1990年代起,女高中生的“制服”更多地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文化的手段[4]。日本国内也存在面向消费者的时装制服品牌,如CONOMi等[5]。
而日本国外亦有关注日本校服的时尚化趋势,如法国杂志《Japan LifeStyle》之介绍,认为“日本女高中生的制服是自由象征”的巴黎女生[6],2009年法国日本博览会较上一年大幅增加的制服时尚[7],经常刊载日本校服特集的泰国时尚杂志[8]等等。
在中国,运动服式校服的单一形制引发了女中学生对动漫中日本女高中生制服的向往,此等制服也从cosplay用的动漫角色校服开始流行,2013年起逐步形成JK制服产业链,从而使JK制服在中国的单品平均单价降至人民币100元左右,此后各个制服店家开始邀请画手绘制原创布料或款式,尤其是针对格纹西装裙(简称“格裙”)的图案。随着画手投稿制的推行,制作原创格裙的店铺在中国逐渐增多,演化出不同于校供制服的各种花色[5]。2020年天猫双十一活动期间,JK制服、汉服、洛丽塔服装(此三种服装在中国更有“三坑”或“破产三姐妹”之称[9][10])成交额增幅更达到女士衬衣的1.26倍[11]。
进入1990年代,手提电话及互联网迅速普及,女高中生中出现“援助交际”及贩卖内裤等问题[1]。这类社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有指资讯社会发展,特别是匿名BBS及约会网站的增加,是女高中生间援助交际增多的原因之一[1]。另一项问题是2000年代中期起步的“JK经济”[12][13],自2010年代发展出更过激的“JK按摩”与“JK见学”等服务后[12][14],传媒开始关注这种商业模式,警察亦多次取缔相关行为[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