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古生代的第二个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陶纪(英语:Ordovician,发音: /ɔːrdəˈvɪʃən/,符号O)是地球地质历史上显生宙古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4.85亿年前,结束于4.43亿年前,上承寒武纪,下启志留纪。
奥陶纪 485.4–443.8百万年前 | |
中奥陶世:4.7亿年前的地球 | |
全时期平均大气O 2含量 |
约13.5 Vol %[1] (为现代的68% ) |
全时期平均大气CO 2含量 |
约4200 ppm[2] (为前工业时期15倍) |
全时期平均地表温度 | 约16℃[3] (高于现代2℃) |
海平面(高于现代) | 180米;最高至210米,至末期落至140米 |
奥陶纪的命名源自威尔士中部/西北部的古代凯尔特人部落奥陶维斯人,因最早被研究的奥陶纪岩层取自于这个部族历史上的传统住地而得名。
1879年,地质学家查尔斯·拉普沃思将莫企逊广义的志留纪下层定义并命名为奥陶纪[7]。直到1960年,奥陶纪的定义才正式获得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认可。
中文学术界对奥陶纪的称呼最早见于由章鸿钊和翁文灏于1916年编写的《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纪》,后被地质工作者广泛使用,包括日本学者小林贞一(1929年)、山成不二(1925年)等[8]。
许多区域性术语曾被使用并成为划分奥陶纪的依据。在2008年,ICS确立了正式的国际细分体系[9]。其中包括波罗的海、英国、西伯利亚、北美、澳大利亚、中国、地中海和冈瓦那大陆的区域地层图式[10]。
在英国,奥陶纪传统上分为早期(特马豆克期和阿仑尼格期)、中期(兰维恩阶(又细分为阿伯雷迪阶和兰代洛统)和兰代洛阶)和晚期(喀拉多克阶和阿石极阶)。与奥陶纪相对应的岩石被称为来自柱的下部、中部或上部。从最年轻到最古老的动物群阶段(时代的细分)依次是:
Hirnantian stage/Gamach (Ashgill); Rawtheyan/Richmond (Ashgill); Cautleyan/Richmond (Ashgill); Pusgillian/Maysville/Richmond (Ashgill)
Trenton (Caradoc); Onnian/Maysville/Eden (Caradoc); Actonian/Eden (Caradoc); Marshbrookian/Sherman (Caradoc); Longvillian/Sherman (Caradoc); Soudleyan/Kirkfield (Caradoc); Harnagian/Rockland (Caradoc); Costonian/Black River (Caradoc); Chazy (Llandeilo); Llandeilo (Llandeilo); Whiterock (Llanvirn); Llanvirn (Llanvirn)
Cassinian (Arenig); Arenig/Jefferson/Castleman (Arenig); Tremadoc/Deming/Gaconadian (Tremadoc)
特里马道克阶相当于(现代的)特马豆克期。弗洛期对应于低位的阿仑尼格期;阿仑尼格期一直延续到达瑞威尔阶早期,并包含大坪期。兰维尔阶占据了达瑞威尔阶的其余部分,并在晚奥陶世的底部终止。桑比期代表了喀拉多克阶的前半部分;喀拉多克阶在卡蒂安期的中部结束,阿石极阶加上赫南特期代表了卡蒂安期最后一半的部分[11]。
奥陶纪由于浅海广布、气候适合,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12],因此海生无脊椎动物进一步繁盛,分异更为显著,占绝对优势。浅海滋生着底栖的三叶虫、腕足类、腹足类、介形类、海百合、海林檎、苔藓虫、珊瑚、海绵类、喙壳类、角石类、牙形石、几丁石、层孔虫等。深水、滞流静水海域不适合底栖生物生存,海面漂浮着笔石类、有薄壳的纤小动物,如叶虾类,这些可以顺洋流漂浮,成为广布的化石。
笔石最早出现于寒武纪中期,在奥陶纪大量繁盛,主要营漂浮方式,分布广,演化快、容易保存,是奥陶纪重要的分层化石。早奥陶世早期以树形笔石为主,中期正笔石类中的无轴亚目大量繁盛,晚期有轴亚目的雕笔石出现;中、晚奥陶世是正笔石类的鼎盛时期。
三叶虫和腕足类都很繁盛。奥陶纪主要的三叶虫有栉虫目、镰虫目、褶颊虫目、镜眼虫目、球接子目等,腕足类中有铰类的正形贝目、扭月贝目占重要地位。
钙藻也在奥陶纪时期开始出现,和珊瑚礁互利共生。
绿藻在寒武纪晚期和奥陶纪很常见。陆生植物可能是从绿藻进化而来的,最初以微小的非维管植物形式出现。在最上层的奥陶系沉积物中发现了来自陆生植物的孢子化石。
最早的陆地真菌可能属于球囊霉目(Glomerales),通过菌根共生可使植物在陆地上的扩张中起着重要作用,使植物细胞可利用矿物质养分。在威斯康星州发现了这种真菌的菌丝和孢子化石,其地层年代大约为4.6亿年前,当时的陆生植物群只有非维管植物[13]。
奥陶纪时期的大陆由主要的冈瓦纳大陆和其他三个较小的大陆:劳伦大陆、波罗的大陆、西伯利亚大陆以及一系列小型孤立陆块构成。小型孤立陆块在寒武纪时期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波罗的大陆和冈瓦纳大陆被托恩基斯特海之间略微分开。劳伦大陆正在向北漂至赤道。巨神海将冈瓦纳大陆和波罗的大陆隔开。西伯利亚大陆已经漂移至赤道以北区域。
奥陶纪的海侵是在寒武纪海域延续下来的。扬子陆块、华北陆块西部边缘地带,在中、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略有上升,奥陶纪早期地层缺失,较新的奥陶纪地层与寒武纪呈假整合接触。在华北陆块的中、东部和扬子陆块,奥陶纪、寒武纪地层皆呈整合接触。中奥陶世之后华北陆块上升为陆地,除西部边缘地区外,晚奥陶世没有沉积。
阿瓦隆尼亚从冈瓦纳大陆的北部边缘脱落,并向北漂移。瑞亚克洋在阿瓦隆尼亚和冈瓦纳大陆之间开裂形成。晚奥陶世时期,阿瓦隆尼亚与波罗的大陆碰撞,巨神海因为阿瓦隆尼亚与波罗的大陆的合并而缩小。而组成欧洲的另一部分(Armorica Terran Group)仍位于冈瓦纳大陆北部边缘。
哈萨克地块于奥陶纪时期形成,孤立于当时其他大陆之外,其地块在石炭纪时期才和西伯利亚大陆碰撞。
奥陶纪中期时,在大约距今4.66亿年前时,曾发生奥陶纪中期流星事件[14],而一个近期的理论认为地球在这时可能出现环系统。[15]奥陶纪时期每年撞击地球的陨石数量是现在的约100倍[14]。
加里东造山运动在地台区表现为频繁的震荡运动,地槽区有较多的火山喷发岩、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如北方地槽区。
奥陶纪早、中期继承了寒武纪的气候,气候温暖、海侵广泛,海平面在特马豆克期达到了显生宙以来的最高水平;晚期冈瓦纳大陆发生大规模的大陆冰盖和冰海沉积,代表寒冷的极地气候。
按古地磁数据,奥陶纪南极最初从今天的阿尔及利亚南部(早奥陶世)的某个位置向北迁移到今天的阿尔及利亚地中海沿岸位置(中奥陶世),然后移至西非位置(晚奥陶世),这与非洲冰碛层的分布于南极圈内的解释是吻合的。冈瓦纳大陆东部仍处于赤道附近。北美、西伯利亚、中国华北有蒸发岩沉积,推测为干热气候环境,属低纬度地区。奥陶纪北极位于南太平洋,大陆地区基本位于南半球,从沉积物看,当时南半球的气候分带比较明显。由于晚奥陶大冰期的存在,导致海平面的全面下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